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养成教育 >对阅读教学新趋势展望查抄袭率

对阅读教学新趋势展望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1-25 点赞:6263 浏览:2204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渠道,是教师实施新课改的重要场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的精神,成了语文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地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总的说来,我觉得《小学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拉近了文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强了阅读效果。

1.文本与教师的对话关系

在文本与教师的对话关系中,教师是主观能动的活跃因素。当教师运用文本之时,文本与教师之间就构成了可远可近的距离关系。怎样拉近文本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关系呢?一是认真掌握语文课程标准的“两素养”、“一特点”、“四理念”、四条总体目标、四个阶段目标和各个学段的五个具体目标,认真落实“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二是深入发掘统编教材内涵。教师在备课时应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思考怎样才能更贴切地反映学生知识的获取和生成过程。三是积极参与地方语文课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拉近文本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关系,结出语文教学的丰硕果实。

2.文本与学生的对话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关系同样可近可远,怎样融洽文本与学生的对话关系呢?主要是给足学生学习主动权。(1)阅读自主权。即如《标准》所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告诉教学”,生字音、形、义由教师告诉;词语的解释和运用由教师告诉;句子的含义也由教师告诉,甚至连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也由教师告诉,这种教学使得文本与学生的关系是被动接受关系,所以,它抹杀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与乐趣。因此新课标提出了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的理念。(2)选择权。学生喜欢哪些词语、句子、段落、篇章都由学生自己决定,这样就避免了被动学习的现象。(3)活动权。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培养审美情趣。

二、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1.让学生的个性差异倍受关注

“阅读期待”是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改革浪潮中激起的一朵小浪花,折射出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理念之光。我们不难发现: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只重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知识本位,没有把活生生的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也忽视了人的个体差异。随着21世纪的到来和教育的改革,人们所习以为常的教育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突出个性和培养创新,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价值取向。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学生,阅读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审美体验、个性特点及认识水平,即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因为阅读并不是阅读者机械地接纳文本,而是阅读者对文本意义始终带着一种期待心理去领会、探究和思索,包括对文本的空白,运用想象力、创造力去填补。

2.使学生语文学习更加主动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分析、概括、诵读,过分追求语文的确定性、统一性,忽视文学语言个性体验和感悟的获得依赖于学生的阅读期待,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品的意义并非是文本产生于作家笔下时就凝固了的,而是由读者逐步挖掘出来的,所以才有了“读书前不可有己见,读书后不可无己见”“一

怎么写论文www.udooo.com

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所以《课程标准》才特别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学中,我们发现:凡是生活经验较为丰富的学生,阅读相关文本时,对文本的形象就把握得比其他学生更为准确,描绘得就更为细致鲜明。这样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易于动情,体验的也更加强烈。如教学《颐和园》一文时,有几个由于父母的关系常去北京小住的学生就显得特别兴奋,发言更是争先恐后……他们对长廊、十七孔桥、万寿山及排云殿等美景的感受远远超出了文本的描绘。因为他们曾经亲身体验过,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不但可以激起学生求知的,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感染其他生活经历比较单调的学生,带动他们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提高阅读质量”的目的。

三、新课标造成的阅读教学的误区

“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方式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教改中“自主”与“自流”、“合作学习”与“拉郎配”、“尊重文本”与“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等问题的出现,却是不容忽视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纠正。

1.“自主”与“自流”

“你喜欢读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它凸显了学生的主体精神,是由课本到人的转变,是认识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在汇报(全班交流)时,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自己没主见,教学无主次,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自主学习确需宽松的教学氛围,但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让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组织学生学习,退出教学舞台,成为一个旁观者,这实质上把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

2.合作与拉郎配

“合作学习”,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合作交往、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领袖品质的最有效方式,风靡语文课堂。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合作组的组合等主观随意。只要教师觉得该合作学习了,即使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探究,也要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即使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止……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的一种装饰。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