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证券投资 >简论中国经济转型期市场自由化反思

简论中国经济转型期市场自由化反思

收藏本文 2024-03-08 点赞:4165 浏览:1084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市场自由化为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然而,新时期以来,自由市场理论渐渐暴露出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顽疾,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直接转变了人们对政府干预的认识。文章结合两种不同模式下经济体的发展状况,论证盲目推进市场自由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提出要实现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就必须实现市场自由化和政府干预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经济转型;自由市场;政府干预;效率
[]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7-0034-04
20世纪中期开始,世界经济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虽然各发展中国家选择的道路不尽相同,但都普遍认同亚当·斯密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模式:一种是俄罗斯、拉美等选择的“休克疗法”,即以美国自由市场经济为蓝本,主张经济自由,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将经济决策留给市场机制去完成;另一种是中国所选的双轨制,渐进地推进市场经济转型(H·黑尔、S·托伯,199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模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将中国经济带入一个增速持续下降的周期,制止衰退成为市场面对的最突出理由。在促发展的关键时刻,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华尔街日报》等发表的《2012年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出炉,中国的经济自由度水平位列第138位(Heritage Foundation,2012)。这和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位的巨大落差引起了经济学界的热议,故有必要去探寻经济自由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自由市场的顽疾

(一)公司治理结构理由

在现代企业中,管理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司的所有权和制约权相互分离。在企业,拥有投资决策权的往往不是企业的所有者,而是所有者的写作技巧人——管理者。管理者的收益一般是和企业的业绩挂钩,而管理者对业绩的追求更多的是注重短期的回报,如企业股票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有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设法操纵股票的,为自身获取更多的收益。这就是所谓的委托写作技巧风险,在推动企业虚拟市场短期繁荣的同时增加了企业的长期投资风险,一旦企业经营出现理由,就会面对破产的危险,此时,曾经的管理者也许早已逃之夭夭,如安然丑闻。
诺贝尔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解释美国金融体系出现的理由时说到:美国许多经济部门(含金融部门)中近期出现的理由,部分理由在于过分重视短期收益,这本身就是管理资本主义的一方面表现。长期的成功需要对长期进行深思,需要前景规划,但是我们却通过激励短期行为来构建自己的市场。

(二)道德风险的扩大

在世界金融市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今天,纷繁复杂的金融投资和衍生产品在为投资者分散和规避投资风险的同时,也间接考验着投资者的道德行为。比如,人们购写保险是为了抵御风险,但保险意味着他们不需要为他们的行为负太多的责任,可以从中获得保险赔偿的权利导致人们避开被保事情发生的动机减弱了。这样当所有人都为此掉以轻心时,保险事故就会频发,保险公司的损失就会增加。
经济学关于理性人的检测设认为:将一种人类行为转变为写卖关系和交换关系并不会转变这种人类行为的作用和价值。而在现实中这个检测设被证明是存在理由的——如果交换的是物品,则检测设没有理由;但是,当写卖关系和标签被应用在非物质领域的资源配置和价值估量时,它就变成了一个涉及与道德有关的决策理由,而非一个纯粹的价值中立科学。。
斯蒂格利茨曾说:“2008年危机产生的主要理由就在于我们周围所弥漫的一些充满冲突的思想观念。在过去的40年里,诱人的物质主义战胜了道德承诺,顽固的自由市场主义腐化了集体意识,加剧了社会的分化,侵蚀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而这一切并不仅仅发生在华尔街。我们取得的快速增长并不是环境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的,我们并没有实现所有人的共同诉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顽固的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主义腐化了集体意识,导致了对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粗心人的大肆剥削,并加剧了社会的分化。信任已被侵蚀,而这并不仅仅发生在金融机构里。无意中经济学为这种道德责任的缺失提供了养料”。斯蒂格利茨认为:“理性人”都在自由市场追逐利益,道德危险和集体意识的缺失成了市场经济的顽疾。

