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职教班主任 >简谈对幼儿主体性教育初步

简谈对幼儿主体性教育初步

收藏本文 2024-03-03 点赞:17975 浏览:8099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当前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幼儿主体性缺失的现象。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实施幼儿主体性教育的关键。建构能充分发展幼儿主体性的教育教学是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
【关键词】
学前教育;幼儿主体性教育;教育资源

一、观察分析幼儿,把握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据此提出适当的发展目标

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把眼光放在了解幼儿已经达到的水平和预测可能达到的水平,帮助幼儿明确它可能并应该达到的水平,使教学活动既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将对幼儿主体性教育的初步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从而表现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地与客体交互作用,实现“形成矛盾——解决矛盾——获得发展”。
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与潜在能力是具有差异性的,因人而异地提出发展目标、因人而异地使用教育手段是对因材施教的全面理解。有位小朋友每次画画都迟迟不肯下笔,拿着画笔愁眉苦脸地说:“我不会画”,即使画了,也是画不了几笔,就对老师说画完了。这时,教师并没有向他提出较高的绘画要求,而是有意识地把他的画一幅幅进行了收集,找出较好的一幅,很认真地进行了装饰并贴在班上的“欣赏角”里,这是这位小朋友的作品第一次受到关注。令人感慨地是,自此以后,这位小朋友爱上了画画,且每天都要画一幅画送给老师。可见这一切,是建立在对幼儿全面了解与理解的基础之上。这种了解和理解要求教师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观察世界,敏于理解幼儿的心灵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幼儿着想。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相对于成人而言是不成熟的,他们的心理感受与心理需求也迥异于成人,因而必须站在幼儿的角度审视成人社会所提出的教育要求是否切实可行,寻找社会的教育要求与幼儿兴趣、需要及发展水平的结合点,这也是幼儿教师的首要任务。

二、要利用所有的教育资源,运用教学艺术,使教育内容内化到幼儿身上

凡能推动人的身心发展的事物均可看作是教育资源。有形、静态的,如教材、玩具、教师布置是教育资源;无形、动态的,如教学气氛、师生关系、同伴交往、规则秩序、文化背景等也是教育资源。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处于前运算思维水平,儿童从其自身的活动及对活动的协调中,在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运算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对幼儿的教育应以“活动”为主,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应有目的、系统地组织与呈现学习材料,创设理由的情景,让幼儿的学习融入其能力与需求之间矛盾冲突的解决过程中: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理由,协助他找出解决理由的策略,使幼儿通过理由的提出和解决,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形成解决理由的能力,从而推动创造性的发展。一次户外活动,祥祥小朋友跑来告诉老师:“老师,尽管我很小心,但是我的飞机在降落时还是散开了,真烦人。”老师:“是挺烦人的,你看,晨晨他们也正在为此事发愁,这样吧,我们去找他们来商量解决的办法,好吗?”孩子们聚在一起,讨论了半天,也弄不出个好主意,这时,老师提示:“我们到百宝箱找找,看有什麽办法可以帮助解决?”于是,孩子们又集中到百宝箱旁,琳琅满目的材料很快打开了幼儿的思路,一阵忙活后,他们终于大功告成了。飞机进行了数次试飞后不再散架,“嗨,我们成功了!”孩子们欢呼雀跃,老师报以赞赏的微笑。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巧妙地运用材料去暗示幼儿,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解决难题,而且幼儿协作解决理由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情感的投入是教师行为最有效的催化剂,教师要充分信任幼儿,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幼儿,尊重幼儿的个人经验,重视他们的情感和意见,创设一种推动学习的真诚、关心、理解的氛围,让幼儿在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中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愉快地体验,自觉地行动。例如:在一次《车》的自主性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选用了不同的策略来表示自己对车的认识。有一幼儿用一些图形材料粘了一辆“车”,别的小朋友都说他的“车”不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把车藏了起来。我拿了一只“小猴”笑着对他点点头说:“这只小猴想坐你设计的漂亮的小车可以吗?”这位小朋友立即把车摆在了桌子上,我并没有简单地对他的“车”下结论,而是用惊奇的眼光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它的“车”与别的车有什麽不同?并请他给大家讲一讲自己的想法,我对他的“独特”的想法给予了肯定,在我的鼓励下,这位幼儿在后来的活动中,表现得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对师幼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以改善教育教学活动

评价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评价来不断反思、解决教育中出现的理由,开展更适合幼儿的教育。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活动。例如:在一次美术教学活动中,有一小朋友在用水粉画《花》时,随意地涂画了一会之后,发现把水粉笔倒过来用笔杆在涂了色的地方画,也会有好看的花纹。教师看到了走过来轻声说道:“带花纹的花很好看啊!”孩子高兴地说:“这朵花穿着带花纹的衣服”。说完,拿着笔更加认真地想着、画着……教师通过敏锐的观察、果断的判断,适时地给予评价,使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教师就是要努力使幼儿教育与评价所产生的氛围成为推动幼儿主体性发展的积极因素。
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应注意长期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和大量记录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全面评价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社会性发展的水平,详细分析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力活动特点,如幼儿是如何深思、提问、分析和创造等。教师分析原始记录,准确把握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为因材施教提供大量具体、真实、可用的信息,进而针对性地施以教育,推动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以上,只是对幼儿主体性教育的初步探讨,在教育和生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加强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尽可能挖掘每个幼儿的潜能,更好地承担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雷红云.对幼儿主体性教育的若干深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4,(5)
[3]浙江台州市幼儿发展评价课题组.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幼儿教育,200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