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简论在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简论在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收藏本文 2024-02-16 点赞:6100 浏览:2016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实施素质教育,转变传统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得以提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素养 素质教育
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的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近年来,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对外语人才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培养能熟练运用英语、思维科学、心理健康、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人才素质与素质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成为你自己。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清华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岂之教授指出:“素质是指人才在思想上、道德上、心理上、文化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思想上必备的条件是:有国家、民族观念。道德上必备的条件是:有承担各种义务的自觉性和享受权利的正确态度。心理上必备的条件是:有承受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耐力,并有毅力和勇气去加以克服。文化上必备的条件是:有较高的文化基础和较渊博的知识。”
以培养人才优良的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术语,它是以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也可以说是塑造人的素质的活动。所以,把教育定位为素质教育天经地义。应试教育从根本上扭曲了教育的目的,因此,对应试教育的急刹车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讲,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作为高校重要的公共课,大学英语在人文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英语教学与文化素养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渠道。所谓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要因材施教,注重能力的培养。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素质教育强调优化课堂教学,侧重提高学生的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教材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引子,重点训练学生的思维策略和解决理由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由知识传授型转向能力培养型,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从只注重学习结果转向重视学习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策略是以教师为主导,一篇文章首先由教师讲解词汇,进行语法分析、难句翻译,然后是巩固练习,学生的任务则是听讲、记忆、抄写、答题。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认为自己在课堂上争分夺秒,恨不得把自己的知识都掏给学生,这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但这样做效果并不好。学生的思维一直被教师牵着走,处于紧张状态,时间一长,就觉得疲惫,产生厌烦情绪,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很难提高。为深化教学改革,端正教学思想,强化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策略上采用启发、开放、多元化的形式,突出知识要点。在本科英语四级教学中,针对每一级的特点,注重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在一、二级教学中,首先做好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衔接工作,因为中学教师大都讲得多,学生已习惯于依赖老师,而大学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理由。为使学生适应大学学习,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上采用问答和讨论的形式,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对于难点和语言点,要求学生通过上下文或造句掌握。在听力教学中,侧重于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特别是那些受方言影响的学生。加强词汇、翻译教学,因为中学的词汇量远远不够,为帮助学生记忆词汇,增加词汇量,注重给他们传授技巧,并定期进行词汇测试。在翻译教学中,穿插讲解语法,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三、四级教学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理解作者意图,课下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这样既扩大了词汇量,又丰富了知识。听力教学侧重于对句子、短文的正确理解,加强听写及填空练习,并注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利用无线广播每天早、晚为学生放听力试题,每周的英语角由外教和学生进行交流。同时,经常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织英语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写作教学侧重于掌握各种文章体裁的构思及写作策略,做到本科四级英语能力的培养不间断,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结合教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把社会文化知识内容贯穿到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培养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正如董亚芬先生所说: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在语言材料中,篇章、句子甚至每个词汇,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因此,有必要把语言知识与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在语言教学中导入相关的文化,向学生展现英语国家独特的社会风貌,揭示与之相关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在对该异域文明的把握中加深对其语言现象的理解和领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美学、文学方面的熏陶,让学生成为新时代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文化底蕴的高素质人才。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配合。教师要在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科学文化和能力素质的基础上,遵循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教学生“学知识”,又要教学生“学做事,学做人”,使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的学习观,以求建立适应未来需要的素质结构,真正成为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董亚芬.修订《大学英语》,为大学英语教学上新台阶做贡献[J].外语界,1997(2).
[2]范杏丽,阙紫江.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法刍议[J].高等教育研究,1996(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