(三)外部效应的加剧

在世界自由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市场非完全有效和信息不完全,产生了大量的负外部效应,增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本,制约着世界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研究小组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变暖和大气污染等环境理由引起的经济损失在2008年已达6.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11%。据UNEP推算,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50年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比2008年扩大3倍以上,达到28.6万亿美元。调查报告警告:忽视环保策略将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大隐患。
因为外部效应的产生是人们决策范围之外的、料想不到的结果或影响,是随着生产或消费的进行而产生的某种副作用。所以,在自由市场的作用下,外部效应的影响呈现不断积累的态势,已经影响了人类经济发展的大局。

(四)激励机制的负外部性

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不当激励可能导致负面影响(理查德·怀斯曼,2009)。比如,当一个人因为努力工作而频繁地得到经济上的奖励时,即便他一开始是因为兴趣去工作,这种激励最终也会让他觉得工作是为了酬劳而非爱好。经济刺激完全能够转变人们对特定行为的态度和认知,进而转变人类特定行为本身的性质。所以,经济激励的办法排挤了人们为了快乐而去追求的作用。
在世界范围内,激励机制广泛应用于市场经济活动中,它激活了人类的潜能,也诱发了人类贪婪的本性。如果个体追求的目标和社会目标一致,事情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如果两者之间相互冲突,情况就变得复杂。一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对于个体的激励所导致的结果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期望的,而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激励扭曲的情形。这种扭曲在市场经济核心的金融行业表现得尤其明显,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就是其中一个最生动的案例。在这场危机中,当许多房地产经中国经济转型期市场自由化的反思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纪人尽可能地发放贷款时,却忽视了贷款人的偿还能力,在投行的运作下,大量基于“有毒”抵押贷款的复杂衍生产品被卖给了缺乏风险意识的投资者,保险公司不但没有认真审核这些产品,反而乐意为它们提供担保,最终引发了经济危机。

(五)非市场领域的挤压

自由市场政策加剧了贫困,同时危及了社会保障和公共物品的提供,从而导致一个社会的犯罪率升高并引起社会动荡。因为自由市场并非是完全竞争的有效市场,它并不能调节物价使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一定程度上产品差别化的存在使产品的高于成本。当这些产品都是民众的生活必需品时,产品的上升会损害民众的利益,尤其是贫困人口。所以,对于根本性的公共怎么写作应实行非市场方式经营。
市场只是一种工具,一个能够有效分配资源的工具。它可以给世界各国带来物质繁荣、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自由市场的社会中,任何事物都待价而沽,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角落都被市场交易所包围。自由市场的逻辑冲淡了那些重要的非市场价值观,如公共领域已经被自由市场的逻辑所侵犯,如文化、教育领域等都已普遍地被商业化了。在这种理性公共空间被极度挤压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以某种方式转变公共文化,让人们有能力去反思和讨论,去质疑市场化的趋势,让公众更清晰地理解市场的道德局限性,去重新树立那些应该被道德统领、但却被市场侵犯了的领域,重建非市场的价值观。

二、金融危机对自由市场发展的影响

在发达经济体中,对经济自由化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自由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目标。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各个经济体对经济的干预从没有停止,也没有减少过。随着2008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各个经济体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经济衰退,为了摆脱经济发展的阴霾,各种保护措施、贸易壁垒开始盛行,倾销和反倾销现象频频出现。反对市场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愈来愈高,但形势却越来越严峻。

(一)贸易壁垒的盛行

中国经济转型期市场自由化的反思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全球金融危机以后,贸易保护在世界范围内盛行。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2010年2月的《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指出,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1月,G20成员出台的贸易保护措施约占全球总数的2/3,2009年第四季度这一比例接近4/5,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各国出台的歧视性贸易政策与贸易自由化政策之比接近6:1。
回顾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我们发现:真正的自由贸易是不存在的,每一次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浪潮都是由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所主导的。政府施加保护于那些“婴儿产业”,是因为在产业形成初期它们必定是低效的,如果直接让它们面对其他国家成熟的产业竞争,很可能这个产业就会消失掉。美国也是运用了很多次这样的手段才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所以,“针对性保护主义”是必经之路。

