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科学 >> 中学生科技论文 >关于新建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实践

关于新建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实践

收藏本文 2024-02-04 点赞:29343 浏览:13365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培养的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办学定位是前提、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是基础、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是核心、保障措施是保证。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教学
新建本科院校,关键是要完成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变。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是关键,其核心内容:制订科学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保障监控系统,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1]
钦州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建地方性院校,2006年由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以来,根据应用型本科的定位,与地方经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深入社会实践,开展实践教学,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核心,大力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在对在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这一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特色。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是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钦州学院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办学经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学院根据学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精选教学内容,重新整合优化现有课程。以学校现有专业大类为参照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即教育类、艺术类、语言类、化工类、海洋类、经管类、社科类和理学类共8个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特殊专业可适当调整。
学院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力度。首先实现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其次完善通识教育实践、专业教育实践和综合教育实践三个教育层次;再次实践不间断性,从大一到大

四、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的实践,逐步深化专业实践教学。

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构建

目前,钦州学院在应用型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理由,主要体现在实践性教学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与实践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环节结合实践太少、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流于形式、实习实训基地薄弱、部分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或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脱节、教学形式单一且缺乏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等理由上。

(一)强化实践应用意识,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培养实践应用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为此学院采用顶层设计策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依照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素质结构、专项能力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更新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
另外,实践教学必须体现教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有助于学生树立经济、法律、责任、管理、效益、怎么写作等意识。各专业优化实验策略和内容,淘汰部分内容陈旧的验证性实验,努力开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通过其中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加强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训练。[3]

(二)多元化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随着学院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单凭实验教学仍然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纳入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来,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供不同层次的实践内容,提出灵活多样的实践要求,让所有学生主动地、有选择地参与实践活动,并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多种实践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题目或方向。
2、产学研相结合。学院充分发挥科学研究作用,积极怎么写作地方经济发展,与广西海洋局、钦州保税港区、钦州市力顺机械有限公司企事业单位合作,向地方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开展科学研究,实施科技开发。
3、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学院依据每个专业的实际需要,系统规划,逐步实施。对于校内基地的建设,学院充分调研,发挥优势,以保证每个基地的实效性和持续性,同时学院注意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避开各学科专业自成体系。
4、整合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内部。在实践教学体系内部,学院注重各个教学环节的联系和融合,打破原有的以课程设置实验和按系或专业严格划分实验、实习界限的条块分割局面,对实践教学进行整合和优化,既注意到各门课程的独立性,又考虑各门课程之间的穿插性及专业的独立性,进行分层次教学;并把理论课程的实验内容单独拿出来,分模块进行建设。

(三)抓好实践教学的评价与考核,建立科学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院积极探索开展实践教学评价工作,每学期分阶段对进行实践工作的教师展开实践教学的考核,将实践教学考核成绩纳入学生学期成绩或相关课程总成绩。

三、加强人才培养体系保障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了提高教师个体专业技术能力,学院积极寻找有效的培养途径。首先学院采取相应的激励和制约政策,调动现有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获得职业资格认证,具备专业技师和讲师(教授)“双师型”资格和水平;加大培训力度,培养高层次的学科、学术带头人。
2、加强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建设,构建教学设施保障系统。学院努力实现教学条件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现代化的教学功能。例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其次是图书情报资料管理的现代化。
3、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科学化程度,构建动态质量制约系统。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4、建设具有高品位校园文化,构建大学人文环境系统。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做好新校园环境规划和设计,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和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品位;加强学院文化设施、图书资料建设和管理利用、建立校园BBS网站以及完善各种咨询怎么写作。第二是重点抓好校园文化的人文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晓鹏.通识教育中外比较:我们的理念偏差[N].中国教育报,2006-11-03.
[2]洪林.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09).
[3]张洪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4]刘迎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
[5]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58,165~16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