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科学 >> 中学生科技论文范文 >论打破学科壁垒,开发“通式教学”

论打破学科壁垒,开发“通式教学”

收藏本文 2023-12-19 点赞:31290 浏览:14430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学目标】
研究欹器这一种失传古器,识读古文,了解历史,感受文化之美,同时,探究它的奇妙背后的物理原理,进一步设计并制作出它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历史文化

欹,音qī,意“歪斜”,欹器是古时一种灌溉的汲水罐器皿,但有一种奇妙的特点——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译意为:空时身形歪斜,倒入中量水时身形自然端正起来,倒满水时器身突然翻转将水倒出。“欹器”最早记载可见于战国时《荀子·宥坐》篇,这里“宥”字相当于“右”字,“宥坐”译作“右坐”,现在的“座右铭”由此而来。鲁国国君把欹器放在宗庙中,孔子来瞻仰,看到欹器奇妙现象。喟然叹息道:“吁!哪有满了而不会倾覆的啊!”此即“满招损,谦受益”的由来,孔子在感叹之中悟出“中庸之道”。
(通过投影投放图像、视频,让学生查资料,讨论,相互讲解,演示教师自制的欹器模型。)

二、原理研究

欹器失传已久,后来人们只从文献描述上了解它一点,目前也并没有专业权威的分类和命名,这恰留给我们很大的研究空间。从放置方式的角度,我们将欹器简单地分为三个种类:第一类是悬挂着的,可将其称为“悬欹”;第二类是浮在水面上的,理当把它命名为“浮欹”;第三类是摆放在桌面或支放在地面上,称之为“坐欹”比较合适。欹器为什么“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学生研究,探讨。)
研究结论:这现象是由重心位置(和悬点的相对的)决定的,分析略。

三、模拟实验

第一步选材。1.选取一个杯子、罐子、瓶子等容器;2.多次反复试验;3.观察每一次实验现象;

4.深思理由;5.调整转轴位置,或改换不同形状、材料的杯子。

第二步制作。使空容器悬挂起来,上下调整悬挂点,开口向上。
第三步改装。左右调整悬挂点,使器具悬挂起来能呈倾斜态。改装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破其对称性,一种思路是“减法”,就是将容器的某一侧去除一点,打破对称与平衡。另一种是“加法”思路,即在容器的某一侧增添一点东西(如捆绑、粘贴、吸附等策略),经实验探究,理性深思,综合全程效果需要,制作模型阶段。第三种策略是将两个悬挂点相对于重心偏高一点并微侧偏一点,这样悬挂起来,两侧不对称,自然歪斜。
第四步再改装。使容器装满水时能翻转起来。反复实验,调试,改善。

四、交流感受

第一层次:刚接触到这个器物,会感到“奇妙”。
第二层次:稍加研究又会觉得“简单”。
第三层次:如果真正做起来,又会发现,做成一个欹器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五、拓展延伸

第一层次:进一步进行真品设计与制作。在做出模型并实验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真品设计与制作,当然需要认真设计、制图、选材,设计尺寸、大小、样式、工艺等,追求艺术性。
第二层次:设计打造动态的景观园。在校园选择恰当的地方,打造古朴美观的景观欹器,要求具有大方、大气、自然、生态、动态等特点,并可以与其他如风车、水车等形成系列,设计打造动态的校内景观园,使校园更具丰富的文化内涵及一定的现实作用。
【教学反思】
依据欹器这一载体,可融合物理、语文、历史、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通过研究欹器这一失传古器,将相关的历史及典故等文化融入其中,从物理原理的角度进行探究,在动手实践中获得知识与能力,同时,从现代学科的角度审视,又可在设计和复制欹器的过程中培养美的观点。总之,以欹器为载体,可以让学习者受到多方位鲜活文化的熏陶。

一、教学思想上的突破

长期以来,常打破学科壁垒,开发“通式教学”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规的课堂都分科教学,这有利于结合不同教师的优长,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有利于集中精力沿着某一思维对理由进行深透的深思,但这种分科教学也存在割裂知识等明显的弊端。实际上,学校像“工厂”,分类制造“产品”,原本各科知识都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被人为分割,失去“通性”,学习由原来的自然灵活变得机械,这种教育现象,违反了人成长的规律,导致了人的技能与人文的严重割裂,学生失去人的“灵性”。由此看出,我们需要设立不分科的“通式”教学,对常规教学作必要的补充。

二、教学形式上的突破

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适宜将“通式教学”作为校本课程,在第二课堂供学生选学,形式上采取师生共同探讨方式,让每个人从不同的方位看物体、做学问,如美术、摄影、美学、数学、生物、化学、物理、哲学等,可以查资料,可以相互交流,可以请顾问。
作为选修课,不需要很多教师。教师最好是多才多艺的,但也不必都是通才,可以立足某方面专业知识,能兼通其他学科,多懂一些就行,在教学中教学相长。适当时,可将老教师和新教师配对,或由几科教师组团共同指导。

三、教学策略上的突破

虽然“不分科”教学可以对常规分科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补充,不可忽视,但实施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如,找不到良好的教学策略,缺乏能胜任教学的通才教师,难以进行有效的考查,等等。如何让不同的知识“通”起来?化解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是让我们的教学内容回归到自然生活中。
第一类:器物类。如,依托欹器这一器物,引发学生深思、学习、探究。
我们明白“道”由“器”生,我们在教学中可抓住某一“器物”,作为载体亮出。从不同方位,可以看出“器”不同的“形色”;从不同角度,会考量出“器”不同的“道理”;从不同深度,会挖出“器”不同的思想。
由“器”开始自然地学习,避开人为割裂知识的不足,更符合人的认知特点,是对常规分科教学教育有益而必要的补充。
第二类:故事类。通过观赏某一事件、典故、影片等,引发深思、学习、探究。
第三类:活动类。在某一活动中,在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从而联通深思、学习、探究活动中所涉及的相关领域。
打通知识脉络,打破学科壁垒,通式教学顺其自然的教学策略,有机融合鲜活知识,是对常规分科割裂教学的必要反拨。也许不是人人都需要“通学”,但肯定有人需要;也许不一定需要全通,但至少需要通一些;也许学生原本没有一门学科能够精通,但是,有了“通学教学”,才让学生有可能成为“通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