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体育教学 >试述以《唯一听众》例谈小学散文教学

试述以《唯一听众》例谈小学散文教学

收藏本文 2024-01-18 点赞:34285 浏览:15837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散文体式千姿百态,体现了一种情景、事物交融的特质。散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例,在散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突出。本文拟从抒情散文的角度,以《唯一的听众》为例,从言语的独特美、意境的形象美、审美意蕴诸方面谈小学散文教学。
[关键词]抒情散文;言语;意境;意蕴关于何以是散文,定义向来是个难题,文学理论界争论颇多。在语文教育界,散文范围大致“包括故事、寓言、特写、传记、游记、杂文、(生动的)说明文、(生动的)议论文、科学小品等”。用王荣生教授的话说,散文是属于“边缘、杂交”的,在课程内容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是散文教学。散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样式的阅读对应着有区别的阅读能力。下面就以《唯一的听众》为例,谈谈抒情散文的教学理由。
《唯一的听众》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本组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二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策略。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从课文描述看,“我”曾拥有家人、老人以及舞台下成千上万的观众。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而这位“耳聋”老妇人平静的眼神,暖人的话语,默默传递着一种关爱与鼓励,“我”找回了自信,并最终使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这些都源于老人宽厚仁爱的人格魅力。
言语的独特美
散文是美文,其美的重要理由之一在于语言的精美与句式的和谐。“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这样的句子虽是偶尔出现在文中,也不强调声音韵律,但是读起来却极富韵味,由表及里的打动心灵,把人带入美感氛围中。而这种环境氛围的描写,也同时在反映作者不同的心境。
试举一例:(薛法根)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师:小令就是小曲。悠悠的小令,听起来让人感到?
生:应该是一种慢慢的,令人很舒适的感觉。
生:应该是使人感到有点悠远的。
生:我认为应该是使人有一种陶醉感。
生:我认为是让人感到抑扬顿挫,一波三折的美妙的音乐。
师:带着体会读这个词。把这个词放到句子当中——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声音,犹如悠悠的小令。读一读,再来体会一下。
师: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别的吗?
生:它先说林子里是静极了,然后是沙沙的声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听起来有点矛盾。
师:要写静,但课文却写了沙以《唯一的听众》例谈小学散文教学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沙的足音,这叫反衬,用沙沙的足音来反衬林子的静。我们说教室里很静,静到?
生:连针掉下的声音都能听到。
师:还有什么特别吗?你看,沙沙的足音,悠悠的小令。
生:这里用了叠词,听起来比较舒服。
师:如果这么写,沙沙沙的足音,就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可以吗?
生:不可以。因为他沙沙沙的声音,说明他人很多,而这里是说林子里静极了。
师:沙沙沙,也可以说是脚步非常的快。
师:快速的脚步,能说是悠悠的小令吗?所以说是沙沙对悠悠,足音对小令,语言对称之美,如果说把沙沙改成蹬蹬。蹬蹬的足音,就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生:如果用蹬蹬,感觉这个人脚步很沉重,就没有用沙沙让人觉得舒适。没有了这个人心里很轻松的感觉了。
生:我觉得用“蹬蹬”,说明这人人的脚步声不美,后面说是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小令的话,让人很美妙的音乐。这里用沙沙比较好。
师:你看,多一个字就不美了,少一个词也不美了。这里用沙沙最恰当。我们自己练习,读一读这个优美的句子。自己读啊,不要齐读,齐读不好听。(生读)。
师:好,读到心里去了。
(生2读) 你的朗读听起来,也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生3读)多美妙啊。
(生齐读)
师:这一句啊,写的是“景”(板书),但是在不同的语境里面,这个景包含的感情是不一样的。比如,你在家里受到了很大的委屈,走到这个林子里,会像悠悠的小令吗?
生:是不会的。因为在家里如果不高兴的话,你的心情也十分不好。听起来也不好听了。如果你的心情很好的话,那声音也起来也会很愉快的。
师:不同的心境,听到的声音,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读一读这句话所在的这个段落,体会一下作者此时的心情。
生:这是在作者备受家人奚落,来到小树林,听到沙沙的足音,沮丧的心情暂时得到放松。
生:如果作者始终沉浸在灰心失望之中,听到沙沙的足音,就不会有“悠悠的小令”这样的感觉。说明作者来到小树林时心情的确放松了。
课文中出现的诸如此类的写景的句子,作者内心的情感就藏在其中。读这些描写环境的言语,我们要用心去品味和体会,进入情景读到作者的心里,体会作者的感情,课文就读得深刻了。
体味意境的形象美
散文中的形象,是在作者话语的渲染下,经读者的阅读、思索、联想形成的文学形象。其形象,主要从散文意境描写中深入挖掘。读者依据文本的言语刺激,在脑海中逐渐产生一系列具体表象,由这些具体表象连缀而成丰富的艺术形象。
文章中对老人的描写主要是外貌、语言以及动作神态描写。而其显著一点,即她总是“静静的”,静静地坐着,静静地看着“我”……老人的平静的眼神饱含鼓励与期待,是作者获得自信与勇气所在,也是老人坚持不懈以这种特殊的方式鼓励作者的美好品格的最好见证。老人以诗一般的眼神传达给作者信心。还有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老人的话语句句真诚,善意谎言保护着作者自尊心、自信心,老人的语言是她人格魅力的体现,是她美好心灵、诗一般心灵的体现。对话文本,细读品味,整体感知,一个和蔼、慈祥、仁爱的老人形象跃然心头。以其中神态描写为例:
引领学生阅读: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平静地望着我。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作者描写这位老人,重点突出了什么?
生:老人的眼神。在三句话中都写到老人平静地望着我。
师:阅读三处描写所在的段落,看你能不能读懂老人平静的眼神。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