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哲学 >> 中国哲学 >化学学科中哲学思想

化学学科中哲学思想

收藏本文 2024-03-22 点赞:4338 浏览:1555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哲学是关于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它为具体科学包括化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正确地思维策略和理论指导。化学科学及其发展是辩证的、唯物的。从哲学的角度深思化学理由不仅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本文重点以有机化学学科的内容发展为例,应用自然辩证法的原理及其策略,说明了在该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无不渗透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化学;辩证;哲学
0 前言
自从有人类以来, 化学知识就处于不断积累过程, 但在各个历史阶段, 其发展状况也不一样,史前时期人类掌握了对火的运用是人类开始化学实践活动的起点,化学史界普遍认为“金丹术”是“化学的萌芽”[1]。1824 年, 德国有机化学家维勒(F. Woh ler) 首先从无机物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尿素的合成, 突破了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之间的绝对界限,为有机合成开辟了广阔的道路。20世纪以来, 化学迈入了现代化学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的化学开始由宏观领域进入到微观领域, 把宏观的理论研究和微观的理论研究结合起来, 更深刻地揭示了化学现象的本质[2]。

1 哲学原理在化学科学中的体现

化学是研究世界的某一个方面,所揭示的化学规律只适用于一定特殊的学科范围,但在研究哲学的理由上也有重大作用,而哲学是在概括包含化学在内的具体科学成果、特殊规律的基础上所揭示的普遍的规律和原则[3]。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曾经推动了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而今也在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新发展作出贡献。而哲学也正深刻影响着包括化学在内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必须运用理论思维,一切理论思维过程,不管从事理论思维的科学家们是否愿意承认,都要受到他们的世界观、认识论和策略论的影响[4]。

1.1 量变和质变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质的变化。恩格斯说:“化学可以说是研究物体由于量的成分的变化而发生质变的科学。”例如,有机化学中烃类物质的熔沸点生动体现了这一规律。实验测定表明,在烃的各类同系物中,当碳数为4个以下时,通常为气态物质,碳数为5-16时为液态,当碳数超过16时,通常为固体。可见,随着碳原子数增加,各类烃的同系物的熔沸点也递增,但在一定范围内状态一致,当其累计到一定数目时,其状态出现质的转变。量变引起质变的另一种形式是,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组成相同,都是C2H6O,但由于它们的结构不同,性质就截然不同,乙醇常温下为液体,易溶于水,能与金属Na反应生成H2 和NaOH,二甲醚常温下为气体,难溶于水,不能与金属 Na 反应。可见构成事物的成分排列组合不同,也会引起质变 。

1.2 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对立和统一的两个方面。起初原子一直被认为是不可以再分的,但居里夫人于1896年发现了放射性元素后,给了英国的化学家卢瑟福灵感,通过后来多次的a粒子散射实验,终于提出了原子模型,解释了原子的内部结构,在后来的多次实验中逐步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否定了影响化学发展的原子不可分的理论,由此化学理论出现了较为重大的发展。再如分子轨道理论超越了价健理论,克服了价健理论的局限性,更好地解释了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由此奠定了有机分子结构的理论基础。

1.3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联系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作为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虽有一千多万种有机化合物,但归纳起来却极易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脂肪烃可以在光照条件下被卤素氧化成卤代烃;而卤带烃在碱性条件下脱水生成醇;醇又可以氧化成醛;醛氧化生成羧酸;羧酸去羧基得到酰化物。反过来,酰化物水解为羧酸;羧酸可以还原为醛;醛又可以还原为纯;醇在卤化磷作用下可生成卤代烃;卤代烃经还原又得到了脂肪烃。在有机化合物中,有很多物质的分子结构中都存在多个官能团,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果糖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羰基而不含醛基,但由于羰基受到相邻碳原子上羟基的影响,在碱性环境下会使羰基变得活泼起来,使之异构化为醛基,从而果糖也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班氏试剂反应生成红色氧化亚铜。苯的消化反应,苯在浓硫酸, 浓硝酸作用下只能生成含有一个硝基的硝基苯;当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成为苯酚,由于羟基的影响,与羟基相邻的碳原子和对为碳原子变得活泼。当它与浓硫酸, 浓硝酸作用时即可生成含三个硝基的三硝基苯。说明物质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1.4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反映事物矛盾的共同本质,具有广泛性和统一性,而矛盾的特殊性则反映各种事物矛盾的不同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差别性。某一类或几类有机物的通性,分子的通式等就是矛盾的共性,而某类或某种有机化合物的特殊性质就是矛盾的个性。比如卤素的单质均能与氢气、非金属、金属、碱、水等反应,因为卤素的原子最外层都有七个电子,容易得电子,呈现出较活泼的非金属性,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是它们与之反应的条件和快慢是截然不同的,氟与氢气在阴暗处就可发生爆炸反应,氯单质与氢气在光照时发生爆炸反应,溴单质与氢气反应和碘与氢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反应。因为卤素从上到下,其电子的层数逐渐增大,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给出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因此它们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阴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烯烃与炔烃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都能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都能与溴水、氯化氢、氢气、水等起加成反应,这表现出它们的共性即矛盾的普遍性;而烯烃能起加聚反应而炔烃却不能,体现出它们的个性即矛盾的特殊性。
2 结语
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运用哲学原理不仅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更好地发展辩证思维能力[5]。许多科学家都十分重视哲学的理论思维,自觉地深思世界观、策略论的理由。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实践,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体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到整体。当今,与其它学科高度交叉、渗透、融合,注重微观与宏观、层次结构与功能结构、静态与动态、系统与环境的辩证统

一、探索复杂性,已经成为化学科学发展的总趋势。

【参考文献】
[1]黄素珍.浅谈有机化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9).
[2]倪静安,张墨英.辩证的唯物的化学科学(上)[J].化工高等教育,2004(3).
[3]燕平,常瑞生.化学理论与哲学[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第26卷第4期。
[4]黄秀山,袁瑛.有机化学的哲学思想[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2)Vol.6 No.1.
[5]贾淑荣,赵颖莉,段卫东.哲学原理在化学课中的应用[J].化学学科中的哲学思想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卫生职业教育,2003(9).
[责任编辑:王静]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