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简谈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幼儿“兴趣班”

简谈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幼儿“兴趣班”

收藏本文 2024-04-10 点赞:19298 浏览:8466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当今的教育热点“幼儿兴趣班”理由。首先综述幼儿兴趣班的目前状况;其次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兴趣班”屡禁不止的理由;第三探讨兴趣班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最后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角度分析幼儿是否适合上兴趣班。
关键词:心理学 幼儿 兴趣班 身心健康

一、当前兴趣班的目前状况

兴趣班,是为了满足儿童兴趣需要的学习组织。通过“兴趣构建”来发展孩子的童真和好奇心。学习动机理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许多家长片面地认为,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孩子应该“琴、棋、书、画、外语”样样精通,这就是被扭曲的素质教育。

(一)兴趣班的种类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家长奉为真理的教育理念。林林总总的兴趣班、特长班,诸如舞蹈、武术、美术、陶艺、珠心算、电脑、钢琴、小提琴、古筝、英语、奥数、作文等充斥于幼儿园和培训机构。

(二)社会各方对兴趣班的态度

叫停幼儿园兴趣班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的一个趋势,还幼儿一个零负担的童年。据调查反馈,66.23%的家长认为参加兴趣班对孩子是有利的。只有3.90%的家长不希望送孩子去兴趣班,29.87%的家长觉得孩子还小以后再决定。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对其下了禁令,一方面幼儿园方又依然开得火热。显然,理由的症结既在于经济利益的诱惑,家长的焦虑让“起跑线”过于前置,到了连幼儿都要被鞭策的程度。

(三)幼儿兴趣班的选择

对于兴趣班的数量,在父母的心里孩子上的兴趣班越多学的越多。据对1500名学龄前儿童调查大部分孩子参加了1-2个特长教育兴趣班,有的参加了四五个,特长教育兴趣班的孩子一天竟然上3-4个。
很多家长不了解幼儿真正的兴趣,在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待的,认为自己感兴趣的孩子也会感兴趣。当然,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少,家长应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园中班”,并非是为了满足儿童的兴趣需求,孩子的兴趣被异化,过早被套进思维固化的笼子。

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兴趣班屡禁不止的理由

(一)父母心理

1.从众心理。对问到孩子要不要参加兴趣班的理由,家长通常回答:“别的孩子都参加了,没办法我们的孩子也要参加”。有的是盲从或攀比,看见别人上他就上。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逼迫孩子学特长是盲目的“赶大流”。
2.急于求成的心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年轻的父母往往产生急于求成的心理。感觉正常幼儿园的教学教的太少,希望通过各种兴趣班增长孩子的知识和才艺。
3.补偿心理。父母认为过去由于教育条件和设施有限,父母希望自己原来缺失的不能再让孩子缺失。其次,大多数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幼儿“兴趣班”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父母平日里忙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希望通过给孩子报兴趣班,让孩子开心,是对孩子的一种补偿。

(二)孩子心理

1.兴趣心理。孩子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攀比跟风心理。幼儿看到自己的好朋友上了兴趣班,叫其父母也给自己报兴趣班。

3.获得奖励的心理。孩子不想去兴趣班,父母便百般诱惑和哄骗,孩子便去上了。后来孩子发现只要去上兴趣班孩子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三)学校心理

1.学校创收。对于幼儿园或培训机构来说,兴趣班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收点。为了培养孩子父母都舍得花钱。

2.增加竞争力。幼儿园通过开展各种兴趣班吸引招生,增强学校在同行中的竞争力。

三、兴趣班对幼儿身心发展影响

兴趣班也有它的优点,比如说可以学些基本的入门知识;扩大孩子的社会交往等。兴趣班存在很多缺点。
(一)分散幼儿学习主干课程的注意力。学龄前幼儿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过多的兴趣班让孩子不但分散了学习主干课程的注意力。
(二)失败的体验,引起自卑和厌学。有些幼儿在兴趣班学习跟不上,产生挫败感引起孩子的厌学心理[11]。有些幼儿园的兴趣班出现了“小学化”,给幼小的孩子过早灌输过难的知识,要么学不会产生挫败感;即使学会了,小学又要重复学习,容易心态浮躁,上课不认真。
(三)对幼儿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游戏是幼儿时期的主导活动,很多父母用兴趣班代替了游戏。兴趣班给孩子增加了工作量,对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理由包括升学压力过大和双休日参加兴趣班等。

四、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角度分析幼儿是否适合上兴趣班

幼儿期的儿童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幼儿末期的脑和神经发育已接近成人水平,为幼儿身心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幼儿的认知活动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比较容易理解,而对抽象的内容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所以给幼儿选取兴趣班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的特点。
幼儿时期的记忆策略主要是复述,对于兴趣班教过的东西,单纯复述记忆,增加了记忆负担,而且幼儿很难按部就班的把学的东西进行重复达到记住的目的。所以很多情况可能只是过目而忘了。有些家长让孩子参加兴趣班或学习班,根本没有顾及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程度。
五、讨论
幼儿的早期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的重视,目前很多家长在上不上兴趣班的理由上很纠结:是让孩子快乐的玩乐,还是不让孩子学。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R.Rogers)提出有作用的自由学习观。有作用学习具备四个条件:A学习具有个人参与性质;B学习是自发的;C全面发展;D.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9]。但是幼儿期的儿童由于思维和认知发展的局限性,根本无法达到有作用学习。只能靠老师进行“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帮助不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种兴趣是自发的、原型的,它能激励孩子去探索去追求,所有家长注意发掘、保护、支持和引导才会形成真正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于忠宁.扼杀童真的“兴趣班”[N].工人日报科教周刊
[2]鲜晓荻.孩子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童年时光[N].贵阳日报.社会周刊
[3]姚芳美,张燕,郑心怡,叶陆萍.关注幼儿技能型兴趣班[J].时代教育
[4]周艳.办好少儿图书馆兴趣班之我见[N].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