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中学教学 >>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比较法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

比较法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

收藏本文 2024-02-24 点赞:15707 浏览:7006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我国诗词源远流长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在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让学生掌握古诗词,适当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运用比较法能让学生更加有目的、有条理、有重点地积累和感悟古诗词,从而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古诗词;比较法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是人们用来鉴别事物的优劣真伪的策略,是任何严肃的科学研究离不开的策略。比较鉴赏就是把内容或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两篇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鉴赏。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将其有关的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维,使认识更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能力。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训练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横向、纵向比较。

一、通过题材比较,同时积累更多的古诗词

学习王昌龄《出塞》一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与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日门关。”进行比较。两者都描写了大漠风光、边关军旅生活的艰苦,抒发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联系起来学习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效果更好。同时联系其他边塞诗《使至塞上》《雁门太守行》等等,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更好地把握边塞诗的特点。
古诗词的题材广泛有言志、咏怀、咏物、写景、征戎、闺怨等。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它们分类学习,让题材相类似的诗歌慢慢地刻在脑子里,久而久之使学生在脑中形成条形识别码,这对学生古诗词的积累及其特点有很大的帮助。

二、通过意象比较让学生准确把握诗人要表达感情

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塞露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归雁”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在文学作品中,古人常以“雁”抒写内心的思乡怀旧,羁旅孤苦之情。这首诗前三联写景“青山”“绿水”“船”等丰富意象又呈现出平和美好的画面,诗人的心境似乎是舒坦怡然的,同时又传达出淡淡的惆怅。而王维《使之塞上》“单车欲问处,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中的“归雁”意象学生很容易理解诗中同样思乡的惆怅,然而两者蕴含情感有所不同。前者,读者在诗歌描绘的美景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陶醉与舒畅中引发淡淡的哀愁,而后者,读者感受到时诗人身负使命的肃然,塞外景色壮丽苍凉,正如诗人此时的心境“单车”“孤烟”更加深了去国怀乡,人生失意孤寂。通过对比学生对两首诗的诗人要表达的情感,理解得更为深刻。
三、通过文字对比揣摩作品中人比较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物内心变化,从而把握人物形象,进而理解作者要抒发的感情。同时对学生的写作也起到指导作用
诗歌讲究“炼字”,讲授时注意对关键字的对比分析。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词五首》的教学中。我就把温庭筠的《望江南》和李清照的《武陵春》进行对比教学。《望江南》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和《武陵春》中的“风住沉香花把尽,日晚倦梳头”都写妇女的梳洗打扮。其中,《望江南》中的“罢”与《武陵春》的“倦”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梳洗罢”中的“罢”表现女主人公一早就梳洗好凭栏等待,流露她对爱人归来充满期待的急切心情。而“倦梳头”中的“倦”写出了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后万念俱灰的心理状态。两者互相对比让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学生受到很大的触动,这时老师乘机点拨,让他们更好理解人物当时的感情。通过对比对字词的考究提高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通过作者前后期作品的比较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变化,

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例如,李清照前期的词《如梦令》两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处处可以看到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而她后期的词,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运用叠词,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把她前后期的词放在一起比较学习,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对比。学生对作者生平与作品的思想内容都有深刻的认识。
总之,许多古典诗词的题材,以及作品的意象,表现手法,词语的运用都有类似之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比较法,一方面,可以加大课堂容量,拓展学生视野,加强自己的主观感受。另一方面能让学生更加有目的,有条理,有重点地积累和感悟古诗词,从而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但一定要找准切入点,比较法的切入点要根据作品特点而定,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藤湖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