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科学 >> 中学生科技论文范文 >简论科普“诺贝尔奖”首次授予中国人

简论科普“诺贝尔奖”首次授予中国人

收藏本文 2024-02-13 点赞:6635 浏览:2219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1月2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第六届世界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来自世界各国的顶级科学家和政界要人,共同见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3年度卡林加科普奖颁出的时刻。随着中国科技馆原馆长、本刊顾问李象益教授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依瑞娜·博柯娃手中接过卡林加科普奖证书和一枚银质爱因斯坦奖章,这项1952年创立的世界科普界最高奖项,迎来了首位中国得主。
歼击机发动机研究者转身参与中国科技馆筹建
满头银发的李象益,走上了世界科学大会的讲台。“Boa noite!”他用现场学来的葡萄牙语发出“晚上好”的问候,得到了全场同声呼应的热烈回响。
不足两页纸的获奖感言,浓缩了李象益长达30年的科普生涯,以及对科普事业未来的深思。“我今年75岁了,似乎还没有75岁的感觉,我依然眷恋着这个事业。前思后想,正是科普事业无穷的魅力。继续为科普事业深思与探索,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在演讲最后,李象益深情地如是说。他的话音还未落,博柯娃便带头鼓起掌来。
李象益的科普生涯,是从参与筹建中国科技馆开始的。1979年,中国科技馆启动筹建工作,随后科普“诺贝尔奖”首次授予中国人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茅以升率团赴国外28个科技博物馆考察访问,并根据它们的展示特点,引入科学中心理念以建设现代化的科技馆。由于筹建初期的中国科技馆急需技术人才,1983年,在歼击机发动机设计领域有所成就的李象益被调入筹建团队,担任主管展示工程建设的业务副馆长兼副书记。同一年,科学中心的“开山鼻祖”弗兰克·奥本海默访华,向年轻的中国科技馆团队传授了宝贵的经验。于是,中国科技馆一期的展示方案,就在综合了奥本海默的理论和茅以升等人的考察成果之后,于1985年初成型。
“事实上,我并非中国科技馆的创始人之一;我只是应用和引进了奥本海默的‘科学中心’的展教理念,并使之应用到中国科技馆之中。或者说,我在当年只是一个奥本海默理论的践行者。”回首自己科普生涯的起点,李象益非常谦逊,“所谓‘科学中心’,也就是通过参与、互动和体验,大大转变传统博物馆那种传授式的教育,而能够深刻地反映科学原理和应用,强调科学思想、科学策略的展示,使人耳目一新。”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中国科技馆一期的展示方案,就以机械、力学、声、光、电以及计算机应用等为主要内容,再加上传统的、大型的高压放电表演以及表演台演示,使观众们通过观看有趣的科学演示,对科学技术产生兴趣,获得启迪。

