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音乐 >> 音乐剧 >中美殊途同归:中美文化差别流程

中美殊途同归:中美文化差别流程

收藏本文 2024-04-21 点赞:6050 浏览:2065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中国是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直接受到西方电影叙事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特征的电影样式,历经时代变迁、流派纷呈和电影创作者的新老交替,呈现出迥异于好莱坞的美学姿态,更因其以大众性和教化性为社会功能目标,形成了通俗易懂、贴近民众和教导社会的情节剧电影美学。中国在内容与文化寓意上具有迥异于好莱坞的旨趣与范式,这种文化语境导致的变异适应了中国观众的欣赏口味并折射出东方化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文化;变异
虽然相当多的观众对好莱坞的认知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但是纵观其一百年的发展脉络,好莱坞电影一直都在严肃地传输着意识形态及文化,美国人的意识更是非常鲜活而深刻地蕴涵其中,并已成为好莱坞电影工业支配性的内在结构法则。对家庭成员(夫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危机;夫妻间由于工作、经济、子女的教育和婚外恋等问题所发生的争吵、冲突;父母和子女之间由于年龄、经历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几乎无法逾越的鸿沟;道德感与责任感的淡薄;离婚率的大幅上升;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的信任危机以及给孩子性格心理留下的阴影、家庭暴力等的关注是美国的标签,诸如《克莱默夫妇》《冰风暴》《廊桥遗梦》《美国丽人》等影片给人印象深刻。美国昭示着美国人的价值观,尤其是个人主义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学习、交友、婚姻中比比皆是,这种价值观倡导个人独立性、创造性,强调个人发展,自主抉择,通过自力更生达到自我实现,尊崇平等、自由、竞争的观念,父母对子女选择的尊重,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和对孩子隐私的尊重都体现为美国人最大限度地秉承个人主义的原则,比如《阳光小》《美丽心灵》《我的左脚》等。而小成本制作家庭温馨小品更是熨帖人心,它们着意于在细微、平凡的生活中展现人物的情感波澜和生活涟漪,表现人们情感的孤立、亲人彼此间的疏离和生活的困惑,展现的是真实、细微、烦琐的生活细节,没有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风格清新、淡雅,同时在对美国现实生活做多角度的基础上反映美国社会的时怎么发表展和文化变迁,比如《大河之恋》《天伦之旅》《雨人》等。而对人性美与丑、善与恶的辩证哲学思考,挑战道德极限,剖析人性阴暗、丑陋、扭曲的一面,敢于表达讳莫如深的禁忌话题的影片不在少数,比如《死囚168小时》《美国丽人》《教室别恋》等。
