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英语 >> 英语格式 >谈构建生态化英语课堂教学

谈构建生态化英语课堂教学

收藏本文 2024-02-29 点赞:15774 浏览:7010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育目前状况,通过研究生态化教学理论,探索构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解决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突出理由。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 生态化 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盐城师范学院教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13YCTCJY028

一、 大学英语教育目前状况

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关乎新一代高素质创新性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但也是现在本科公共课教育中构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理由比较突出的课程。推进大学本科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大学英语在教学水平、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策略、教学环境、教师队伍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英语教学发展的步伐明显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和改革过程中没有能够很好打破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中心,缺乏课堂互动,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当然,不单单是英语,其他课程也同样面对这个理由,但是对于一门语言学科,这种填鸭式的教学策略弊端无疑更加明显,通过这种压迫式的教学方式培养的人才,能力素质上更多的偏重于应试,在英语运用能力上存在明显的不足。英语教学存在的突出理由,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 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的英语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讲授语法、翻译,讲解课文和书面练习,学生对知识只是被动地接受。虽然随着教学设备的进步,多媒体和信息化手段被引用到课堂上,但是,由于对多媒体和信息化手段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探索不够深入,新鲜元素的引入并没有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旧框架,学生听说能力提升缓慢的理由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二) 教学针对性不强

由于大学的招生地域跨度大,而不同地区的考生接受英语教育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同一届学生英语基础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如今,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班授课也没有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区分层次教学,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对于教师而言,把握课程进度和知识深度,难度较大;对于学生而言,由于难度不适宜,容易使其失去对英语课程的兴趣。

(三) 功利化思想严重

由于种种理由,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成为衡量各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一把标尺,有的学校把四六级考试与书和学位证书挂钩,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教师为了四、六级考试而教学,严重忽略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向应试侧重。而学生也为了通过四、六级而学英语,将精力过多地倾注在应试上,忽略了自身听说能力的提升,这样大大违背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本意。

二、课堂生态化的理论依据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同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976年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提出“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 Ecology)”,依据生态学原理,分析各教育生态环境及生态因子对教育的影响。[1]教育生态学是将生态学理论引入教学, 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这一术语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课堂生态是一种特殊的生态, 与课堂生态环境、课堂生态主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在课堂这个微观生态系统中, 其生态因子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因子, 教师是主导因子, 彼此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另外,现代教育不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外在的知识与内在的个体生命相融合,并最终怎么写作于社会。198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高等教育大会认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因此,从生态的角度研究大学教育,完全符合现代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2]
“课堂教学生态”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必定呈现的,包括诸多课堂教学环境在内的有课堂生命体和课堂教学环境所进行的多位互动形成的综合体。[3]课堂教学环境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价值环境: 物理环境由光线与照明、气味与噪音、颜色与温度、设施与装饰、舒适度等要素组成;社会环境由作为编排、师生生态位、班级规模、男女生比例、校园语言环境、第二课堂等要素组成;价值环境由对待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态度、学风、学习目的与兴趣、教学策略与效果、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等要素组成。[4]
“生态化课堂”的中心词是“课堂”,是指遵循生态学基本规律和原理而构建的、良性循环与发展的课堂。大学英语课堂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生态环境, 学生作为生态主体, 不断与系统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着自我取舍, 寻求建立个体的生态平衡, 并在自身与环境的平衡与失衡中寻求发展, 这种环境影响着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本文重点研究如何运用生态化教学理论,着重解决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突出理由。

三、构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

(一)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1.转变物理环境

单调的教室装饰、白色的墙壁,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甚至会引发学生“单调、疲乏、烦躁、不满甚至敌对的情绪”。但是,白色的墙壁往往是由学校整体规划决定,难以作出大的改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通过适当的PPT课件,调整教室内部感官色调,从而避开学生不良情绪的产生。实验表明,最适宜学生智力活动的温度为20℃-25℃,[1]室内温度的高低起伏会相应地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校可以通过空调、暖气等设施,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转变社会环境

教育生态结构中的人存在群聚的习性,表现在年级、班级、学习小组等群体中,因此,在安排课堂人数和分配学习小组时,必须充分考虑最适密度原则,依据科学理论安排适当人数。根据相关的研究,当教学不足100学时(如大学英语每学期为64学时),只有人数少于20才会较大幅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5]但是教学资源等条件的限制,20人的小班教学还是比较难以实现,因此,只能以20人为目标逐步实现,但对于如今的英语师资目前状况而言,只能适当放宽课堂人数,通过最合理化配置学习小组帮助达到种群最适密度。根据研究,小组最适人数为5人,既利于小组成员的意见交流,又不会因为意见难以统一而影响效率。在安排学生座位时,就应当把学习小组的各项因素充分考虑在内,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安排学生位置,从而平衡各小组之间的整体实力,使其达到最优配置,充分发挥个体在学习小组中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学习小组的优势。另外,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同等的关注度,甚至给予后进学生更多的教学资源倾斜,从而调动后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转变价值环境

