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中职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收藏本文 2024-04-20 点赞:6344 浏览:2153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

1 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使同学们体会父母的艰辛和不易,感受老师的教诲之恩,开展同学间的爱心相助,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学生懂得感恩,进而感谢生命。
在父亲节、母亲节,出一期“感恩教育”主题板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组织学生算“亲情账”,体会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和艰辛,大力提倡节约之风。
在教师节,写一句对老师最真挚的祝福语,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恩。
在三月份,开展“我为他人做一件好事”活动,感谢他人的帮助之恩,从而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召开“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畅谈对感恩的认识,使他们走向谦逊、谨慎、幽默、敬爱、自尊、感恩。
适时的对学生感恩教育可以相信他们以后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爱身边的人。自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后,班里的学生开始慢慢地懂得去感谢别人了。有的学生为父母做家务;有的为父母倒茶;有的送一件小礼物给父母以表自己对父母感激之情……一时间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策略去感恩父母,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只要坚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成为懂得感恩、有责任心的国家栋梁。

2 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利用演讲会、朗诵会、黑板报、读书活动等语文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
今年国庆节举办的“悠悠中华情”诗歌朗诵会上,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不时的引起阵阵掌声,许多同学也情不自禁的跟着朗诵起来。我适时的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对祖国的爱,有位学生说:“我深深地了解了祖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以及所遭受的深重灾难。我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学好本领,报效祖国”。还有一位学生说:“面对着‘悠悠中华情’几个大字,我心潮澎湃,脑海里浮现出的是鲜艳的五星红旗,心里是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同学们一句句真诚而又饱含深情的话语,也让我深深的为之感动。我觉得这次活动办得非常成功,达到了活动应有的效果。同学们的爱国之情被激发了,懂得了怎样去爱国,而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努力的学习,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知识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好基础。

3 语文教学中渗透人生观教育

在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中,应当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如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让学生从文天祥的慷慨正气中学到了这样的人生道理:在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应该怎样取舍,应该怎样面对生与死。要使学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生理解遭受侵略的人们所表现出现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进一步激起少年学生、积极向上、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思。再比如,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时,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理由:面对逆境,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有同学引用名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结合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引用张海迪、爱迪生、诺贝尔、爱因斯坦等名人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与实践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堂上充满了的话语,课堂上希望之帆在升起!!!整个课堂沉浸在喜悦里,同学们在接受着思想的洗礼。这堂语文课,学生又学会了怎样勇敢的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困境。
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4 利用作业评改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适当作业的批改方式,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学习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要求学生每一次的作业都要始终如一,书写规范。这样经过训练之后,学生都养成了作业整洁、规范的习惯,这实际上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做人的规范。
其次,注重榜样示范作用。定期将班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比,将将书写工整、漂亮、完成效果好的学生的作业本在全班进行展览和展示,让学生以此为榜样学习。从而激励学生改正不足,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再次,“改错”。我经常告诉学生一句话:老师最关心两件事:一是你们的身体健不健康,二是你的错误有没有改正。在培养学生良好改错习惯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设计一个个精心的语文教学活动,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大语文”的广阔天地,将使思想道德教育不再是空口说教,让学生获得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