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药学 >> 药剂学 >阐述拓扑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制剂

阐述拓扑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制剂

收藏本文 2024-02-13 点赞:23888 浏览:10817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拓扑替康是喜树碱的一个水溶性衍生物。通过抑制癌细胞中的拓扑异构酶Ⅰ起到抗肿瘤的作用。临床前探讨显示,拓扑替康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二期临床探讨则主要针对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结肠癌。1996年5月29日FDA批准用于治疗进展性耐药的卵巢癌,相继批准用于治疗小叶细胞肺癌拓扑替康可以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皮射和口服给药。其主要缺点就是毒副作用大,主要体现为嗜中性白血球和白血球减少症,发生率均为97%左右。本论文以降低拓扑替康毒副作用为目的,采取硫酸铵梯度法制备拓扑替康脂质体,为了强化其稳定性对其做了壳聚糖包衣和冷冻干燥处理。建立了高效液相法测定拓扑替康脂质体药物含量的策略,采取超滤法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建立了包封率的测定策略。建立了拓扑替康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策略。以包封率为指标,对普通脂质体处方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包封率很高的处方,进一步对其进行壳聚糖包衣处理,以期提升其稳定性,并为考察其口服的可能性,对普通和包衣脂质体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考察。结果显示,壳聚糖包衣并未改善脂质体的稳定性,但是可以有效保护酸性环境下脂质体降解和内容物的渗漏。为了进一步提升普通脂质体的稳定性,对其进行了冻干处理。兼顾脂质体外观和粒径,考察了不同保护剂种类和浓度对最终拓扑替康冻干前体脂质体性质的影响。单因素并运用正交设计制备了包封率大于80%、外观饱满、疏松多孔、易于水化重组的冻干前体脂质体。深入考察了水化重组冻干前体脂质体的性质,结果表明,该前体脂质体易于水化重组,粒径与未冻干脂质体相比,几乎无变化,其Zeta电位为—2.2 mV;包封率为82.29±0.35%。释放试验表明,药物以重组脂质体中的释放速率高于未冻干的普通脂质体,但是脂质体中药物的释放速率仍然很缓慢。稳定性试验表明,拓扑替康前体脂质体对高温和强光照射敏感。加速试验和室温留样试验中,拓扑替康前体脂质体除包封率略有下降外,其它指标无显著变化,稳定性较好。生物学安全性实验表明,该制剂无菌及无热源试验合格,并且无显著刺激性。关键词:拓扑替康论文脂质体论文壳聚糖论文冷冻干燥论文制备论文包封率论文稳定性论文