相对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而言,在转变价值观上应该给予更多的分析和关注,因为,良好的价值环境更有利于作用于内因,从内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首先,教师必须摒除功利化心理,转变为应试而教的思想,把教学的重点更多地放在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上,在知识教授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导向。其次,要在课堂上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从进化生态学的观点看,竞争导致协同进化。[6]由此可知,良性的竞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学生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转变教学理念

1.教学内容系统化

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体系改革应该具备以下特征:一是教材内容的弹性化和自主化。必须构建一个丰富灵活、自由度高的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体系,突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向自觉、自主和自由地学习,以适应于大学教育的理念,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牢基础。二是教材内容要紧跟时怎么发表展步伐。它要求内容与时俱进,课程内容要经常更新以贴近时怎么发表展,尽量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引起学生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教材内容的更加全面综合。将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系统地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中,将大学英语教材变成一本综合类的教材,提升英语课教学的含金量,以拓宽大学英语课堂的宽度。

2.教学环节的整体化

完整的大学英语课堂应该是由一个个紧密联系的环节相互衔接起来的,整个课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学课堂从宏观层面可分为预习、导入、词汇讲解、课文讲解、复习、作业等几个环节。但是这几个方面不能独立来看,一个优秀的大学英语老师,应该把这几个环节有机衔接,从而构成完整的课堂讲授链。例如,许多人认为预习是学生的工作,和老师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如果老师在学生预习前,在课堂上能够对预习内容进行适当的点拨和侧重的概述,那么,学生预习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就会大大提升,老师在正式讲授的时候就能够加快进程,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发挥的空间。又比如,在讲授新课的时候,教师结合所学内容,模糊新课和复习课的界限,有意识串联旧的知识点,从而增强前后知识的联系性,使英语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3.师生互动多元化

教育生态学认为, 学生个体是最基本、最活跃的生态“细胞”, 没有学生就意味着没有课堂生态。[5]学生和教师作为课堂生态系统的构成因素,应该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而老师作为教的主体, 二者以课堂生态因子的身份参与课堂动态组合和互动。从生态学角度讲, 只有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极大的满足感, 才符合人的自然属性。[7]要实现这一转变, 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住课堂的整体, 确定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 使学生愿意说、 愿意写。当我们用生态学的视角来观察课堂活动时, 我们就会把教师、学生看作是在课堂教学这个环境中相互作用的因子, 将会使我们的课堂更趋向交际化、合理化、自然化。

4.教学手段多样化

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5.教学机制弹性化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尽量考虑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基础的差异,采用弹性的滚动教学机制,真正实施分层次教学,学校在安排课程班时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中学的英语教学特点和教育水平,在划分课程班时减小跨度。英语教师在授课时,要充分考虑各个课程班的能力水平和知识基础,针对性地备课,把握好授课进度和讲解深度。

(三)构建生态课堂文化

1.建立和谐的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是一个包含丰富的文化系统,其中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教学环境文化、教学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等多元的文化。和谐的课堂文化是使多种文化形态相融合共融怎么写作于教学的文化目标中。建立和谐的课堂生态文化就应根据教学预设的文化目标来统筹各种形态的文化,使其形成合力,发挥整体的效力。

2.营造平等的课堂文化

课堂中的许多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课堂文化的中心,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却反而成为课堂中的客体。课堂生态文化则通过消解这种传统关系,建立一种和平等的师生和学生间的关系,即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被尊重的权利,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每个学生都有与其他学生一样参与和发展的权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地位都是平等的。只有形成和谐的课堂文化氛围,才能使师生用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各种文化形态,以活跃整个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构建开放的课堂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以课程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也不断地被丰富,多媒体、信息化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形式;新的思想、新的观念纷纷涌入校园,校园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课堂上师生的交流构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互动应该是师生在平等对话过程中,各种思想、观点相互碰撞、融合从而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过程。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能够以整体的、联系的思想处理好各类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并以开放的姿态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那一定能够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培养出有能力、有个性的、有幸福感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四)转变评价方式

如今,以考的方式,是造成功利性应试教育模式的根源所在,因此,要转变大学英语教育目前状况,要在评价方式上求变。评价方式的确立就是一种导向的确立,为了提高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评价要以语言能力评价为目的,突出读、说、写的能力,加强策略和手段的评价,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结合同伴评价,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进行互动交际,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以客观的评价为动力。
参考文献
[1]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王兴华.课堂教学生态及其优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4] Glass G V,Cahen L S.Smith M L,et a1.School class size:Research and policy『M1.Beverly Hills,CA:SAGE Publications,1982:49.
[5] 关文信.西方教育生态学理论对课堂教学监控的启迪[J].外国教育研究,2003(5).
[6] 王德利,高莹.竞争进化与协同进化[J].生态学杂志,2005(10):70-74.
[7] 李洁.构建互动的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0):148-149.
[8] 蒋波.教师编排座位的失当与适当[J].现代教育科学,2002(4):42-44.
[9] 张庆.浅论高校英语生态课堂的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1):110-111.
[10]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出版社,200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