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语文教学逻辑,语文教学另一种美设计

语文教学逻辑,语文教学另一种美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3-01 点赞:31502 浏览:14477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素有“模模糊糊一大片”的说辞。是呀,从教十几载,对语文总有一种摸不着、抓不住、看不清的感觉,或许正是由于我们这群当局者的“迷”,才导致吕叔湘在十几年前的呐喊“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用了二千七百多课时,结果却大部分学生不过关!”语文教学到底有没有逻辑可循?语文教学到底能不能“敞亮”一点?语文教学到底能不能给学生一个清晰明了的思路?笔者就带着这个疑惑,试图将语文教学中的内在逻辑呈现出来,从而让语文呈现出另一种(逻辑)美!

一、结构化,课程内容的逻辑呈现

由于“教教材”思想的余威、“应试教育”模式的干扰,许多教师“被迫”地形成了“点状思维”或“割裂式思维”模式,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主导下,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往往会将思维的触角聚焦到教材里每一个具体的“点”,试图通过这些“点”的捕捉,将文本中的所有的知识都呈现出来,然而正是我们对这些“点”的“深耕细作”和“轮翻轰炸”,打破了这些“点”所固有的平衡,扰乱了课程所特有的逻辑,让自己、让学生深陷其中而不辨方向。因此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要对课程进行“结构化”的梳理,理清课程的序列,摸清课程的育人元素,从而让课程内容的逻辑呈现。
首先要实施“整体建构”。所谓“整体建构”就是从课程的角度出发,摒弃具体文本的局限,将语文课程里的知识按照某种关系进行重组、分类,从而形成一个个结构相似的“单元”,使语文教学有章可循。如教学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根据这首诗“先写景、后写人”的结构特点将高鼎的《村居》重组到一起,让学生全面地感受诗“先写景、后写人”的写作特点;还可从“描写儿童”的角度,将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袁牧的《所见》等诗篇重组到一起,让学生认识儿童在不同诗人笔下的不同神态……从而为他们学习这类诗提供一个“整体”参照。
其次要实施“分层执行”。所谓“分层执行”就是将一类课文的总体目标,分课、分阶段地进行实施,从而让这类课文的总体目标得以全面的实现。例如,苏教版第十册第一单元,教材编写组将这一单元教学总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全面地感受“春光无限”。当我们明确了“春光无限”这一主题后,我们就要从这一单元里的五篇课文,分步骤、分层次地实施,如,教学《春光染绿了我们的双脚》,就要让学生感受出“植树后的春意盎然”;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要让学生明白春天与花一样、与儿童一样富有勃勃生机;教学《早》,就要让学生懂得做什么事都要像蜡梅开花那样早……总之当我们有序、有效地实施“整体建构”“分层执行”的策略时,语文课程内在的逻辑美就会自然呈现出来。

二、规律化,教学过程的逻辑展开

教学过程是要遵循一定规律的,既要体现文本的内在逻辑,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语文教学要对教学板块进行系统规划,要让教学的每一步与学生学习认知规律进行有效“对接”,从而让语文教学过程的逻辑清晰明了。
如,《神奇的克隆》的教学。教材的编排从“克隆的介绍、克隆的实验、克隆的前景”等几方面依次展开,然而当我进行教学时,却发现学生关于克隆的疑问是呈现这样一个次序:“什么叫克隆?” “克隆有什么用?” “我们人类能不能克隆?”学生的疑问与教材文本的设置有一点出入。此时,我们完全可以将文本进行重组,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展开:从“什么叫克隆”入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克隆”;接着介绍“克隆”对人类的作用;最后,讲述人类能不能克隆的话题。当我们从这样一个次序来组织教学,定会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井然有序。

三、特征化,语文本位的逻辑再现

长期以来,语文教什么?语文学什么?一直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七十年代,人们关注思想性;八十年代,人们关注工具性;九十年代,人们关注人文性……这些“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让语文一度失去它的本性——姓“语”。语文之所以是语文,就是因为它与其它课程有着

源于:论文格式怎么写www.udooo.com

显著的区别:语文关注的是“怎么说”,是言语形式;而其它课程则重在“说什么”,是内容,所以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在考虑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时,更要考虑如何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表述。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语文的特色,才能让语文教学呈现出属于自己的“美”。
例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的教学。这是一篇说明文,是从与地球相似的角度入手,来介绍宇宙中的另一星体——火星。就这篇课文来说,我们不仅要介绍有关火星的常识,更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去介绍”。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这篇课文“内容”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内容的“介绍”。因此,我在教学时,一反教学常态,先让学生自学探究,让学生在“宇宙”这个大天地里自由翱翔;然后组织学生汇报,让他们分别从“为什么叫孪生兄弟”“兄弟俩的不同点”“为什么产生这些不同点”等几方面来介绍;最后再进行评点指导——如何更好地介绍才能让人一目了然。
总之,只要我们的语文教学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出一定的深度、厚度和高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