(二)政府干预的增加

以美国为例。美国引以为傲的金融业在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遭受重创。2008年9月15日,华尔街四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公司出现危机,美国政府在主张经济自由化方针的指导下,选择让市场机制来化解困境,最终导致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面对雷曼兄弟破产导致的市场恐慌,美国金融体系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最终美联储不得不果断转变策略,直接干预市场,政府签署了总额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市方案。事后布什亲自为政府的干预辩解道:“这些措施恰恰是维护自由的市场经济”。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主席安吉里德斯曾表示:“在我看来,似乎几个月下来,大家自觉做出了不救援雷曼的政策决定。这其中似乎还有政治因素在作祟。”在《大而不倒》这部记录华尔街危机的历史书中,作者索尔金是这样认为的:雷曼兄弟的倒塌,是信奉市场经济完全自由化的悲剧(安德鲁·罗斯·索尔金,2010)。
很多对美国的资本主义模式持批评态度的人认为,美国对此次经济危机的应策略略带有双重标准。在东南亚危机期间,美国指示受害国不要对银行进行干预,认为这是对自由市场运转机制的破坏,同时要求其消减政府开支。而在美国危机期间,美国政府直接干预银行,通过美联储巨额注资,减低银行利率至零利率。面对这样不同的处理方式,人们不禁怀疑:美国所谓的自由市场的标准是什么?
另一个例子是日本的农业。日本的农业以小农为主,农场主既是所有者也是经营者,所以不存在产权的理由。日本是一个土地极端稀缺的国家,在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如粮食上无比较优势;同时,它又是一个劳动力极端昂贵的国家,高成本使得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等在贸易方面相对处于不利的地位。虽然日本农业的精耕细作在世界上是有名的,但是,日本农场的存活还是有赖于日本政府的高额财政补贴和关税保护。如果日本政府开放农产品的自由进口,日本绝大多数的农场都要倒闭。
自危机以来,许多国家渐渐认识到:一种好的制度需要在自由市场和政府管制之间实现一种平衡,让市场在政府有效的监管下运转才能实现平稳发展。政府需要在经济活动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不仅仅是在市场失灵时充当消防员。实现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去平衡市场和政府的不同角色。市场可以有效率地配置资源,而政府可以通过非市场和非政府机构对经济做出重要的贡献。在过去的25年里,美国失去了这一平衡,并将这一失衡的理念推销给了全世界其他国家。

三、实证研究转型期自由市场的地位

在经济转型中,路径选择直接影响成效,它涉及速度、模式以及顺序等方面,包括宏观经济和社会领域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为什么盲目采用“休克式疗法”采取激进式的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古典经济学的三个检测设存在理由。
首先,完全理性不可能。消费者和生产者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这种理性是有限的。消费者往往不能对产品的效用做出合理判断。影响商品生产的要素众多,生产者也很难确定合适的产量和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其次,完全竞争不现实,即每个生产者不一定是的接受者。随着创新潮流的兴起,个性化需求增加,使得生产者在商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上实施了差异化经营,商品不再具有完全可比性,完全竞争的格局不可能存在。
再次,完全信息不成立。在经济活动中,信息往往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获取需要成本,当这种成本超过次优选择的成本时,消费者就会选择次优而非最优的策略。生产者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全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变化来及时调整生产,于是整个生产和消费的均衡将发生扭曲。可见,检测设不同进而导致的结论就不同,理想的检测设只能推导出脱离现实的理论,而在实践中则是无效率的(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1998)。所以,采取不同的转型模式,将会看到经济体发展的不同景观。

(一)两种模式下的经济发展指标的比较

转型时期,选择不同的模式推动经济发展的经济体中,各自都经历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表-1是来源于世界银行的WDI数据库中关于中国和俄罗斯近20年来的经济发展指标(整理得到)的对比。
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水平已超过了实行“休克疗法”的俄罗斯。渐进式的经济转型推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明显。而在实行“体克疗法”的俄罗斯,由于过分追求速度,结果付出了多年经济低迷和高通胀的代价,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动荡不安。对于这样的结果,可以通过以下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

