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政治教学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学实践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学实践

收藏本文 2024-04-11 点赞:13399 浏览:5739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式,是推进语文教学发展的动力。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理由,这些理由阻碍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本文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理由,使新课改下的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创新 实践研究

1 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创新教育就是要选择适合受教育者的策略和技术,实现教育的目的,提高教育教学的成效,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建设的人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基础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潜能的开发。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策略,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应用创新的手段开展教学。

2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理由及其理由分析

2.1教育的目标观念陈旧。虽然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学的新理念在不断的深化,但是,语文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策略;重记忆、轻创新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导致应试教育依然是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存在这种现象的理由是学校依然强调升学率,强调考试成绩,追求教学质量的考核机制,整体化一的教学策略,遏制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同时那些循规蹈矩的教师困在了因循守旧的应试化教育老路上。
2.2教学的模式比较陈旧。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依然是主角,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比较差,容易出现睡觉、吃东西和玩耍的现象。这些事情的发生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照书宣读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理由是教师对学生的把握不够,不相信学生有创造能力。
2.3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运用不当。教学目标不清晰的教学方式不是教育的创新,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如果教学目标不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只是在形式上的变化,那么只能说教学创新是无效的行为。根据学生的生理、认知和语言能力的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注意的理由

3.1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必须明确方向。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应该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坚持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坚持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不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人文性”因素,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建立完善的人格。在写字练习中,教师要强调认真写字的意识,认真的写字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和点拨学生的阅读,让学生主动地去深思阅读中遇到的理由,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讨论,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理由,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3.2教师要善于发现理由,还要懂得教学策略,要学会创新。《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策略。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崇尚真知,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善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学实践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过程与策略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4 教师要吃透教材,研究学生,勇于打破常规教法套路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评价策略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追求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笔者尝试构创建起了“生习—生论—生成—生活”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和学习状态成为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首先,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善于整合各种课程资源,联系生活,创新教学“大语文”。其次,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境界,语文教学的创新才会具有较高的人文作用。语文教学能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语文学习过程,往往取决于教师道德境界的高低。语文教师课堂上每每看似随意举出的例子都必须以培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己任,发挥出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更加相信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过我们的教育引领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我们更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这片广阔的天地中,不断开创崭新的未来,用我们的创新教育为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董世春,董兴文.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2003(6).
[2]张后超.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实践的冷深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3(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