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安全工程 >建筑工程混凝土抗渗性能

建筑工程混凝土抗渗性能

收藏本文 2024-01-23 点赞:5358 浏览:1949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各种因素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这些因素处在混凝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www.udooo.com

土施工的不同时期,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材料配合比的准备,再到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都需要严格加以注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抗渗性能

混凝土能否实现耐久性,与其抗渗性能息息相关,如果抗渗性能不合格,液体与气体会侵入混凝土内部,造成侵蚀作用,这样不仅会使混凝土的结构遭到破坏,还会让钢筋发生膨胀锈蚀,外部混凝土保护层开裂,再者,由于混凝土中游离水成分的增加,会让混凝土防御冻融的水平明显降低,其工作耐久性受到很大影响。基于上述几方面的考虑,在建筑工程中首先应当注意的就是提升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一、原材料与抗渗性能的关系

(一)水泥种类。

配制混凝土需要考虑到抗渗性能的时候,需要拌制的水泥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抗水性能,水化热比例低、泌水性能低,还应当具有特定的抵御侵蚀性。一般型号的硅酸盐水泥,具有初期强度增长速度快、泌水性能低、水化热比例低等几项优点,可是抗水与抗盐酸侵蚀的水平较弱。矿渣硅酸盐型水泥与之相反,有泌水性强、干缩性大、抗渗性差等缺点。因此在进行混凝土配制,需要优先注意抗渗性能的时候,要率先采用普通型的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则需要在采取一定措施以后加以使用。

(二)石子种类。

混凝土所经常使用的骨料有碎石和卵石。因为表面的结构状态有差别,所以二者对于混凝土的拌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碎石表面多棱角、形态粗糙,同混凝土粘性结合较卵石优越,更利于保障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以及强度。可是因为碎石表面特点,若想使之同卵石一样保持对水泥的和易性,在每个立方的混凝土内需要多加入10至20千克的水泥,用水量需要相应增加。而这种做法,恰恰中和了碎石的抗渗优势。所以,若要得到良好的和易性能,就要适度增加水泥的使用量及掺砂量。此外,石子料径太大或者太小,都不利于体现抗渗性能。通常允许的最大料径在

4.0厘米,而实际粒径还是应当依照钢筋稀密程度、结构厚度、振捣情况等加以确定。

(三)外掺料影响。

为了有效降低成本,增加混凝土抗渗强度,通常都会在混凝土里加入外掺料与外加剂。外掺料同外加剂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硅粉、粉煤灰等细料在性质上属于活性料,对于抗渗性能有帮助,可以起到改善砂石级配的作用,补充天然砂石里一些小于0.15毫米的颗粒。此外,加入硅粉与粉煤灰还可以降低水泥的使用量,防止水化热比例过高的情况发生,避免混凝土出现开裂。可是粉料掺加需要讲究适度性,原则上粉煤灰掺加量不能超过18%,而硅粉的掺加量不能超过

2.5%,如果过量,混凝土的强度会相应降低。

二、材料配合比与抗渗性能的关系

(一)水灰配合比。

混凝土中的水灰配合比,对于混凝土孔隙数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结构密实程度,继而对抗渗性能发生影响。水灰配合比不应该过大,如果过大,水泥石里的毛细孔就会过多,也就愈容易渗水。在水灰配合经不足0.6的时候,其毛细孔处于封闭状态,而当比例超过0.6这一数值时,连续毛细孔会明显增加,渗透性能也随之变大。根据试验资料显示,这种变化程度非常明显。当水灰配合比从0.6增至0.62,渗透性能就会增加将近一倍。因此配合比一般都不应该超过0.6,具体如下图所示:

(二)灰砂配合比。

当处在一定的水灰配合比的限值以内时,矿物掺料与砂率就会对混凝土抗渗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合适的砂率与足够多的水泥用量,能够保证水泥砂浆的质量,让混凝土拥有更加优越的抗渗性能。所以,基于抗渗功能考虑的水泥用量与矿物掺和量不应该不足330kg每立方米。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中,含砂率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如果过大,会让骨料附近表面积与空隙率有所增加,减损水泥流动性,使振捣工作达不到密实程度。而含砂率过小,又不能骨料附近形成充足的砂浆层,无法起到填充与润滑的作用,同样会减少水泥的流动功能,还会使其保水性能降低、粘聚性下降。抗渗混凝土通常保有较高的含砂率,除了要求水泥砂浆需要满足粘聚与填充的功能,另外还要求能在骨料附近形成质量良好、数量够用的包裹砂浆层,这样会更好地提升抗渗性能。含砂率的具体数值应当同水泥的使用量保持一致,在水泥用量特定的条件下,砂石混凝土防水的空隙范围较大,含砂率以35%到45%为合适,而卵石混凝土防水的含砂率直接选用35%即可。
在水泥用量固定的情况下,灰砂配合比对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有显著的影响。砂率偏低,灰砂配合比偏大,水泥与水的含量过高,混凝土就很容易出现大收缩及收缩不均匀的现象。砂率偏高,灰砂配合比偏小,水泥与水的含量过低,混凝土则很容易出现拌合物粘结性不足的问题。两种情况,都能使混凝土的密度降低,不能有效保障抗渗性能。

三、混凝土施工与抗渗性能的关系

当确定了混凝土的原料种类以及原料配合比例以后,混凝土就正式进入到建筑施工时期,这一时期包括有搅拌、输送、浇筑、振捣、养护等几道工序。输送对于抗渗性能的影响不大,在此略过不谈。

(一)搅拌。

施工现场很容易发现,有些工程操作者在用搅拌机进行混凝土搅拌工作时,水的使用量、材料的装载顺序、搅拌时间的控制等环节都不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有很大的随意性,最终无不发生搅拌不均匀的后果,最常出现的情况是加水超量,让成型混凝土的品质大受影响,抗渗性能当然易受损害。

(二)浇筑振捣。

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浇筑与浇筑,对于混凝土表面及内在质量的影响最为明显,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裂缝、露筋、蜂窝、孔洞、预埋件松动、麻面,还有在拆模时出现的掉角缺棱、表面反浆等现象,都会造成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弱,影响抗渗性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三)养护。

养护工作对于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在后期非常关键,更是混凝土增加强度与抗渗能力的必须条件。性质上来讲,混凝土属于多孔疏松混合物,初形成混凝土内存在有很多均匀分布的毛细孔,里面充满了水份,伴随水泥水化程度的加深,大孔隙会缩小,使混凝土密实程度增加,会提高其抗渗性能。在实际上的混凝土施工中,因为养护知识的匮乏,对于养护工序的重要性不能形成理性的认识,由此会出现养护湿度欠缺、养护时间不够、养护机会掌握不准等问题,使得混凝土的质量在最后这一步大受影响。而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工期安排问题上,需要注意抗渗混凝土应当避免过冷与过热天气环境下的施工,冷天施工因为混凝土加热,热天施工因为材料同气温温度较高,两种情况都会使得混凝土入模及凝结温度提升到不正常的状态。混凝土初始凝结时没有应力,后来的温度升降、混凝土涨缩等会形成温差应力。在应力值大于抗拉强度后,就会形成裂缝,发生渗水甚至是漏水。因此需尽可能防止异常气温条件下的施工。
总结:
本文综合分析了混凝土抗渗性能在各个时期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性能的办法,实践证明均可以起到良好效果。而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提高尚有很多待改进的工作内容,如氯化物的渗透性实验、空气的渗透性实验等。而考虑到混凝土工作环境中会产生抗渗性能的变质,因此对于其孔结构造成的抗渗性能影响进行分析,有可能产生更为科学的进展。
参考文献:
郭子星.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的讨论[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 (19)
赵蕴林.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性能的影响[J].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2004(02)
[3] 陶鑫.浅谈如何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09(0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