(二)自由市场下的机制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竞争可以保证厂商和个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去推动社会公共利益。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经济是具有帕累托效率的,最终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效率检测定:市场中有足够数量的厂商,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其行为不会对市场产生任何影响,即面对的是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鄢奋,2009)。然而,在现实的规模经济环境下,市场均衡只需要有限数量的厂商便可达到,市场由于商品空间的复杂性和观察差别商品的成本理由出现差异。
因此,在市场经济中需要某种方式的干预,这就给政府干预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从某种作用上讲,当市场失灵理论为政府保证竞争得以实施而进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政府调控策略的选择同样存在导致市场依然失效的风险,政府干预所面对的困境则进一步巩固了市场条件下政府所有权的基础理论,即增加通过产权来调节市场机制的手段。

(三)自由市场下的产权关系

科斯定理指出:只要产权是明晰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然而,这样的前提往往是不存在的。没有一个社会的产权关系是完全明晰的,交易成本也因信息获取要付出代价而变得复杂。产权中国经济转型期市场自由化的反思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改革不仅涉及成本和收益的理由,还需要众多条件,存在较大风险。如果相应的市场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改革会出现不公平结果,造成社会动荡,影响财富的分配效率。
在俄罗斯的经济转型中,设计者寄希望于“休克疗法”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只要转变了产权关系,就能自动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治理结构,从而提升市场经济的效率。在产权交易市场化严重滞后的情况下,通过强制的行政手段激烈地转变产权关系,使得原有的资产结构仅得到形式上的转变,并没有因此而提高效率,反而导致了社会财富的丧失。“休克疗法”的失败使得俄罗斯的GDP减少50%,制造业下降70%,高新技术下降90%,建设投资下降40%。500家国有大型企业仅以实际的3%被转归私有,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四)自由市场下的社会效率

从理论上讲,如果经济转型中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即确保人人受益最大化,无人受损,这是最理想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成员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机会、种类、稀缺程度均不同,因此其收入就会有差距,如何处理利益的再调整理由,有效解决财富增长和财富分配的关系,将收入差距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推动效率的提高十分重要。
在经济转型的初期,俄罗斯信奉“市场决定一切”的理论,即把产权改革作为打破传统收入分配格局的政治任务,把不加制约地拉开收入差距作为提高效率的必要代价。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是违背社会公平原则的,是无效率的。在实施自由化的第一年,即1992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年通胀率高达2508%,居民存款贬值所受到的损失超过5000亿卢布,50%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穷人和富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为1:100,基尼系数达到0.43,人民的生活水平倒退了20年。俄罗斯当年蓄意杀人案件增长了40%,抢劫犯罪增长了60%,40%的企业家和60%的商业机构存在贿赂关系。

(五)自由市场下的政府干预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詹姆士·托宾指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受到它的热心的思想家们的鼓掌欢迎,但是个人利益只有引导到需要的方向上去,才能保证其产生有利于社会的行动动机……如果个人与社会利益出现矛盾,应考虑到社会利益的要求去转变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定理”。托宾所说的“个人与社会利益的矛盾”就是市场失灵,这种情况就需要政府为维护社会利益而进行必要的干预。市场只不过是政府制定的规则下经济自我调节发展的手段,市场不能完善自身的规则。市场的规律是:规则有效则产生效率,规则失效则出现危机。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检测定: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只要有着正常的管理,就可以预期这个企业可以在没有政府或其他外力的扶持或保护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市场上的正常利润率,即企业所谓的“自生能力”。然而,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取决于它的产业、产品、技术选择是否和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中,这个企业即使管理很好也不能获得理想的利润,它的存在有赖于国家的保护和补贴。实行一定的政府干预行为,可以利用本地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福利,并克服市场的外部效应。
四、总结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在经济转型期,任何试图采取激进的方式快速转变为自由市场的做法,将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看成是发展经济的唯一途径的“市场论”是危险的,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完全自由化。如果过分看重自由和产权私有,而忽视社会和谐,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发展最终会进入死胡同,社会的发展将不可持续。就像哲学家康德所定义的自由: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自由是完全理性条件下的自律行为。金融危机的爆发也用事实向世界上所有探索自由市场发展的国家证明了这一点:它启发着人类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保持理性和自律。
总之,中国渐进式的改革用事实证明:市场自由化必须和政府干预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才能真正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我们不能过分看重完全自由和产权的明晰,而忽视社会的和谐发展,否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不可持续。只要我们坚持这个原则,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就能够实现。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