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中学教学 >> 中学历史教学 >阐述思想品德课教学语言艺术运用

阐述思想品德课教学语言艺术运用

收藏本文 2024-03-21 点赞:8870 浏览:3446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言艺术在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具有畅通信息传播、沟通客体感情、影响客体态度、激发客体行为和塑造主体形象等功能。思想品德教育要取得实效,其语言表达的艺术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本文以思想品德教育语言艺术为切入点,论述思想品德教育语言艺术的功能、表达艺术原则、表达艺术技巧及实现途径等。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语言艺术

一、教学语言艺术的特征

第一,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逻辑性。课堂教学是语言形式和知识内容统一的表现。思想品德课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教师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无论是对事实的叙述和描绘,或是对概念、理论的阐释与论证,都必须正确、真实、可靠,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接受知识的准确性,防止学生错误理解甚至于谬种流传。思想品德课教学语言的思想性,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学设计的思想倾向,努力强化教学的正面效应。应寓美好高尚的东西于教学过程之中,决不允许以低级庸俗的东西污染教学环境,这样才能保证思想品德课教学拥有良好的思想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语言艺术的运用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教学效果。思想品德课教学语言的逻辑性,要求教师语言应有一定的逻辑修养,应遵循逻辑规则,有意识、有目的地把教学内容本身所蕴涵的逻辑内涵揭示出来,这样才能充分展示教学内容的逻辑征服力,增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的信服感,解决学生的知而不信、信而不行的矛盾。
第二,教学语言应具有通俗性、形象性和幽默性。思想品德课教学语言的通俗性是指教师运用大众化的语言,讲得通俗易懂,应把抽象晦涩的理论语言准确转变为明晰易晓的口头语言,有助于听清楚,弄明白。文字不怕朴实,朴实也会生动,也会有色彩,通俗的语言应该“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无卖弄”,这是每位教师都应该遵循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语言的形象性即教师通过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语言描绘,再现出生动的事物形象和环境气氛及事件发生、发展的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课堂语言的生动形象,易于把枯燥的知识生动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习成为一种赏心乐事。思想品德课教学语言的幽默性,要求教师对教学语言的设计应做到生动有趣、新颖别致、情趣盎然、耐人寻味、语言形式应多姿多彩,活泼多样。
第三,教学语言应具有情感性、启发性和时代性。情感是教学语言艺术的血液,是把教师和学生紧密联在一起的纽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师在教学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应恰如其分地融入自己的情感色彩,力求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教学语言情真意切,富有感染力,才能激励和感召学生,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其与教师的思想产生共鸣,不由自主地被教师引入乐学境界,进而由动情而晓理,由晓理而践行。思想品德课教学语言的启发性,要求教学语言应有深邃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紧紧围绕激发学生思维来设计,让语言闪烁着理性的光芒,给学生以深刻启迪。设计明确、严密而富有启迪性的教学语言,易于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推动其认识由感性向理性飞跃。

二、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语言艺术的具体运用

1、教师应用“心”,课前设计好自己的语言。思想品德教育语言艺术属于应用语言艺术的范畴,它是一门荟萃多学科门类、知识密集型的艺术。语言的基本职能是充当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和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的社会性要求全社会成员不能偏离统一的语言规则,但为了更好地达成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目的,语言在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和风格。思想品德教育语言艺术化正是在遵从语言规则的前提下,为了更有效地达成其目的,运用变异、艺术的语言形式表现语言独特魅力的过程。
2、波澜迭起的过渡语。课堂上的教学语言具有逻辑性!能承上启下,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就离不开过渡语。过渡语运用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一个能把课堂搞活的教师才是真正智慧的教师,一个让自己的课堂毫无生气的教师,则是一个糟糕的教师。而教师要搞活课堂,睿智的用过渡语很重要。旧起衔新式过渡语是较常用的一种课堂过渡方式,其主要目的在于使新与旧知识自然连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由所学旧知识接入。如:在由《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到《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这堂课转变时,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不同国家的人的各种笑脸,让同学们进行比较,于是,我说:“各国人们灿烂的笑脸,我们感受到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但通过对每张笑脸具体的比较,可以得知,在这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的笑脸各有自己的特征"。这样,新旧知识点的过渡就比较顺其自然了。
精彩纷呈的授课语。授课语是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要手段,贯穿整个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始终,我们将授课语分为以下几种:课堂上教师跌宕起伏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在需要学生特别注意的地方,老师在讲述时,可以特别加重语气。只是一般了解的地方,老师在讲述时,轻轻带过即可。信手拈来,是教师在教学中机智、灵活的表现。教学源于生活,在课堂上遇到的突发事情可能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干扰课堂纪律"而此时,教师机智的将突发事件引入教学内容中,不仅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过来,而且让教学的过程增添趣味性。
结语:课堂教学是思想品德课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能力是在课堂上阐明教材、传授知识、组织练习、不断激发学生动机和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条件。不断提高自身创造性地把握教材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教学的应变能力,创造性地施教,充分发挥教学语言艺术的独到作用,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因为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而生动、增效;让语言艺术成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一道崭新、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胡瑞秀.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语言艺术运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 李瑞洁.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语言艺术的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0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