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音乐 >> 中国音乐史 >对于让语文教学焕发艺术美光彩

对于让语文教学焕发艺术美光彩

收藏本文 2024-01-18 点赞:30939 浏览:14350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综合艺术”,语文教学艺术有一种朦胧美,教师应刻意去创造这种艺术,让学生去感受语文的蕴藉之美,品赏语文的探求之味,享受语文的发现之乐。

一、心驰神往朦胧美

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如丝丝春雨润物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永远给学生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入情入境地朗读指导外,还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略文章流露出的“朦胧美”,体味文本中蕴涵的那一番别样的美。如教学《瀑布》一课,我主要采用配乐朗读法,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氛围中,辅以抑扬顿挫的有感情地吟诵,时而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丽,时而感受到瀑布的飘渺、朦胧,创设了一种充满朦胧的意境美。孩子们闭目遐想,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痴如醉。例如在教学“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一句时,我说到:“这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学生们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有位学生这样描述:“一阵阵微风吹来,吹散了珍珠帘,飞沫慢慢上升、飘舞,漫天浮游,如同轻烟;又渐渐扩散、弥漫,一切若隐若现,好似薄雾;再过会儿,终于化作尘埃,纷纷飘落……”我惊喜地说到:“好聪明的孩子啊!你描绘了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色呀!下面请全班同学带着这种想象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吧!”通过这样的想象,这样的朗读,孩子们得到了美的享受、美的陶冶,从而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自得其情感意境

语文教学过程中常存有一些不确定的、不精确、亦此亦彼的事物和现象。我们可运用“诗无达诂”古代艺术欣赏中的这一美学法则来进行,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抛开课文内容繁琐的讲解分析,直接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审美领域,学会用心灵去体味,去感悟,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意象和境界。
比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最后一自然段。不要逐词逐句的讲解,而是以读代讲,变着法儿让学生多多朗读,读出课文的形象,读出课文的意境,读出异国的情调。在那里,有船有人,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在读中,学生静静地、渐渐地进入了美好的意境。威尼斯到底是怎样的呢?老师不必做解释,只让全班同学由着性子自己去想象,去补充……让学生在读中用心灵去体味、感受,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进入异国风情的意境。学生在这样一种幽静美好的情境中,用心用情地去咀嚼、揣摩文本,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反复领悟,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感受境界,从而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隐藏在作品中丰富含蓄的意境美。

三、巧留空白成妙境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材应该为师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这种空间,我们称之为“留白”。所谓“留白”,是指作品未明确展示的部分,即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如音乐中的“休止符”,国画中“计白当黑”的审美表现手法,诗文中的“无言之境”……都是对“留白”艺术的巧妙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可借鉴这种留白艺术手法,在教学的紧要处,或标题、或难点、或场面、或标点、或插图……有意留下一处空白。利用好这一空白,做到实处含虚,虚处探实。让学生去想象玩味,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如教《穷人》一文,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后惊恐不安的心理描写连用的七个省略号,用得十分精妙。它表明了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矛盾复杂,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使得桑娜这样一位贫苦平凡的农家妇人的形象变得立体丰满起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细体味这七处省略号,有助于学生感悟人物的高尚品质。通过揣摩桑娜复杂的心理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更激起了学生对桑娜今后命运的关心。再如教《将相和》负荆请罪,也可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从图中的人物外表,从动作到语言去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补充情节的空白,从而丰富画面的形象。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运用留白艺术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探究的乐趣,创新的乐趣,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巧妙境界。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地巧用留白,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合乎新课改精神,是一种行之有效,并具操作性的语文教学策略。

四、不似似之创新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有时虚实相映,相得益彰。“不似似之”是一种模糊艺术表现手法,具有亦此并彼的不确定性,懵懂间即具有一种模糊美的审美境界。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创造不似似之的模糊审美境界,那么教学便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索溪峪的“野”》一文,作者写:“索溪峪的山是一种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在这里,索溪峪的山究竟有多美,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如果仅仅凭借课文的描述,还不足于体会它的美。于是教学中,我便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艺术再创造,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放飞,纷纷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审美标准去琢磨、体会,勾勒出一幅幅充满个性美的画面,索溪峪野性的美在课堂中肆意地流淌着,课堂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然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课文,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领悟了索溪峪返朴归真的自然野性让语文教学焕发艺术美的光彩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美,读出自己的体验,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通过教学,我也深有体会:当学生处于“不似似之”的审美境界,便无形中提升了艺术的鉴赏力和创造力。
(责任编辑:左小文)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