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语音学 >儒家经典对平等观念结论

儒家经典对平等观念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3-20 点赞:3341 浏览:947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对于儒学思想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尊卑、上下、压迫等方面。事实上,作为现代性基本价值之一的“平等观念”也可以在儒家经典中找到渊源。平等观念在儒家代表人物的言行中多有体现:主张人格的独立与平等,提倡独立思考,反对因循守旧,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以及坚持对历史人物的独特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儒家 平等 阐释
平等观念的缺失一直是近代以来国人批评儒家思想的焦点,对儒家尤其是礼教的这种批评,组成了中国现代性话语的重要部分。然而,正如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对历史的评价:“你若只说中国传统政治只是君权专制,只是高压黑暗,你虽可欺骗现代不读书的中国人,但若使古人复起,他到底要喊冤枉。”{1}对于儒家思想的认识,若是只停留在“君君臣臣”、“三纲五常”等字眼,可以说也不过是不读书地想当然罢了。事实上,不同时代的儒家代表人物都在一定程度上主张人与人的平等,尽管这些传统的平等观念可能与今天的平等观念不完全等同,但其对我们重新认识儒家思想以及审视现代平等观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对君主的态度——独立人格的典范

国人对儒家思想常常是大加鞭挞,认为其鼓吹等级,强化君权,与平等理念风马牛不相及。所谓“三纲五常”,就是主张一部分人压迫另一部分人;所谓“克己复礼”,就是提倡服从等级秩序,至于“存天理,灭人欲”,更是压抑人性之极。外国人对儒家思想的认识也大体如此。比如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这么写道:儒教中国人“从来也不对某一神圣的‘事业’或‘观念’善尽恭顺之道”,“‘道’既非‘事业’或‘观念’,而只是有约束力的传统主义礼仪的体现。儒教只会教导人适应世界,而不能改造世界。”{2}应该说,这些看法只是对于儒家思想的片面认识。事实上,儒家的知识分子们并非是一味地主张君权至上;相反,他们中很多代表性的人物主张限制君权,甚至主张皇帝也要听从他们的教育,服从他们的道理。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虽然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在孔子本人看来,天下更有重于君臣父子者。“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3}孔子之言,实树万世之教,非为管仲一人辩白。子贡以管仲对一人言,孔子则以管仲对天下万世言,故许管仲以仁。孔子的学说并非是为君主专制张目,相反,君主也要服从仁义道德,在人格的较量中君主也会输给一介贫士,而孔子以一介平民抨击贵族,却受到后世崇,地位犹在君主之上。孟子曾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很显然,在他心中,君权也并非最重。而且,孟子认为君臣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所

源于:如何写论文www.udooo.com

谓“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臣的关系是相互对待的,并无“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荒谬理念。这种相互尊重的基础是人有共同的人性,具有相等的价值与尊严。
孟子与孔子一样,都认为在他们的道理面前,在仁义道德面前,任何人都没有特权,都是平等的,都是一视同仁的。通常认为,特权是平等的对立面,孔子、孟子这样的儒家代表人物并不认为君权至高无上,甚至认为君臣名异实同。可见,儒家思想重视的是平等和独立人格,而非等级特权。

二、对圣贤之言和传统经典的态度——提倡独立思考,反对因循守旧

认为中国缺乏平等观念的人,除了会说中国君主专制,等级森严,少数人有着无限权力而多数人普遍无权外,还会说古代儒者一直固守古圣人之言,思想不能与儒家经典著作有一点违背之处。因此,这些人纵然不是皇帝的奴隶,也是古代圣人的奴隶。人们纵能与皇帝平等,也无法与古圣人平等。但是,考诸古代思想家的言行,却并非如此。限于篇幅,这里仅以最受人诟病的宋明理学为例。
宋代学者普遍对以往儒学的一些传统经典提出质疑。陈钟凡说:“前儒说经,竺守古说,无取新奇,自宋代斯风丕变。”并转引陆游的话:“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排《系辞》,毁《周礼》,疑《孟子》,讥《书》之《胤征》《顾命》,黜《诗》之《序》,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然后更详细地解释说:“盖宋人不信传注,进而议及本经也。排《系辞》者欧阳修,毁《周礼》者修及苏轼、苏辙,疑《孟子》者李觏、司马光,讥《书》者苏轼,黜《诗》《叙》者晁说之、郑樵、朱熹,自夸证家视之,庆历以来,学风之变,荒经蔑古,莫兹为甚。然怀疑之风既著,治学之道日新,诸儒乃能舍训诂而言性与天道,以造成近代之‘新儒学’也。”{4}这段引文中所列举的,包括了宋代大部分重要学者,可见,这种质疑活动不是个别现象,而这种精神,也不是一两个人的特殊表现,而是一种风气。
宋代如此,明代的学者则更为激进,如王阳明“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5}和王阳明同时代的思想家王廷相说:“大抵近世学者,无精思体验之自得,一切务以诡随为事。其视先儒之言。皆万世不刊之定论。不惟遵守之笃,且随声附和,改换面目,以为见道。”“学者于道,不运在我心思之神以为抉择取舍之本,而惟先儒之言是信,其不为函关之鸡者几希。”{6}可见,古代思想家们也并不认为圣人之言是万古不变的真理,也不认为自己低于圣贤,而是与圣贤平等。事实上,不少思想家认为——人人可以成为圣人。而这一点,正是中国最独特的平等观。

