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中国新闻事业 >关于组建国家新闻出版:是整合更要融合(下)

关于组建国家新闻出版:是整合更要融合(下)

收藏本文 2024-02-21 点赞:6718 浏览:2059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刊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的管辖对象涵盖出版、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六大行业,囊括了所有传统主流传媒,也涉及部分互联网业务,实现了全媒体覆盖,其管理业务遍及全部传媒产业链,跨媒介的传媒企业将成为最先受惠者,如果企业不跨界发展,是否意味着将来有出局的危险?署局合并,对于广播影视与新闻出版这两大行业意味着什么?
齐峰:在文化领域,与分别管理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领域,在传统的文化产品供需模式下可以各司其职。但在新媒体不断崛起、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两个部门在某些领域职能冲突和相互牵制的矛盾进一步突出,署局合并打破了过去媒体业务分割管理的局面,初步实现“大文化”的统一管理体制,也为新闻出版业和广播影视这两大文化产业主力军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拓展了空间。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 能够减少职能交叉和职能重叠,明确管理责任,提高行政效率。

2. 为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新媒体融合和综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是整合更要融合(下)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发展创造了条件。署局合并是顺应目前信息传播技术革新的结果,从宏观管理体制和行业制度层面,为多种媒体在内容、网络、终端、资产、运营、管理和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跨层级、跨环节等方面的融合铺平了道路。
3. 为加快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产业繁荣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通过署局合并,拆除了行业壁垒和部门藩篱,将会使传媒体系内利益趋于一致,使传统传媒和新媒体的各种要素资源能够在更大的空间实现优化配置,有利于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做大做强,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周百义:作为一个单个的企业,在整个传媒产业链上都成为强者,不现实,也不科学。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个企业能否存活与发展,主要看其是否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企业的业务定位上,只有在某个环节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企业才具有竞争优势。但对于一个大的集团而言,如果具有资金优势和人才优势,可考虑是否跨界、是否在整个产业链上布局。
范以锦:传统媒体的目前状况很难经受得住风浪的考验,要将传媒业做强做大,打造媒体的旗舰,一是进行资本运营,二是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发展。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迅猛,而主要靠广告过日子的传统媒体经营越来越困难,2012年是特别明显的一年。如果不拓宽发展思路和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西方报纸倒闭潮也许会在国内出现。
王亚非:随着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将逐渐形成,各类“行政垄断”“地域垄断”的政策保护措施将受到抑制,既有市场主体的竞争更加激烈,加之准入门槛的降低使得各类“搅局者”成功“搅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人才、资本、技术等资源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强势企业聚集,“马太效应”将更加明显。
对大型传媒集团而言,跨媒介发展是必由之路。只有跨媒介发展,才能实现内容的充分利用,才能发挥规模优势,才能实现资源整合,这样的传媒企业最有可能首先受益,但只有持续推进资源整合、体制机制创新、人才激励创新等,始终保持对经营风险等各类风险的敏感性,才能赢得持续发展优势。
对具体企业而言,“专业有特色、市场有地位”是更高要求。要在大型传媒集团平台上,始终坚持“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继续塑造、强化企业特色,提升品牌价值,深挖小众市场,怎么写作好小众读者,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本刊记者:新闻出版与广播电影电视行业历来是准入条件较为苛刻的行业,改革后的政府机构向怎么写作型转变,相关企事业是否会获得更多的自主权,有更广的发展空间,有人预测,政府的设限条件、审查行为会逐渐减少,将来,刊号资源可望放宽、报纸期刊可望再扩版、一刊多版的发行和定价有更大的自主空间,广播影视有望实现拍摄与播出同步。对此您有何期待、有何担忧?署局合并之后,对于广播影视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广播影视行业该如何应对?
