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政府经济学 >谈谈把握新一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指导和战略部署

谈谈把握新一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指导和战略部署

收藏本文 2024-03-25 点赞:7800 浏览:2453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理由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六个方面的总体改革方案。而总体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强化和扩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过去的“基础性作用”转换为“决定性作用”。二是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制度保障?熏重在准确把握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关键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资源配置;政府与市场;宏观调控
[]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1-0004-0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理由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制定了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运筹帷幄、治国理政的改革总方针,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和总体改革方案,从而为长远而持续的发展提供根本性的把握新一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和战略部署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制度保障,谱写改革开放伟大征程新篇章,将为全面实现国富民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动力与活力。

一、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改革方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总结35年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回应社会的期盼,在改革开放的顶层制度设计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从经济体制改革到社会体制以及政治、文化、生态等体制即“五位一体”体制的改革与全面提升,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与发展的总目标,《决定》提出了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系列体制改革任务,体现出全面改革的决心与信心,有力回答了此前国内外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期盼。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策略上,《决定》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推动,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形成了六个方面的总体改革方案,呈现出全面进行社会制度与体制创新的改革新布局。《决定》按照五位一体的事业布局和党的建设六个方面的改革要求,系统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根据改革总目标与围绕总目标提出的六个方面的制度体制改革部署,形成了总体改革方案,使得全面改革的路线图得到了清晰描绘和勾画。过去的改革,多是单方面的改革,如单方面的经济体制的改革。而经济体制的改革又多是单项推进,如农业中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工业中的承包制、股份制改革等。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的改革,是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全面深化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起着“牵引作用”。

二、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理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经济生活是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我国的改革大业,是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以后逐步推进到其他各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整体改革方案,是从六个方面整体推进的改革部署,而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的改革起着“牵引作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基础。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来看,有两项明显的新的提法与举措:一是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利好政策。
从强化市场的作用来看,《决定》的一个突出的重大新提法,就是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过去的提法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现改为“决定性”作用,加重了市场作用的分量。“基础性”作用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容易被理解为“初步性”或“打基础”之意,为某些地方政府不当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理论和政策空间。改提“决定性”作用,就具有了明确性。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在价值基础上由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调节。企业按市场信号调节生产结构和规模,实现物力和人力资源在不同行业和企业间的有效配置。市场经济的核心理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际上涉及政府、市场与企业的关系。实行市场经济,是由市场直接调节企业经营活动,从而由市场决定资源的配置,不是由政府直接调节企业,决定资源配置。市场起决定作用,首先要求凡是能由市场形成的都交给市场,要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但并不是排斥政府的作用,而是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的作用体现在改善和完善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上,而不是去干涉企业的正常经营与运转。市场能办到和能办好的事,就交给市场。但存在市场失灵理由,而且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都需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应做好自己该管的事,不要做不该自己管的事。既不要越位、错位,也不要缺位。
《决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也就是说,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需要以建立现代市场体系为基础和前提。无论公有或私有企业都要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在市场上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平等交换。为此,就要求清除市场壁垒和市场割据,这样才能提高市场决定配置资源的效率。
为了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要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健全优胜劣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要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展技术市场,推动科研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三、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和制度保障

为了肯定和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强调提出两个“都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再次强调两个“必须毫不动摇”。过去的文件中,只讲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并列而提,表示两者在资源配置中的平等地位。第二个“都是”,是新的提法,表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公有制经济同样具有平等地位。并再次强调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和公有制财产权一样,不可侵犯。并提出保证非公有制经济同公有制经济一样,可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并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赋予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的所有权地位。私人资本可以与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组成混合所有制经济。还鼓励建立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允许私人资本参股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员工持股,即员工也成为私人股所有者,可获得资产性收入。
《决定》提出: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平等对待,坚持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平等。特别强调提出:废除对非公有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清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决定》进一步提高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更多的优惠政策。

四、正确解读和把握《决定》精神需分清的理论是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与新举措,其涉及范围之广,牵动格局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在解读与把握上应分清一些理论是非。
1.强调市场的决定作用,不是要政府撒手不管。同志明确指出,既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决定》中所讲的下述一段话,需要全面领会其含义:“核心理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理由”。这段话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政府起决定作用;二是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虽与资源直接配置有关,但主要是指凌驾于资源配置之上的政府作用;三是之所以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是要解决政府对企业“干预过多”和市场体系不完善的理由,而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要解决政府“监管不到位”理由。这里讲要解决“政府干预过多”理由,表明必要的干预不能排除,例如生产检测冒伪劣商品和有毒消费品,搞非法集资和等,政府就要硬性干预和处理。政府既存在越位和错位,即不当干预理由,也存在缺位理由。检测冒伪劣商品泛滥,人们呼吁安全食品、安心用品,表明政府监管远不到位。在这方面,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2.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只是限于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要把市场的决定作用泛化,做出新自由主义的解读。有的学者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政府的宏观调控对立起来,似乎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都由市场决定,不要政府宏观调控。另外,又有人困惑于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新提法,提问是否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大业都由市场去决定呢?这两方面的理解都偏离了《决定》的精神。要分清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在两个层面中的作用。一个层面是在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由市场而不是由政府起决定作用,但政府有监管的作用,不但要监管市场和着力于建立现代市场体系,而且要监管安全生产,防止和减少事故频发,保护职工权益。《决定》中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决定》中还有一句话也应注意到:“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所谓“大幅度减少”表示并不是完全取消。从总体和根本方面来说,要使市场直接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但不排除政府在某些必要的经济社会项目的设计与建设上,即一定范围的资源配置上,由政府起决定作用,如军工企业、某些高新技术产业、社会保障性企业等的创建与发展。
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的另一个层面,是整个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建设方面的作用。这方面已远超出了资源配置的范围,不能都由市场决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改革的这一总目标,应主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推进。同样,坚持和完善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和完善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坚持和完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依靠市场的作用来实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也不能通过市场化实现,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构建了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但都存在着两极分化。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发展,同样不是市场的作用。应对国内外的突发事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也不能依靠市场的作用。实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同样不能依赖市场来实现。所有这些都需要党和政府的正确指导与推进,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任务。

五、《决定》没有采纳某些学者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方案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前的一段时间内,各种改革思想纷纷登场,有人主张单提市场化改革,不赞同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借口是市场经济没有“姓资”、“姓社”规定;把握新一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和战略部署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有人提出改革的方向是“国进民退”,并把各种污水泼向国有企业,主张全面私有化;有人主张破除“所有制鸿沟”和“所有制标签”,认为区分国有、公有、非公有(民营)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有人主张彻底市场化,不要政府宏观调控,认为市场化能解决一切理由,实现社会公平;有人反对国家制约国民经济命脉,将其视作应消除的行政垄断。
应当明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依然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正确方向。还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
《决定》提出: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基本路线,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
《决定》指出:改革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如《决定》所述,首先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制约力、影响力”,还指出国有经济的重要作用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因此,《决定》要求国有资本要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否定了反对国家和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观点。把握新一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和战略部署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