三、人皆可以为尧舜——最独特的平等观

有人问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很肯定地回答:“然。”他的理由是“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孟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尽力而为,做到圣人做的事,那么他就是圣人。在中国人心中,最理想、最完美的人,就是圣人。而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儒家圣人的代表)。也就是说,圣人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偶像,让人顶礼膜拜,相反,每个人都可以以平等的姿态站在他面前,宣布自己可以成为他,并真正成为他。也许有人会说,尧舜与其说是圣人,不如称为圣王更合适。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此地位,所以,人皆可以为尧舜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但是,孟子还说过:“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回,易地则皆然。”{7}大禹治水,后稷教百姓稼穑,让百姓安居乐业,都很了不起。这两个人的成就可谓光耀千古。但颜子只活到四十岁,没有机会做官几乎可以说是无所表现(中国历史上对人物的评价,经常会推崇一些无表现或者失败的人物,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具平等观念的一种体现,下文还会谈到)。但孟子却说“禹稷颜回同道”。可见,人皆可以为尧舜,并不是人人要有尧舜的地位才能实现,没有表现的颜回,不是得到同样的评价吗?
现在我们说起平等,一般会想到经济上的平等、政治上的平等、性别上的平等……但是,笔者认为,这些平等是一种消极的平等、基础的平等。这些虽说重要,但它们是手段而非目的,是实现最高理想的保障和基础而非最高理想本身。而中国的思想家认为,人皆可以为圣人,圣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天人合一,难道不是极高的境界吗?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而最富理想主义的平等观: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完美的人,而这和你的地位和外在条件无关。
如果说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还代表着让自己去做尧舜,那么后人则更激进、更大胆。如王阳明便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做圣人的条件,并不在于事功,而在自己的心性上。每个人才性不同,但就其才性发展到至诚至尽处,便是圣人。天子治国平天下是圣人,农夫乐工同样可以是圣人,以至于“满街都是圣人”。圣人论德不论才,才不同而德合,便同样是圣人。在这些思想家看来,人人成为圣人的人生,才是理想的人生,这样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

四、独特的评价标准

上文提到,中国历史上对人物的评价,对一些失败或者无表现的人物的推崇,要超过成功或者有表现的人物。比如卫青、霍去病战功赫赫,而岳飞、文天祥却赍志以殁,但后者却比前者受到更多的敬重与崇拜;吴太伯、伯夷叔齐无所表现,却极受称道。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又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东汉初年的严光,光武帝即位,以前长安太学同学,均已功成名遂,独严光隐身不见。但他却受到了后人的推崇。范仲淹《严子陵先生祠堂记》这样称颂他:“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乍一看来,这种观念令人难以理解:这些失败的人物,无表现的人物,为什么还会受到赞颂和崇拜呢?
前文已经说过,人皆可以为圣人并非是指事功而言,而是个人的心性与道德。倘若人们在评价人物的时候,只对成功者顶礼膜拜而对失败者、无表现者不屑一顾,又怎么会说人人可以成为圣人?即使说了,也不过是一句空话。况且,所谓的平等,应该是人的平等,那些成功者的成功,在事业上,事业代表了这个人,但当我们去看那些失败的人时,他们被所努力之事业抛弃在外,而这个人,他的人格与志向,反而格外鲜明,格外突出。宋儒陆象山曾说:“人不可依草附木。”一有依附,其人格便见失色,纵使依附于事业,也是如此。故无事业可依附的人,却更见出色。这些人尽管失败,尽管无表现,却不能说他们无影响,无作用。孟子亦云:“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伊尹有事功,有表现,而伯夷、柳下惠二人无事功、无表现,但孟子只说伯夷之风、柳下惠之风,却不说伊尹之风。立功之人,反而对后世风力少劲;立德之人,只是的一个人,无待事功,其德自可风靡后世。
这种观念,对我辈普通人,也有莫大启发:历史并不是与我无关,世界也不只是靠着几个英雄人物维持。不能说,我不想做英雄,我就可以不努力、不修德。正如钱穆所说:“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平心去研究我们历史上许多处衰世乱世的人物,许多不得志失败的人物,甚至许多无表现无作为的人物,便知今天的天下兴亡,我们也实在责有难逃。若我们脱离现实,只驰心空想汉唐盛世,只驰心空想一旦得意来做一个历史上成功的人物,则深恐河清难俟,我们也只有嗟叹终老,但也好因此把我们的责任交卸净尽了。”{8}
{1} 钱穆.国史新论[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89.
{2} 韦伯.儒教与道教[M].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43.
{3} 杨伯峻.论语译注(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170.
{4} 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8.
{5} 钱穆.阳明学述要[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100.
{6} 高令印,乐爱国.王廷相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37-38.
{7} 傅佩荣.解读孟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205.

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udooo.com

{8}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95.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J11WB51)
作  者:刘立明,硕士,菏泽学院法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社会学。
编辑:魏思思 E-mail:sisi123_0@163.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