王亚非:未来,新闻出版广电领域入口将更宽,监管将更严,将进入“宽进严出”的时代。在《国家新闻出版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以下简称“三定”方案)中,明确取消、下放和加强的职责,已表明新闻出版广电业未来管理的方向和重点。“归政府的严管,归市场的松绑”,政府和企业均按照一定的规则运转。
值得期待的是,政府减少以“调控”的名义干预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为后,将会出现如下变化:书号使用总量不受限制,企业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及时、方便、快捷地申领书号;报刊出版形式将放宽;广电频道大大增加、节目大大丰富。传媒企业的设立门槛将逐步降低,将实现传媒企业的设立由审批制向等级制转变,各类资本、技术、人才等相继介入传媒领域。我们的担忧是:客观上,图书品种可能激增,“死书”将大大增加,库存更加严重,粗放增长的情形更加严重;跨界经营的市场主体更多,投资更多,能够进入发行渠道的比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大大增加;地方保护主义更加严重,行政垄断加剧;资本、技术加速市场分化,传统传媒市场遭受进一步摧毁。
主观上,人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不足,危机意识、创新意识不强,故步自封、固守于传统经营模式,没有聚集到足以跨界经营的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对实现跨界经营准备不足,低估政策风险、经营风险、环境风险、消费者习惯转变风险。
范以锦:现在的许多设限条款,对传统媒体不利。国家往往又把传统媒体及其所办网站当做主流媒体,认认真真管起来。不在同一的管理平台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差距越来越大。长此下去,究竟谁才是主流?作为政府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怎样管的理由。管不只是防止出理由,更重要的是怎么扶持发展。所以,不利于发展的条款要废除,有些规定要放宽。比如,广东是传媒大省,竟连自办的新闻学术期刊都没有,不是没有办刊的人,也不是没有办刊单位,而是没有刊号。现在有几个新闻期刊,只能使用内部刊号,或以书号代刊号。
肖东发:这次公布的新闻出版“三定”方案明确,将取消职责20项,涉及出版领域13项、广电领域7项,削减数量为本轮改革六部门之最。其中,仅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就达14项,另有6项下放给社会组织。方向是对的,本就应该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多了自然滋生腐败,很多审批设置重重障碍,搞权钱交易,要花钱写,有的一个书号就要几万,一个刊号就要几十万、上百万。民营出版尤其不易,因“出身不好”,处处受限,很难拿到的“许可证”,阻碍了民营出版业的发展。以“取消举办全国性出版物订货、展销活动审批”和“ 取消在境外展示、展销国内出版物审批”为例,现在搞出版物订货展销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北京近期连续取消了秋季和春季书市,就很说明理由。有人愿意在境外展示展销国内出版物有何不可?有何不好?何况你的出版物全部是国有机构出品。
以前行政审批太多太滥,刊号、书号等等,阻碍了中国的出版繁荣。这次新成立的新闻出版提出“取消调控书号总量的职责。创新书号管理方式,规范书号使用,遏制违规行为”,很好。实际上这么多年来,出版总署书号调控工作一直没做起来,所以品种逐年上升,质量没见到明显提高。
不是不要管理,而是要减少行政管理。行政管理简政放权,可上调下移,上是加强法制管理,下是健全行业管理。这次提出的好多项目都交给相关的协会学会承担是对的,如取消出版物发行员职业技能鉴定职责,工作由相关协会、学会承担; 取消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职责,工作由中国出版协会承担;取消报纸、期刊综合质量评估职责,工作分别由中国报业协会和中国期刊协会承担;取消涉外著作权登记怎么写作职责,工作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承担等等。
政府部门要把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把微观管理转为宏观管理,抓大放小。把精力花在该做的事情上,如致力于推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像新闻法、出版法,国外还有儿童阅读法等。另外还应致力于推进全民阅读,如今满大街都是足疗、洗浴中心,却没几家书店,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不能立于世界之林的。
周百义:新总局设立后,下放或取消了一批审批事项,这说明高层已看出了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简政放权。因为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从现在看,在很多关键环节,目前下放得还很不够。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传媒领域各种限制还十分多。如刊物的申办、改名、扩版,都还十分烦琐,特别是广播电视频道的申办,要求更是严苛。当然,这一切与高层思想解放的程度有关,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有关,作为一个企业的从业者,只能尽力而为。
齐峰:新时期广播影视业应抓住国家推进体制改革、三网融合、转型发展三大机遇,加快实现“六大转型”。
1. 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转型。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和大调研,学习、掌握现代传媒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知识,学习、借鉴现代传媒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树立“现代传媒观念”与“科学发展理念”,加强“全媒体”与“全产业链”的战略意识,树立“危机感”与“紧迫感”,为推进改革与发展打牢思想基础。
2. 体组建国家新闻出版:是整合更要融合(下)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制机制的科学化转型。根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及要求,构建行政依法管理、事业依法运转、企业依法经营三大体系,打造公益性事业、经营性产业两类主体,创新事业、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机制,形成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全面、协调、规范运作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3. 产业结构的多元化转型。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产业的资源、市场优势,巩固和拓展影视、广告、有线网络、新闻出版等传统产业;紧紧抓住数字化、网络化和三网融合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网络电视、IPTV、CMMB、分众电视、车载电视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通过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和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从产业布局、资本结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的全面转型。
4. 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转型。打破行业壁垒,建立文化信息媒介一体化的大市场;打破广电“四级办”格局,建立统一开放、规范竞争的要素市场;健全法律法规,形成以法治业的法制环境。进而加快完成要素资源配置由行业垄断、体制保护的“有形之手”向市场的“无形之手”转型。
5. 行政管理的规范化转型。要适应署局合并后行政管理范围扩大、对象多元的新形势,加强宣传、安全、版权、广告、机构、影视剧、新媒体管理和各项专项治理行动,通过强化怎么写作和改善管理,积极推进行政管理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综合互补的“依法行政、综合管理、综合怎么写作”转变。
6. 人才团队的专业化转型。通过制定人才建设规划、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加强政治业务培训,采取自主培养、送出深造、有条件引进、交流合作等多种办法,建设高素质的宣传团队、技术团队、经营团队和行政管理团队,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本刊记者:近年来,图书、报纸、广播、影视均遭遇互联网及移动媒体的冲击。自2008年以来,中国报业连续出现发行量下滑的态势,而互联网产业却取得了惊人业绩。论广告收入,互联网已成为第二大媒体;论利润,其已成为第一大媒体。2012年,百度公司的利润超过整个中国报业的利润,腾讯公司的利润远超央视的利润。就目前新技术、新媒体发展看,国家新闻出版是否与相关部门仍有职能交叉现象,如与在互联网业务的权限交叉等,在行业发展上,目前的机构改革仍有不科学、不合理之处,您认为机构改革还有哪些可能趋势?