而中国的主题不外乎以下四种:首先,以倡导儒家仁、义、礼、智、信为旨归,以家族之间的利益冲突和道德取舍来展开叙事,反映家族成员之间的戏剧纠葛和矛盾冲突,折射家族和亲情责任,反映亲人间面对困境的相互扶持、相濡以沫,如《九香》《我的兄弟姐妹》《背起爸爸上学》《暖春》等;其次是以政治化的方式,在“家/国”同构的宏大叙述前提下,将国家和时代变迁的历史主题和道德主题合而为一,针砭时弊、以家论国,透过家庭人际冲突和情感矛盾,折射巨大社会政治问题,这种类型的电影往往时间跨度大,人物众多,线索繁杂,如谢晋的《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再次是表现青少年成长经历和青春体验的主题,表现个体和家庭、子一代和父辈冲突的影像,“大多表现出对政治热情的疏离,体现了一种青年人自我叙述的冲动,对自我世界的表达”,比如《洗澡》《心香》《那山 那人 那狗》《客途秋恨》等,电影中的家庭和社会是压抑人性、窒息个性、泯灭天性的牢笼,家庭居所成为父辈束缚自由或子一代自我闭锁的场所,父亲是老思想、搞专制、者的代名词,父子代沟难以缝合,这种表现童年的痛苦记忆和心灵创伤、初恋被扼杀后的扭曲畸变心理的主题在徐静蕾、王小帅、张扬的电影中多有表现,如《我和爸爸》《青红》《十七岁的单车》等;最后是表现中西文化在空间的骤然转换和时间的悄然变迁中所产生的冲突、摩擦和碰撞,华人在国外由于文化的冲突而陷入的种种困境、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的困惑等,如李安的《推手》《喜宴》《饮食男女》,李晨声的《生旦净末》,郑晓龙的《刮痧》,等等。
对比来看,美国对时代演进中家庭的逐步瓦解而给普通美国人带来的思想、生活的巨大影响关注度较高,尤其善于关注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尤其是当代电影更注重关注“家庭成员之间(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紧张,离婚率高和私生子出生率高,家庭内暴力行为”等,西方文化认为夫妻是家庭的基础,儿女与父辈之间的关系纯属感情关系,并非必然的道德义务关系,家长即便年老需要人照顾也不会与子女共同生活。而在中国人的家庭观中家庭的根基在于血亲,电影更多地注重表现父母之爱,骨肉之情。其次,好莱坞往往哲理性较高,罗伯特·雷德福执导的《大河之恋》通过舒缓沉静的节奏和考究精致犹如油画般唯美的电影画面来阐述对生命、亲情和大河的思考,把蒙大拿州的原始风情和大黑脚河奔流不息的河水与麦考林一家父亲、母亲、诺曼、保罗的人生贯穿起来,父亲的严厉、母亲的慈爱、诺曼的宽厚包容、保罗的潇洒不羁,如诗如画的镜头,舒缓略带伤感的配乐,完全就是一部优美而又有点惆怅的人生史诗!电影将大黑脚河寓意人生长河,有的风平浪静,有的暗礁遍布,将钓鱼寓意人生的付出与收获,使得影片既具备完美的观赏性,也具有发人深省的哲理性。相对来说,中国电影在彰显传统的同时,往往哲理性较欠缺,这大概也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哲学上的缺失有关,中国式往往是以一个简单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达到以简胜繁,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马晓颖的电影《我们俩》是以平静如水般的叙述将一老一少的感情描摹得清淡、古朴却又活色生香,简单而不粗糙,在观众心中掀起点点涟漪。
另外,好莱坞主题涉猎范畴更广泛,立意更高远,有些电影甚至挑战道德极限,剖析人性阴暗、丑陋、扭曲的一面,敢于表达讳莫如深的禁忌话题。诸如同性恋(《断臂山》)、双性恋(《六月花》)、婚外恋(《廊

