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音乐 >> 音乐美学 >论中国画虚笔实境意象造型艺术

论中国画虚笔实境意象造型艺术

收藏本文 2024-01-10 点赞:31063 浏览:14410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意象,是以客观物象为基础,再经过创作主体特有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这个概念,其实早在我国古代的文艺理论著作中就出现过,随着时代不同,对其诠释的内涵也有所区别。比如有的认为意象是画家主观思想与世间万物相互整合的体现;有的则认为意象是可以通过视觉直接欣赏到的。虽然对于意象的理解存在着差别,但是有一点是所有艺术家们都感同身受的,那就是画家是能够将内心之中所蕴藏的意象转化为画面的艺术形象的。意象这一造型艺术是建立在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之上的,它强调的是“天人合一”。可以说,中国画思想是古代哲学思想在绘画方面的具体表现,其形成、形象与题材均不必拘泥于事物原有的形态特征,以虚映实、虚笔实境。中国画所强调的正是画家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自由的表现作者内心对万事万物的意象感受。

一、中国画以虚映实的特征

中国画以虚映实的意象造型,简单来说就是依客观事物的“意”来取客观事物的“象”,需要画家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寻找自己创造出的艺术形象与客观事物表象之间的一种“形似”的造型方式,是一种以虚映实的表现手法。以虚映实的核心就在于尊重客观事物的形貌,但又不为其所束缚,创作的过程中要对客观事物的形与神认真分析,把握其中的真谛,同时又能将自己的审美情趣融入到作品之中。以虚映实的灵魂之源是来自于作者的品味、态度、意念等一系列情感所凝练成的主观意识,这是作者基于对物象进行认真观察之后,将自己的精神取向物化于创作之中,这一过程不受物象自身外表特征所束缚,而将“移情”之后的事物之本质内容加以表现。因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仅仅是自己的一种精神情趣,它并非客观物象的真实写照,同时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客观物象的形象塑造是围绕着作者主观意念而存在的。因此,以虚映实的意象造型对物象外形特征的依赖程度非常低,这是中国画以虚映实的一个重要特征。齐白石先生曾经提出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半抽象”理论,这理论恰好可以诠释中国画以虚映实的内涵。其中的“似”指的是与事物形体相符的部分;“不似”则是指作者在主观体验与加工之后所留下的精神烙印,是作者的主观精神寄寓到客观物象之中,从而使作者的主观精神占据了作品内涵的一定的空间。

二、中国画意象的美学基础

无论是东方美学,还是西方美学,无一例外都将意境当作是审美追求的极致。中国古代文化,倡导的是“中庸”之道,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而中国画意象造型艺术所追求的正是让人们透过作品本身,感受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画之所以拥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正是历代艺术家们把握住了物象之中富有诗意的艺术因子,并且通过令人惊叹的艺术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物象之中,物化成形之后,再通过作用表达自己的意识。从而使受众能够在有形、有限的艺术形象之中领悟到那无限宽广的艺术意蕴,从而形成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余意不尽,韵味十足。中国画的意象造型与西方的具象造型相比,它更符合国人的“中庸”审美需求,如果对物象描绘得太过逼真,则会显得过于呆板,太过抽象,则无法欣赏。

三、国画虚实造型的具体表现

(一)注重“留白”

留白是指书画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为了使作品的章法表现得精美、协调而刻意留下的空白,从而使观者能够留有想象的空间,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高度。中国画之中的“留白”历来都是画家们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几千年来中国书画艺术的精华所在。在留白的地方,多数以画家的诗词、印章来补白,这也是中国画虚实造型的一种重要表现策略。虽然不同时代艺术家们对意象造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但“见素抱朴”、“计白以当黑”一直都被众人所推崇,千百年来被艺术家们深入挖掘,并且乐此不疲。而且“留白”也是国画与西方绘画最明显的一个区别。比如工笔画中,其造型遵循着“以形写神”的原则,形,实际上就是物象的具体表象;神,则是指物象的精神内涵。画家在对象进行表达的过程中,必须将自身的情感投入其中,同时使作者内心深入的情感与作品遥相呼应,再结合技巧的运用,使作品饱含深意。

(二)以线造型的手法

我们知道,意象造型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把握好“得意忘象”的程度,虚实造型在对“象”与“意”之间的揣摩过程中形成的。比如传统的工笔画造型手法是以线造型的典型手法,它通过对光线、明暗、立体等因素的处理,来实现意象造型,这种手法追求的是比较平面化的造型手法。这一点甚至可以从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艺术作品之中探寻到它的踪迹。存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们凭借着自己的记忆,用线来描绘出脑中对物象的印象,使线在描绘的过程中能够成为事物形态组成的载体,这种意象造型手法一直沿用至今。摊开绘画这部丰富而又厚重的历史画卷,我们不难发现“线”已经成为画国的重要造型手法。比如宋代的李公麟就有过这样的描述:“扫尽粉黛,不着一色,光彩照人”,这种白描画法,正是虚实造型的最好体现。“线”天然具有一种意象的表达性,它是物象形的主要载体,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意识形态。古人很讲究线的画法与风格,比如邹德中在《绘事指蒙》一书中就将“线”归纳出十八种画法之多。艺术家们通过笔墨的粗细、长短、曲直与方圆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其作品也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形式与艺术感染力。

(三)夸张与变形

受中国画意象思维的影响,由于造型过程是从主观意识出发的,所以夸张与变形成为了虚实造型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传统画家在对物象造型进行设计时,并没有照搬对象,作者需要经过一段深思、选择的过程,需要抓住物象的“神”,那么作品表现为夸张,甚至是变形就在情理之中了。比如唐代的仕女人物画之中,经常会看到头大身小的人物造型,这显然带有一种夸张的意味;五代时代的画家贯休,相信看过他笔下的罗汉形象的人都会无法忘怀,那种变形的手法恰如其分的展现出了作者的创作意象;明清画家陈洪绶已经把这种变形的绘画手法发挥到了极致,其笔下的人物形象非常夸张,甚至使人感觉到了一种怪异的、不真实的感受。夸张与变形的造型就是为了实现达意而取形的目的,作品拥有这些表现,是由于在意象思维的指导下进行创造的,反过来这种夸张与变形又成为了虚实造型的具体表现。
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虚笔实境的意象造型已经成为国画的根基。中国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在丰富我国文化的同时,也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因此,我们在继承与发扬这一传统艺术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其基本特征,因为这些特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沉淀,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郑红雨,浅谈中国画的留白[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论中国画虚笔实境的意象造型艺术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2]许艳华,冯晓敏,中国画欣赏中艺术特征的把握[J],大舞台(双月号),2009(02).
[3]张晓伟,中国画的审美浅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4]田丹,孙迎春,中国画的笔墨、传神与意境[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7(01).
[5]温庆武,焦曼,传统山水画意境的现代阐释[J],艺术教育2012(10).
[周奇辉,子艺术工作室]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