    中文摘要14-15

    Abstract15-17

    前言17-30

    一 盐酸拓扑替康探讨近况17-22

    二 脂质体探讨概述22

    三 硫酸铵梯度法概述22-25

    四 壳聚糖修饰脂质体概述25-26

    五 脂质体冷冻干燥概述26-28

    六 立题依据和主要探讨内容28-30

    第一章 盐酸拓扑替康处方前探讨及相关浅析策略的建立30-39

    一 材料与仪器30

    二 策略与结果30-37

    1 盐酸拓扑替康高效液相色谱浅析策略的建立30-32

    1.1 检测波长选择31

    1.2 色谱条件31

    1.3 系统适用性实验31

    1.4 标准曲线绘制31-32

    1.5 精密度试验32

    1.6 回收率实验32

    2 超滤-Hplc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32-35

    2.1 专属性试验32-33

    2.2 精密度试验33

    2.3 加样回收率33

    2.4 游离药物回收率33-34

    2.5 超滤加样回收率34

    2.6 超滤膜对空白脂质体透过能力的考查34

    2.7 超滤时间的影响34-35

    2.8 包封率测定35

    3 油水分配系数(LogP)的测定35-36

    3.1 水饱和正辛醇和正辛醇饱和水的制备35

    3.2 不同pH下盐酸拓扑替康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35-36

    4 释放度测定策略的建立36-37

    4.1 释放装置的制作36

    4.2 释放度测定策略36-37

    三 讨论37-38

    1 药物的处方前探讨37-38

    1.1 药物的溶解度37

    1.2 药物的pKa37

    1.3 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37-38

    2 包封率测定38

    3 浅析策略38

    四 本章小结38-39

    第二章 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的制备及相关理化性质考察39-55

    一 材料与仪器39

    二 脂质体制备策略与结果39-46

    1 制备策略的选择39-40

    1.1 薄膜分散法40

    1.2 乙醇注入法40

    1.3 反相蒸发法40

    1.4 硫酸铵梯度法40

    2 影响包封率单因素考察40-43

    2.1 磷脂浓度40-41

    2.2 磷脂和胆固醇比例41

    2.3 硫酸铵浓度41

    2.4 孵化温度41-42

    2.5 孵化时间42

    2.6 空白脂质体粒径42-43

    2.7 抗氧剂V_E的加入43

    3 正交设计优化处方43-45

    4 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的制备45-46

    4.1 乙醇注入法制备空白脂质体45-46

    4.2 挤出法匀化粒径及跨膜pH梯度的建立46

    4.3 载药46

    三 脂质体相关理化性质考察46-50

    1 外观形态46

    2 粒径及分布46-48

    3 Zeta电位的测定48-49

    4 pH值的测定49

    5 包封率的测定49-50

    四 讨论50-53

    1 制备策略的选择50

    2 粒径减小策略的选择50

    3 灭菌策略的选择50

    4 单因素考察试验中各因素对最终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50-52

    4.1 膜材中胆固醇的加入50-51

    4.2 磷脂浓度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51

    4.3 硫酸铵浓度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51

    4.4 孵化温度和孵化时间51-52

    4.5 空白脂质体粒径52

    5 进行单因素考察52

    6 正交设计结果52

    7 磷脂氧化52-53

    8 脂质体外观观察53

    9 脂质体的粒径大小和分布均匀程度53

    10 Zeta电位53

    五本章小结53-55

    第三章 壳聚糖修饰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的制备及相关理化性质考察55-65

    一 材料与仪器55

    二 壳聚糖修饰脂质体制备策略与结果55-58

    1 壳聚糖修饰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的制备参数优化55-58

    1.1 加入顺序的确定55-56

    1.2 磷脂浓度的初步确定56

    1.3 壳聚糖浓度的初步确定56

    1.4 壳聚糖溶液和脂质体的体积比的确定56-57

    1.5 壳聚糖浓度的再次确定57

    1.6 壳聚糖浓度的最终确定57-58

    2 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的制备历程58

    2.1 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的制备58

    2.2 壳聚糖修饰58

    三 壳聚糖修饰脂质体相关理化性质考察58-62

    1 外观形态58-59

    2 粒径及分布59-61

    3 Zeta电位的测定61

    4 沉降体积的测定61-62

    5 壳聚糖修饰效率的测定62

    6 普通与壳聚糖修饰脂质体在稀盐酸中的药物释放速率62

    四 讨论62-64

    1 粒径和zeta电位62-63

    2 沉降体积63

    3 壳聚糖修饰脂质体在不同释放介质中药物的释放速率63-64

    五 本章小结64-65

    第四章 盐酸拓扑替康冻干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及相关理化性质初步考察65-76

    一 材料与仪器65-66

    二 脂质体制备策略与结果66-69

    1 样品的制备步骤66

    1.1 乙醇注入法制备空白脂质体66

    1.2 挤出法匀化粒径及跨膜pH梯度的建立66

    1.3 载药66

    1.4 冻干66

    2 单因素考察66-67

    2.1 一元保护剂66

    2.2 二元保护剂66-67

    2.2.1 冻干保护剂种类的选择66-67

    2.2.2 冻干保护剂浓度的选择67

    2.2.3 冻干支持剂用量的选择67

    3 正交试验优化处方67-69

    三 脂质体相关理化性质考察69-73

    1 外观形态69-70

    2 粒径及分布70-72

    3 Zeta电位的测定72-73

    4 重组前体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73

    四 讨论73-75

    1 冻干保护剂的选择73-74

    2 冻干保护剂加入方式和支持剂的加入74

    3 磷脂混合物中残留有机溶剂的鉴定74

    4 制剂的保存74

    5 冻干曲线74-75

    五 本章小结75-76

    第五章 冻干前体脂质体的稳定性及相关性质进一步考察76-88

    一 材料与仪器76-77

    二 冻干前体脂质体制剂的稳定性考察77-81

    1 稳定性的评价指标77-78

    1.1 盐酸拓扑替康含量77

    1.2 磷脂的化学稳定性77-78

    1.2.1 丙二醛法测定磷脂过氧化值77-78

    1.2.2 pH值78

    1.3 包封率78

    1.4 外观色泽78

    2 冻干前体脂质体的影响因素试验78-80

    3 冻干前体脂质体的稳定性80-81

    3.1 加速试验80

    3.2 长期试验80-81

    三 冻干前体脂质体性质进一步考察81-85

    1 重组冻干前体脂质体与未冻干脂质体体外释放性质比较81-82

    2 制剂的最终包装及给药方式的确定82-83

    2.1 滤头过滤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82

    2.2 最终给药方式下脂质体混悬液的稳定性82-83

    2.3 制剂的最终包装及给药方式的确定83

    3 制剂的生物学安全性考察83-85

    3.1 家兔给药剂量的计算83

    3.2 溶血性试验83-85

    3.3 刺激性试验85

    3.3.1 眼部刺激性试验85

    3.3.2 耳部刺激性试验85

    3.4 热原检查85

    四 讨论85-87

    1 制剂放大生产的初步设想86

    1.1 Doxil生产流程86

    1.2 盐酸拓扑替康冻干前体脂质体生产流程86

    2 制剂的体外释放86

    3 制剂稳定性实验86-87

    五 本章小结87-88

    全文结论88-9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