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音乐 >> 作曲 >关于威廉·布莱克两首短诗《扫烟囱孩子》中艺术特色

关于威廉·布莱克两首短诗《扫烟囱孩子》中艺术特色

收藏本文 2024-04-13 点赞:7759 浏览:242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是英国诗歌史上成就巨大、影响深远的诗人,本文主要介绍了他的两首同名短诗《扫烟囱的孩子》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纯真;深刻;简单;复杂
1 引言
威廉·布莱克(1757-1827)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文学巨匠,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他的著作有诗集《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 1789)和《经验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 1794)。本文着重介绍了分别选自这两部诗集中的同名短诗《扫烟囱的孩子》(The Chimney Sweeper),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出布莱克从纯真转向深刻的创作轨迹和诗歌表现手法上的独特性。

2 从纯真到深刻:诗人世界观的飞跃。

在《扫烟囱的孩子一》(天真之歌,1789)一诗中,他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扫烟囱孩子的不幸遭遇。全诗共十六行,六个诗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前三个诗节组成,真实再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人家孩子悲惨与凄苦的经历。第二部分由后三节组成,充满了欢快乐观的情调和对上帝万能的信念,描述孩子们虽苦却对前景充满希望,等待慈父般上帝的救助与庇护。此诗写了两个扫烟囱的孩子,第一个扫烟囱的孩子是自叙。在诗的第一节中,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语气,孩童般稚嫩地声音讲述了“我”的不幸遭遇:幼年丧母,迫于贫穷,在当时还不太喊得清“扫烟囱、扫烟囱”的年龄就被父亲所卖,小小年纪便成了“扫烟囱者”。“我”白天为人清扫烟囱,夜晚则睡在煤屑堆里。按照当时的习惯,扫烟囱的孩子沿街高呼“weep, weep”意即“sweep, sweep”,以便有人听到后会雇佣他去扫烟囱。这是一个极凄惨的声音,在听觉上,又与weep(哭泣)威廉·布莱克两首短诗《扫烟囱的孩子》中的艺术特色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同音,极易与读者的心灵产生共鸣。在诗的第二、三节中,第二个扫烟囱的孩子是通过“我”的自叙讲述的Tom Dacre,他因为头发全被剃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所以心里很悲痛。“我”劝慰他,头发剃掉,煤屑就不会钻进头发里,“我”劝慰他的结果是,Tom深夜终于入睡,却梦见千千万万扫烟囱的孩子“全都被锁进黑棺材里”。从第四节开始,诗人笔锋突然一转,引领读者随着汤姆的梦想和手拿金钥匙的天使,走出阴暗恐怖的地狱,进入遍洒阳光、充满欢乐的理想世界。在这里,“他们一边跳、一边笑着跑过草坪,到河里洗澡,在亮晶晶的阳光下沐浴”。梦醒之后,尽管凌晨的天气依然很冷,可是汤姆的心里却充满了“快乐和温暖”,因为天使告诫他“只要你做个好孩子,上帝会做你的父亲,你永远快乐。”
诗中写的小孩子扫烟囱在当时是常见的现象,穷苦人无法养活孩子,就将他们租借给扫烟囱的领班(master-sweep),这便等于将孩子卖为奴隶。当时烟囱还算大,儿童钻得进去,但从上向下爬进去后里面可能很窄,容易卡进去;而且,如果爬入生火未息的烟囱,那就极其危险。扫烟囱的孩子尽管命运悲惨、处境凄苦,但是由于天使的慈爱和怜悯,以及上帝会做乖孩子的慈父的诺言,使他具有一种敢于面对苦难的天真信念,这毕竟只是善意的想象和幻觉,是一个处于天真心境的梦幻般的纯真世界。在这首诗里,诗人流露出对受苦受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孩子们的同情,但对社会不公的揭露是含蓄的、不占主导地位的。在画龙点睛之比的末行布莱克不忘告诫人们“各尽本分,就不怕灾难”。这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改良的幼稚幻想和保守思想:反对斗争,反对革命,告诫人们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忍耐,因为上帝会解决现实社会的一切矛盾和理由。
法国主义革命的爆发对布莱克的思想有巨大的影响,革命使他更加清楚地理解人民的痛苦并更进一步认识到社会的黑暗。《扫烟囱的孩子二》(经验之歌,1794)全诗不过十二行,语言简洁凝练,而内容却丰富深刻,描绘出了经验状态中邪恶与罪恶的具体画面。在这首诗里,诗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万能的、仁慈的上帝不仅不能搭救扫烟囱的孩子,而且同教士、国王同流合污,把自己的天堂建立在人们的痛苦之上。穷孩子爬进烟囱去扫烟灰,不只弄得满脸全是煤灰,且多数烟囱很小,身体挤在里面还要用手去扫刮煤灰,弄不好可能窒息而死。如果烟囱刚熄火,更有烫伤皮肤的危险。这些年纪很小、身体瘦弱的孩子扫完烟囱,爬出出口时,还要大叫一声“weep!”(扫烟囱!)这种惨不忍睹的情景,这凄厉的叫声强烈地震撼了诗人,从而写下了这首诗。该诗一开始,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在雪地里瑟瑟发抖,不停地用悲哀的语调喊着“扫烟囱,扫烟囱”,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真实地再现了扫烟囱孩子的苦难的画面。第一行诗中“black”和“snow”黑白分明,直接冲击读者的视觉。第二行中连着四个“weep,weep,weep,weep”直接冲击读者的听觉。接着诗人别出心裁,采用想象的问答对话形式,达到一箭双雕之功效:其一,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亲耳聆听孩子的哭诉;其二,借儿童之口道出现实之残酷、生活之悲苦:“他们就把我拿晦气的黑衣裳一罩,他们还教我唱会了悲伤的曲调”。在诗的最后一节,诗人将宗教和政治压迫放在一起,用其悲愤的笔谴责国王和教士的天堂是无数扫烟囱的孩子们的痛苦所构筑的:“因为我显得快活,还唱歌、跳舞,他们就以为并未把我害苦,就跑去赞美上帝和国王,他们用我们的苦难建成了天堂。”
这首诗的本身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对照:当孩子在烟囱里哭喊时,他的父母倒去教堂感谢上帝;孩子小时候在野地里玩得快乐,父母却让他穿上黑衣裳去扫烟囱;孩子在五月节里在街上跳舞唱歌,以期得到一点施舍,父母还以为他没有受到损害。诗人用最简单的语言,平铺直叙,然而口气里充满了嘲讽;这种嘲讽主要靠形象与情景的对比而加强,其力量大过了正面的谴责。
3 小结
从这两首同名诗的内容和精神,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扫烟囱的孩子一》到《扫烟囱的孩子二》,布莱克走过了一段思想巨变和认识不断深化的道路:在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下,从幻想理想世界的欢乐到勇敢面对冷酷的现实,不再局限于看事物的表象,而要指出现实世界的真面目,去探讨产生贫困、存在苦难的社会根源,反映了诗人的创作思想从孩子般的天真状态走向成人经验的苦涩历程。
参考文献:
[1] 罗良功.英诗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5.
[2] 王佐良.《英国文学名篇选读》,商务出版社,1983:618.
[3] 张炽恒.布莱克---现代主义的预言者[J],1989(04):10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