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 质量管理 >德育管理中辩证法

德育管理中辩证法

收藏本文 2024-03-24 点赞:22378 浏览:10463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原理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可以说是进入了整个基础教育中最为特殊、最为敏感的阶段。客观实践证明,大多数进入高三阶段的学生心态情绪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敏感甚至恐慌。高三德育工作者尤其要注意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特殊现象,明察秋毫,才会发现现象之后的本质理由。2013届高三在一模考试后,我发现我班很多同学互写毕业留言。我翻开一本留言册,上面有一栏人生理想让我大吃一惊。这位同学的人生理想是“大吃、大喝、大赌”,而大多数同学的理想都是考取某某大学。言为心声,现实的花花世界时刻影响着高中生的世界观,一个平时默默无闻而极有可能考取重点本科的学生怎么会写出如此低级德育管理中的辩证法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的人生理想?我先找他谈心,他向我倾诉一模之后感觉自己状态很差,做题错误率很高,心情不好。我又调查其他同学的学习目前状况,也有类似的情况。凭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判断这是他们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后来我决定开一次主题班会,班会主题就是“怎样走出高原现象”。很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表示一模考试之后仍要夯实基础,注意答题规范,提高解题能力,不能好高骛远。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端正了学习态度,树立了学习目标。高三德育工作者一定要细心、心细,透过现象看出理由的本质,从而进一步认识更加深刻的本质。

二、全面看理由的原理

学生在高中阶段,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一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干劲十足,全力冲刺高考;另一部分后进生感到前途渺茫,悲观失望。于是成绩好的愈来愈好,成绩差的愈来愈差。这不符合我校的教育宗旨: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所以,在高中阶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目标教育在高中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事业,奋斗的方向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将是他们保持学习热情的原动力。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张目标激励卡。卡上面的内容是:姓名、班级、我最喜爱的一句格言、我最理想的大学。我们把高中阶段几次重要的考试目标都写上去了,比如高三时一模目标、二模目标、高考目标。
为了高考的大目标,我们把它分成了几个小目标,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同时在实施目标中,要注重过程管理,及时帮助学生微调当初制定的目标,让高三学生懂得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要站在人生的角度全面看待高考,才不会有过分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各个阶段的考试小目标又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防止一次考试失败就一蹶不振。高三阶段有个特殊的有趣现象,学生平时的测试成绩往往呈波浪式前进,一高一低,一低一高,这完全属于正常现象。全面看理由,可以使高三学生有个平静的心态备考,也使高三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内因和外因的原理

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是该事物同其它事物之间,或事物同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理由,所以对于高中学生,我们教师依然要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唤醒他们的生命潜能,从而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采用单一的教育方式,习惯于灌输,而学生习惯于盲从;教师习惯于从长者的角度,把学生看成不懂事的孩子,一味地去说服学生,让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而学生却很少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根据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我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高三学生会自尊、自信、自强、自律,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工作和社会生活,自觉遵守校纪校规,有义务感和责任感,而且主体意识愈强,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愈大,对自身的要求也愈高,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

四、具体理由具体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四星级高中,近几年高考成绩一直很好。好的高考成绩是同学校严格科学的管理分不开的。一位著名管理学家曾经说过:“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理由,归结到一点都是一个管理的理由。”实际上,学校教学中的一切理由,归结到一点也是管理理由。学校在比较高的平台上发展,校规校纪也比较严。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引导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面对特殊情况,也不能搞“一刀切”,这样才能显示德育工作者的一种人性化管理。例如我校严禁学生带手机、小灵通进校。这一条纪律很严,我们班主任还不定期检查。在一次例行检查中,我发现我班女生宿舍谈琴同学的桌子上有一部手机,她平时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什么带手机进宿舍?我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当时我就把手机交到政教处,那么在临近高考之时她将受到学校的处分,这对她的前途影响很大。我决定先了解情况,再做冷处理。晚自习下课,我约她来办公室,她告诉我高二时她父母就下岗了,高三时她父母到山东某电缆经营部打工,为她准备高考学费,家中还有一个多病的奶奶,她用手机向她父母报告她奶奶的身体状况。面对如此懂事的学生,我还能说什么?这件事,我没有报告政教处,不过面对学校的纪律,我和她有个约定,今后她可以直接用我的手机打电话,通话时我回避,但她的手机今后不能再用了。今年高考,谈琴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南京理工大学。
反思这一事件,如果我倡议学校处分她,那么后果又将如何呢?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中德育工作者,以人为本,有的放矢地实施有效德育,巧妙运用辩证法,帮助学生完成基础学习的最后一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