“从1987年年中到1988年9月,中国科技馆一期工程进入到最为紧张的布展阶段。受制于经验和当年的技术手段,我们不得不使用很多‘土办法’和‘笨办法’。比如说,许多展项搬不上楼,就把建筑外墙凿出大窟窿,用葫芦吊车乃至于肩背手扛,把一个个展品运到现场安装就位,以保证预先设计的展览效果,给观众们最佳的参观体验。”李象益回忆说,“最后,当清华大学技术人员把平板放电、雅各布天梯(羊角电极放电)等‘高压放电’展示项目安装完毕,并开始调试的时候,所有的建设者都望着闪烁的弧光激动万分:多少个夜夜,我们终于成功了!”
1988年9月21日,中国科技馆一期工程建成开馆。前所未有的“科学中心”,获得了极高的人气。
推动组织中国首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1991年,李象益调入中国科协科普工作部担任部长。在此后的4年间,他推动了农村“农研会”、工业领域的“讲理想、比贡献”和“厂会协作”等结合生产需要的科普活动,让科普得以不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让科普在进入经济主战场、贴近人们的生活的两条战线上发挥作用。在这一时期,他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工作,则是将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米勒的公众科学素养评价体系引入中国。他热情地推动并组织了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以及中国与美、日、英等囯合作开展的公众科学素养囯际对比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我到北京市远郊区某个镇讲课,提到了米勒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中的一道题目,‘是太阳围绕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时,一名镇干部抬起头看看天上的太阳,告诉我:‘太阳东升西落,当然是它绕着地球转!’”李象益对记者回忆说,“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即使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相当多的人对于这种基本的科学知识依然缺乏了解。于是,我赞同将米勒的理论和评价策略引入中国,也就是从科学知识、科学策略和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对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调查,作为开展科普工作目标建设的可供参考的依据。”
在具体调查阶段,李象益还特别要求采用入户调查形式,以确保采样的准确度。他说:“这项调查的数据准确与否,有赖于采样的科学性。比如说,我们希望调查若干位45岁左右的农村妇女,但如果采取西方的电话调查法,在20世纪90年代‘男权’还比较明显的中国农村社会,实际接受调查的很可能会是家中的男主人。因此,我们要求参与抽样调查的200个县,都由科协负责进行入户调查,并支付给每户调查对象20元。这样的组织方式使我们的调查得以顺利进行,并且使国家在了解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时,有了可资参考的数据。”
神秘的蓝绿色箱子里装满精选的科普器材
1996年,李象益又回到中国科技馆担任馆长,并领导了二期工程的建设。此后,他又担任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法定代表人达15年之久,并成为亚太地区科技馆联盟(ASPAC)主要创始人之一,世界科学中心大会八个发起国发起人之一,以及首位来自中国的国际博协执委。在这一个个舞台上,他对现代科学中心的展示理念和教育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深入和极具创造性的探索。很多听过李象益的科普讲座的人,都对他总是带到讲台上的一只蓝绿色箱子印象深刻。这只每年陪伴他前往基层开展数十场科普讲座的教具箱,装满了他精心挑选的科普器材。
“能够进入我这只箱子的教具,都应该符合现代科普教育的根本理念,也就是教具本身既普及了科学知识,更体现一种科学思想和科学策略,赋予人们科学的思维。这样的规律,也正是现代科技馆教育理念所要体现的本质。在这只箱子里,有一个我多年前在美国用30美元写下的伸缩球。这件教具在张开和收缩的任何一个瞬间,机构的表面总会形成一个球面,它不仅反映出机械传动的知识,而且具有巧妙的思维和创新设计策略。”李象益风趣地说,“我每次外出讲座科普“诺贝尔奖”首次授予中国人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的时候,总要带着它,因为小球不大,却深刻地反映出这种新型教育的理念。这30美元花得值!”
这只精心设计的教具箱,正是李象益探索科技馆(科学中心)展教理念的一个侧面。多年以来,他一直在关注着世界范围内科学中心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演进,以推动国内科技馆“深度教育”的创新,也就是让人们能带着理由进行参观,并使科技馆成为正规教育的重要补充、延伸和发展。
直到今天,李象益还争取各种机会去国外,参观高水平的科技馆,以提升自己的理念。不久前旧金山探索馆更新馆建成之后,他就在第一时间前往探访。“有一件新展品带给了我独特的启发。它让观众通过一条很长又比较轻的链子快速拉动一只轮子,而后松开手,轮子的惯性就会带动链子形成各种图案。”李象益说,“展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件展品的目的并不强调说明某个具体的科学原理,而是要引起观众的深思,让观众自己去探索决定链子形成的图案产生差异的理由。通过理念引人思索,正是科技馆在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未来科学普及工作要适应新技术挑战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教育、科普教育和科学传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兴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科普的目标、理念、内容、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在我们这个时代,公众对科普的诉求,不仅需要科学的知识,而且要具备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思想和策略,去科学地生活与工作,并创造美好的未来。科普工作者面对新的挑战。”正如李象益在获奖感言中所言,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为包括科技馆在内的科普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转变;而已经75岁的李象益,也像年轻人一样,勇敢地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

于是,在李象益的教具箱里,增加了若干张增强现实技术的卡片。这种卡片是一种图形识别卡,经由电脑摄像头扫描和专业软件剖析后,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指定的三维模型,而且能够让人们与之互动,在数字空间里模拟心脏解剖等操作。在近几年的科普讲座上,他总会熟练地打开软件,现场演示这项技术,并且向听众介绍它的应用前景。今年6月前往新加坡出差的时候,他也在一件运用了这种技术的人体结构展品前驻足良久,仔细观看了它的每个细节。
对于时行的二维码,李象益也同样非常关注。在他看来,二维码与3G技术的结合,使移动终端设备获取信息的效率大幅增加,因此也很适合科技馆扩展展示的信息量。在他的推动下,东莞科技馆为每件展品设置了各自的二维码,令展品说明牌从平面介绍变成了立体展示。李象益为他们的创新举措,在各地宣传,大力推动。
“近几年里,我时常邀请一些优秀的科学家品茶聊天,通过和他们交谈来了解各个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把它们用在科普教育中。”李象益说,“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微视频、增强现实技术等全新的传播形式,将会为科普教育和人们的学习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我要努力学习,不能落在时代后面啊!”
卡林加科普奖
卡林加科普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52 年设立了一项旨在推动科学普及的奖项,由印度工业家帕特奈克创立,以公元前2 世纪印度皇帝卡林加的名字命名,用来纪念他反对战争,热心于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品德,同时也代表了这一奖励所推崇的一种精神。
卡林加科普奖主要奖励在普及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每年只评选1人,范围包括科学家、新闻工作者、教育家和作家。该奖项强调获奖者应推动国际化的科学传播,以及其科学传播工作对改善公共福利、丰富国家文化遗产、解决人类面对理由等方面所做的贡献。除此之外,它对获奖人的国籍、居住地、年龄等没有任何限制。该奖是一种“政府奖项”,候选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委员会提名,不接受个人申请。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