海飞:新总局的成立,为我国推行更大规模的文化大部制改革提供了可行的、实实在在的探索基础。新总局的成立,有利于“拆除”大文化系统及大文化行业中人为的、不必要的文化壁垒,有利于营造新的文化发展环境。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只是整个大文化系统的一部分,是偏重文化传播的一部分。现今管辖的戏曲、歌舞、美术等传统文化板块,借助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网络文化板块,与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有着本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政府机构改革和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改革的“加法”,还可以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范以锦:机构改革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出现许多新情况、新理由,管理的机构、管理的模式和策略会不断变化。改革创新不可能一下到位,须循序渐进。从目前来看,先将新闻出版与广电合并,比较容易达到预期目标。这两个部门长期以来管理的是传统的产品,有相通之处,先合并探索,积累经验之后再扩展到新媒体相关的领域。王亚非: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相匹配”等诸多目标、使命相比,新闻出版的设立,只是第一步。“改革尚未完成”,还得继续“赶考”。要在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激烈的国际文化交锋、不可抗拒的国际文化交融中占据主体地位,显著增强中华文化的话语权,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仍组建国家新闻出版:是整合更要融合(下)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待继续推进。
当前,新闻出版与、等部门在三网融合理由、互联网管理、文化市场环境管理、文化安全等理由上,存在一定的职责权限交叉。未来有可能出现与新闻出版合并,强化文化领域大部委管理体制;等有关部委职责中相关文化内容安全的职责部分,归并至大委。将实现内容的创作与生产、传播与消费、线上与线下、传统与新型的全面覆盖,监管领域覆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广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演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产品进出口、版权贸易等。与之相应,有关文化安全器材的生产、销售、进出口、许诺销售、进出口承诺等,将由其他机构如、工商总局、海关等管理。大部合并,即要合并功能重叠部分,除引导外,要提高效率、增进效益。否则,徒具形式,实际效果难以反映,与初衷南辕北辙。
机构调整中,政府要“机构一盘棋”,不能简单地做“加减法”,要认真厘清职责权限、理顺隶属关系,尽力减少管理“交叉”与“空位”,实现在管理与怎么写作中既不“越位”又不“缺位”,为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刊记者:国家崛起与传媒发展是相互推动的,就全球范围看,我国新闻媒体在很大程度上还偏居一隅,与国际主流媒体相比,还处在边缘地带,新总局的成立,为建立全球化的网络传播渠道提供了可能,当然,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传媒集团、赢得国际舆论话语权不能仅靠渠道,但至少有了基础。
肖东发:评估中国在多大范围影响世界,一个分析角度,就是看中国的文化产品在世界范围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外国消费者对中国文化产品的依恋程度。今天,如何让拥有“五千年文化资源”的中华文化全面、深入走向海外市场,扭转文化逆差,成为亟须解决的课题。
我国的文化产品,包括电影电视和各类出版物在内,对整个人类文化的辐射与影响程度还比较薄弱。想要真正“走出去”,实现出版繁荣,必须通过出版创新。
说起出版物的数量,我们似乎名列前茅,每年有近40万种图书,其中有多少有价值、有内容、有新意的精品呢?实际情况是大半是平庸之作和文(下转第13页)(上接第9页)化垃圾。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编多著少。书商雇人搜集抄袭数据编书的行为被称为“攒书”,业内专家认为这是当代出版界一大公害,破坏了中国的出版形象,影响了原创热情,应该大家共同抵制。
让中国文化得以“继往开来”,传承,创新,传播——这是新闻出版广电业的灵魂、命脉和首要使命,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厚积薄发和绵长恒久的根基所在。
海飞:新总局的成立,有利于打造我国面向国际的文化品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一方面,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拥有举世闻名的灿烂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我国又缺乏美国好莱坞、迪士尼这样的体现现代文明的文化品牌。新总局的成立,增强了我们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能力、办实事和干大事的能力,在一定作用上打通了现代文化创新的主轴,提供了打造新的文化品牌的天地。
世界上变是永恒的。衷心地期盼我国新闻出版传媒业和文化建设的新发展、新繁荣。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