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简述极端心理危机成因与干预对策

简述极端心理危机成因与干预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1-29 点赞:3774 浏览:938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近期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呈现出递增趋势,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产生的理由可分为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高校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开展生命教育、死亡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等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关键词】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成因;干预策略
今年的4月16日,复旦大学一位研究生因被同寝室的同学在饮水机里投毒而最终不治身亡。在同一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袁某因未给室友蒋某及时开门而造成口角,在冲突过程中,袁某将一把水果刀捅到蒋某胸部,致蒋某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另外,四川泸州医学院发生大学生坠楼事件,南昌航空大学发生腐尸事件……本该在最美好的年纪展现青春活力的大学生,却不幸失去了年轻的生命,这不仅是个人与家庭的悲剧,更是整个社会与国家的损失。这一桩桩惨案的发生发人思考,引发惨案的理由是多方面的,但心理理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理由。因此,研究大学生的极端心理,防止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发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

1.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的含义

极端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自身情感的剧烈变化或受到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的成因及干预对策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外界刺激的突发事件而出现的心理严重失衡状态,从而导致个体采取极端行为或措施,给自己或他人造成严重伤害。[1]典型的极端心理危机常常表现为精神崩溃、自残、或杀人等。
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产生的理由是多方面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外因与内因两大方面,这是因为极端心理的产生不但与其所处的复杂的外部环境(外界刺激)有关,而且还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内在承受能力有直接显著的联系。本文将从内因与外因两方面系统地阐述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产生的理由。

2.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的成因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的发生也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笔者将极端心理危机发生的理由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主要指向个体自身,而外因则指外部环境,包括家庭,学校与社会等。

2.1内因

大学生处于刚刚从学习高压状态下解放,第一次离开父母的庇护逐渐与社会接触的尴尬时期,他们自认为处理事情的能力强,结果恰恰相反,一旦遇到棘手理由就无法处理,但“自以为是”“好面子”的心态又让他们不肯主动寻求帮助,就很容易出现极端心理,继而引发极端行为。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产生的内在理由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

1.1自身的人格缺陷

人格缺陷,是指介于人格健全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表现为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如自卑、抑郁、怯懦、孤僻、冷漠、悲观、依赖、敏感、多疑、焦虑或对人格敌视、暴躁冲动等等[2]。拥有这些性格特征的人往往不自觉地钻牛角尖,不能看到事情积极、乐观的一面,一旦遇到压力、挫折,他们会过于看重事情的负面影响,出现极大的恐惧感与孤立感,易感心理危机。自身人格上的缺陷使大学生在遇到突发事情时易于冲动,不顾后果,往往做出极端的行为。国外精神病学家也认为,人格病态缺陷是造成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发生的内在根源之一。
2.

1.2不能正确认识生命的作用与价值

尼采曾说:“人唯有找到存活的理由,才能承受任何境遇。”这个理由,就是人生的目标或是人存在的价值。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诠释生命存在的作用和人存在的价值,往往不懂得珍惜生命,也不会主动承担生命的责任,一旦面对真正的挫折与危机,在顺境中长大的他们往往慌了神,无法摆正心态,从而流露出消极情绪。在这种消极情绪制约下,他们通常不会考虑很多,会通过极端的手段如剥夺他人或自己生命的方式来武断解决理由。
2.

1.3出现心理理由未能及时寻求帮助

部分大学生在自己面对心理困惑时,出于不愿透露隐私或害怕被别人背后议论等方面的考虑,往往对心理咨询持否定态度,他们不愿听从专业人员的指导,也不愿向父母、好友吐露心声。更有甚者认为“这些理由没什么大不了,过几天就好了。”他们压抑不良情绪、制约烦恼往往适得其反,常常是这个理由没有及时解决,下个理由又悄然而至,不甚其烦。理由和烦恼越积越多,更不易解决,最后导致“一根稻草压死一头骆驼”,只好选择“一死了之”来逃避理由。

2.2外因

从某种作用上说,许多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是大学生对外部环境(外界刺激)严重不适应的极端表现。外界环境一方面是大学生的生活背景,是大学生极端心理形成的基础,另一方面又作为应激事件因素存在,成为诱发大学生极端行为的重要导火索。笔者在此将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分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2.1家庭环境的影响

(1)家族遗传与精神病。
有研究表明,家族中有三代以内的长辈有精神疾病的人,他们的可能性相比普通人要高出两倍。这类人从小生活的物质条件相对较差,精神上也较少得到长辈的关爱与呵护,长期处于得不到满足,生活热情不高的状态。因此遇到不顺心的事,他们找不到或者不愿意倾诉,对待理由不易冷静,容易偏激,很容易做出极端行为。
(2)早期心理创伤。
部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比较严重的心理创伤,如父母离异或早亡、个人生理上有严重疾病或伤残、家庭暴力、长期得不到关注等。相比普通人,这部分大学生会更加敏感,自卑,不相信别人。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也使他们很难融入社会,当遇到困难时难以向外界寻求帮助就会采取极端策略。
(3)不当的家教方式。
根据社科心理教授王极盛的研究,我国约有70%的家长使用的教育方式不正确,其中30%是过分保护,30%是过分监督,10%是严厉惩罚和传统打骂。[3]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家族给予太多期望,他们过分强调孩子的学业而忽视人格塑造,使得大学生们智商很高而情商与“逆商”(AQ)却很低。父母习惯了包办一切,大学生离开了父母难以独立生活,心理脆弱,遇到生活、情感方面的挫折显得无所适从,很容易采取极端方式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