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udooo.com

桥遗梦》)、师生恋(《教室别恋》)、忘年恋(《洛丽塔》)、母子恋(《母亲》)等,从精彩斑斓的情感履历中道出杂陈的人生况味,更能在深入的主题挖掘下感受到导演对生命透彻豁达之体味。而深受传统儒家文化浸染的中国价值观向来以含蓄、内敛著称,过于直接的观念不太会被主流所认同,中国主要以承载中国人的道德价值——包括集体、真诚、尊老、律己、报答、责任、利他、平等这八个内容为主,克制、内敛、富于内在的戏剧张力是中国的美学内涵,在表现人伦亲情的同时,更多表现出普通百姓身上焕发出的人性美、人情美,以质朴无华的善与爱的力量来打动观众。当然中国电影依然对社会黑暗面和家庭亲情的变质有所关注,比如《苹果》《左右》《盲井》《西宫》《儿子》《红色康拜因》《赵先生》《陌生天堂》,等等,对急剧变化中的中国社会价值观的不确定性和道德感的模糊性以及变革时期社会人心的浮躁、急功近利有自己独特的立场和视角,也不失为观照当今中国的一面镜子,尤其是李扬导演的《盲井》以纪录片式的风格将这种生活简单直接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没有刻意的戏剧化效果,只是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对当下道德观念混乱和人性迷失的真实写照。对社会变迁中的人伦感情和道德观念的凸显是好莱坞和中国的情节剧电影共同关注的主题,但美国宽松的政治环境使得好莱坞导演敢于在电影中公然表示对体制的不满和意识形态的反叛,比如美国拍摄的部分公路电影的主人公往往是社会边缘人物,与现实社会的格格不入使他们选择逃离,自愿或者无奈地踏上有目的或无目的的旅程,这类电影多表现了对主流价值观的颠覆,对边缘人群的关注,反思自我与社会的异化关系,如《邦妮与克莱德》《逍遥骑士》《末路狂花》等。而这方面中国电影受到的政治影响和体制钳制太深,影片更多表现的是“情与法的对立,道德与法规的对立”,比如《秋菊打官司》即是。而相当部分的电影由于被狭隘地认为触及了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利益惨遭“”,电影《蓝风筝》以悲哀、灰暗的基调讲述几十年的故土旧事,埋在历史灰烬下的人的命运;而《活着》用伤感的黑色幽默形式通过福贵凄惨一生,荒谬时代下如蝼蚁一般小人物的多舛命运,隐隐露出一股悲悯情怀和看透人生后的超脱;《霸王别姬》借助一对伶人的悲欢故事折射半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表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主题,被誉为是中国最经典的电影。应该说,上述列举的三部电影都透过几十年的时事风云,对人的生存状态给予真诚并哲学式地关照,深刻挖掘中国文化历史及人性,均蕴涵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观赏价值。
中国90年代的类型电影逐渐在叙事结构上趋向于由封闭走向开放,在叙事形态上呈现淡化外部矛盾而强化人物内部冲突,开始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抒写,关注人作为主体的生存状态以及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等,转型后的基本上都是以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艰辛生存、爱恨挣扎、家庭亲情为表达诉求,折射普通人面对金钱与法律、爱与尊严、反抗与复仇时的挣扎与困惑。“如果说三四十年代左翼的家庭以及后来谢晋的同类影片往往承担着家庭政治化和历史化的宏大叙事使命的话,那么当前的家庭中则是充满着平民意识和个人化诉说。这一转变,正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人们由对国家、民族的强烈使命感转变为当前政治体制下、经济巨变中对个人生存状态和情感命运的关注。”[3]“表述的审美视角契合了中国现代化政治的文化想象。”[4]
西方社会由于历史的原因较早地挣脱了血缘纽带,不似东方的宗法血缘关系和正统思想的制约,个人价值、个人自由和个人利害为西方人所尊崇。梁启超曾指出中西方学之差别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中国是重私德而轻公德,亦即重家庭而轻社会和国家;而西方却是注重公德高于私德。好莱坞的西式融汇在各种类型电影中,商业娱乐化创作比较自觉,创作风格比较多元化,人文关注的视野比较开阔,哲理性较强,立体多棱角地反映人性的矛盾和复杂,颇有厚重的分量和尖锐的角度。中国电影则擅长娓娓道来的故事讲述和静水流深的细节描摹,儒家文化似涓涓流水浸润于国人精神内核的丝丝缕缕,在具有东方审美品格的细腻描述和温馨动人的表达中得到了彰显,但在人性的探讨和情感的挖掘上不及好莱坞有深度和高度,较为平面化,中国暗合的是中国人一种超常稳定的静态心理结构,而西方暗合的却是西方人极不稳定的动态心理结构。
[参考文献]
张振华,孙玲.中国电影叙事的历史变迁[J].厦门大学学报,2006(02).
余梅.从《绝望主妇》看现代美国家庭危机[J].语文学刊,2010(04).
[3] 宋家玲,周冬莹.中国当代类型电影的建构与发展[J].当代

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www.udooo.com

电影,2008(05).
[4] 汪方华.中国情节剧电影的现代性特征[J].电影艺术,2006(0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