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类主题写作模拟演练

“文化传承”类主题写作模拟演练

收藏本文 2024-02-10 点赞:25968 浏览:11876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2013年江西高考作文题: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深思?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文化传承”类主题写作模拟演练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不得透露。(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得少于7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10日晚,中国作家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聚光灯下戴上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媒体评价说:莫言是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进行“中国式的深思”,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白描说:“莫言的作品充满了中国元素,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东方价值观。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说明,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偏见得到了扭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我国电视剧生产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题材热,从红火多年的清宫戏,到火爆一时的谍战剧、家庭婆媳剧、抗战剧,再到楚汉剧热和隋唐风潮,各种题材热你方唱罢我登场。静下心来深思,这与我国电视剧市场一直以来的盲目跟风有关;往往是一部戏火了、声势大了,类似题材的电视剧就一拥而上,直到市场饱和、观众厌烦、无利可图后,再一哄而散……
放眼文化领域,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理由多多的现象并不鲜见,这引起了你怎样的深思和感悟?以文化现象为内容或范围,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导写】
上述3道作文题目,都可以从文化角度审题立意。
第1题强调的是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给考生机会作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对三种文化现象可全写,也可写其一,也可写其二。另一方面积极鼓励考生大胆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可写“怕”,亦可写“不怕”,甚至可写自己“喜欢”。
第2题则把目光聚焦于中国民族文化,中国作家要走向世界,必须具有“中国元素”,而“中国元素”的本质内涵就是植根于中国土地的民族文化,越是民族的东西,越能走向世界,所以,我们有责任传承民族文化。
第3题的材料只是作为一个引子,它引出了文化领域存在的不少“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理由多多的现象”,大家可任选自己比较熟悉和了解的文化现象作为自己的议论内容。写作时最关键的是要有透过文化现象看本质的深思和由表及里的辩证分析。
一号例文
中国人何惧周树人
江西一考生
周树人何许人也?周树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
在经济泡沫化,社会人心浮躁,快餐文化充斥社会各个角落的今天,排斥鲁迅,认为鲁迅代表的是过去,鲁迅的文章深奥、晦涩难懂,鲁迅成了过去时……各种非议鲁迅的言论、观点,一浪高过一浪,以致于赫然影响到堂堂人教社的课本编辑先生们,居然“顺应民意”,将鲁迅的一些经典篇章,部分或全部地从中学课文中剔除掉,令人何其疑惑!
那么,我们到底是怕鲁迅先生的什么呢?
是怕鲁迅先生的思想、精神?怕其过时了?“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的这段经典评价如雷贯耳。鲁迅始终坚持知识分子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他为民族独立而不停地呐喊、战斗,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精神,他坚韧、不妥协、正义、公平,主张与科学。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将希望寄托于民众,但民众还没有觉醒,尽管祖国还处于黑暗之渊,但鲁迅认为,没有理由不去深深爱它;虽然炽热的情感一时不被人理解,但鲁迅依然只管奉献出青春的热血,为之呐喊,为之奋斗。这样的鲁迅精神过时么?如此之鲁迅精神何怕之有!我们爱之唯恐不及!在我看来,我们今日所言之“中国梦”,又何曾不是鲁迅精神的延展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爱憎是非常分明的,他对敌人有怒目金刚式的愤怒;对人民却甘愿做一只默默奉献的牛。鲁迅离我们远去快一个世纪了,但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十分清晰地记得,鲁迅曾经无比深情地说过:“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是血……”要说怕鲁迅,今天的许多才怕,才会在鲁迅面前只有汗颜的份,我们何怕之有!我们学之唯恐不及!
至于说鲁迅的文章深奥、晦涩难懂,也纯属无稽之谈。鲁迅处于特殊的年代,其言语有时含蓄一点,反语多一点,是特殊环境所然,但这也并不影响我们了解鲁迅,读懂鲁迅。相反,鲁迅的文章不但不深奥、晦涩难懂,还十分地浅易通俗、诙谐幽默。其作品《故乡》通过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以及对杨二嫂等人的刻画,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衰败,农民在封建政权压迫、剥削、愚弄、毒害下痛苦的生活和麻木的精神状态。这样的小说,我们何人没有读懂?七年级的小朋友都理解得非常到位。因此,怕读鲁迅文章,要么是趣味不纯,要么是目光短浅,要么是慵懒堕落。
鲁迅永远是民族之魂,中国人没有道理惧怕鲁迅!
【亮点寻踪】
这是一篇观点非常鲜明的议论文。作者紧紧抓住两点来论述不应该怕鲁迅的观点,一是鲁迅的思想、精神没有过时,二是鲁迅的文章也不深奥、晦涩难懂。以此论述了怕鲁迅没有理由,鲁迅仍然是并将永远是我们民族之魂,中国人没有道理怕鲁迅的观点。文章结构异常清晰,标题大气,扣题紧密。全文引论、析理论述交叉使用,逻辑严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二号例文
天籁之音唱响地球的每个角落
浙江省路桥中学 王昕瑜“文化传承”类主题写作模拟演练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
朱哲琴、萨顶顶、龚琳娜演唱的民族色彩的音乐成功敲开了欧美音乐市场的大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绎的“中国元素”向世界展示了恢弘的中国气派和东方神韵,莫言讲述的神秘“中国故事”向世界描绘了古老华夏大地的沧桑和魅力。由“中国元素”演绎的天籁之音已经唱响地球的每个角落,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无不惊叹华夏文化的风采。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历届奥运会精彩的开幕式足以证明这一点。
悉尼、雅典奥运会上,遥远的土著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盈盈而来,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黑人文化,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阿里颤抖的手,汉城奥运会上的金曲《手拉手》至今记忆犹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丝绸之路,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到太极拳,弥漫着中国历史长河沉淀过的古老文明的元素,水墨洇开,日月山川,或汪洋恣肆,或灵动轻盈……“中国元素”的天籁之音响彻在地球的每个角落,世界,看到了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是诺贝尔委员会授予莫言的颁奖词。莫言说:“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开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真正的文学既是民族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真正的文学具有民族的特色、民族的风格、民族的气质,但它必定具有文学的共通性,显然能够超越了我们族群,我们国家的地理疆域。”“民族气质”与“世界眼光”的完美融合让莫言瞬间“名扬天下”,也让莫言的作品顷刻“世界纸贵”。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为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展现了多种多样的美丽。
唢呐、笛子、胡琴、扬琴、锣鼓……多种多样的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着《二泉映月》《蓝色多瑙河》等美妙乐章。观众不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是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应邀在“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中国根》民族交响音乐会的一幕。为什么对音乐演出一向极为挑剔的奥地利人也会陶醉于这来自异域的美妙音乐?大哲学家罗素说过:多种多样才是美丽的。中国民乐以其民族特色产生于中国本土,响誉世界,正是因民族性而具备了世界性。
文化是相通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音乐、绘画、文学……是人类心灵沟通的超越国界的语言。越是优秀的民族文化,就越能打动世界人民的眼球和精神,文化就越会成为世界的。我们要发展、创新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让融合着“中国元素”的天籁之音唱响地球的每个角落。
【亮点寻踪】文章开篇用排比句式列举“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事例,然后点明题目,高屋建瓴,简洁大气。正文部分采用三个事例反复论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观点,论据充分,说理透彻。作者以“新颖独特法”和“与时俱进法”选用材料,很有特色:前两个事例重点诠释观点的正确性,后一个事例进一步挖掘“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由,有理有据,富于思辨色彩。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