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 质量管理 >分析以人为本高校教育教学管理

分析以人为本高校教育教学管理

收藏本文 2024-01-14 点赞:3345 浏览:793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通过对以人为本管理理论内涵的探讨,在分析以人为本管理对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性基础上,指出高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强化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是增强高等教育的活力和竞争力,是实现管理现代化最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管理;高等教育

1. 高等教育管理下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内涵

要理解以人为本的管理,就要理解以人为本管理的内涵。对高等学校来说,以人为本,就要以学生为本。在高校的学生基本上具有成熟的自我制约能力,所以在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对话,学会倾听来自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学生的观点和需求,支持学生的表达和行动;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发挥他们的钻研优势,主动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教师更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行、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理、学生的状态和学生的诉求。创造出尊师、爱生的公平、公正开放的和谐的新型校园文化环境。
对教师而言,要以尊重、激励、关爱为前提,为每个教师才能的发挥创造条件,积极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难题,努力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真正给教师以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创业的空间。要坚定不移地把教师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理由,建立健全公正、透明的管理机制,优质、高效的工作机制,努力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
现代高校以学生为本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在教育中的学生应当视为创业者来看待,而不仅仅是将他们看作一种来来回回的过路者,因此,从严格作用上讲,以学生为本之中的“本”实际上是一种哲学作用上的“本位”、“根本”、“目的”之意,它是一种从哲学作用上产生的对现代高等教育管理本质的新认识。

2. 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教管理理念

作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是高教管理的主体,又是高教管理的客体。对人的管理始终是高教管理的核心理由,是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效率的关键。在高教管理实践过程中,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从来都不会被动、消极地接受来自高教管理主体发出的各种信息、制约指令的。因此,高教管理只有从人出发,在充分研究人、了解人,充分满足人的合理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保障教学机制的正常运转,使高教管理达到预期目标和收效。

(一)构建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为主体的理念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一流的人才队伍是实现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社会怎么写作的根本。把以人为本理念运用到高教管理中,就是要确立教师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认为,教师是完成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劳动者,是学校实现管理目标、推动教育事业的创新与发展的主要力量。此外,还包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息息相关,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的发展是前提,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就是要使教师在学历、职称、工作和学习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高等教育管理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学习和教学科研环境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才能有学校的良性循环,推动学校可持续性发展。同样,也只有教师群体的发展,高校教学、科研以及怎么写作社会的“质”的提高才有了可持续的保障,教师积极性的提高也可以推动学校良好氛围形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塑学生理想,实现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构建以育人为本、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体现到高校的学生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学校的各项工作中突显出来,着力构建“教学、科研、管理、怎么写作、环境”五育人的工作体系,按照学生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成才的需要,配置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元素,为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更为优良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教育平台。现代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在于使学生在高校这种特殊的文化氛围内学习各种知识,感受历史积淀而成的大学文化,将之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也从教育对象转变为教育怎么写作对象。

3. 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的实现途径

教育管理不仅要强调“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突出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更要实现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完成被管理者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管理目标。这是学校教育管理“既教又管”这一特征的直接显现。因此教育管理的理念应该是充分人性化的,应依托于以人为本这个根本出发点来探求和构建现代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新途径。
首先,创建研究型学习的学校。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其素质和能力对于学校的存活和发展至关重要。以人为本管理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实施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是开发人才潜力的重要手段。学习是教育的目的,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学习是开创未来的宏大途径,作为行为主体的学生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知识,才能不断促使其隐性和显性行为方式发生转变,创新离不开学习。创新发展需要的实现,必须以人的创造能力的提升为前提。高校要建立鼓励创新的文化和一个能加速学习、开发创新培养人才和流程的系统,培养学生学会自我深思,增强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会使用创新工具,全面提高素质,促使师生不断成长和进步,同时也要注重学校中群体甚至整个师生的学习。
其次,转变教育管理理念。观念决定思维策略,思维策略主导着工作思路,工作思路直接决定着工作绩效。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管理观念严重影响到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构建和实施。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把计划经济时代下的教育管理观念转变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管理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中管理便意味着“威胁、监督、命令、禁止、惩罚、权威和爱”的思想。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要求现代教育管理应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和以怎么写作为本三者相互结合的层面。彻底清除陈旧、老化、落后的教育管理观念,从而树立以学生为本,依法治校的教育管理理念。
第三,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当代高校教学管理的主导方式是激励。就是激发教师的动机,诱导教师的行为,发挥教师的内在潜力,其根本目的就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保证学校培养人才建设一直处于最佳状态。因此,激励的过程就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的过程。
激励是全方位的,不仅有物质形态的还有精神形态的,单纯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都不能解决学校动力不足的理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符合本校高等教育特点的物质激励机制,又要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建立起符合国情和本高校实际的精神激励机制。
总之,要全面构建和实施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只有把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突显怎么写作职能,提高管理者素质等几方面强力推进,才能逐步构建和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归根结底,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既是对教育本源的回归,更是当今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之必需。
参考文献
[1] 陈颢,非理性管理:现代学校管理的新趋向[J],教学与管理,2001(2)
[2] 康翠萍,教育管理的归属与定位之我见[J],上海教育科研,2001(1)
[3] 张今声,论人本管理[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1)
[4] 朱祖伟,“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之我见[J].中国培训,2003(8).
[5]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 刘爱莲,吴远编著,高等教育管理[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