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简析信息技术基于生成性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题目

简析信息技术基于生成性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题目

收藏本文 2024-02-29 点赞:32709 浏览:14732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生成性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改提倡的教学方法。生成性教学是通过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材,对课堂教学不断进行调整和变化的教学方式,生成性教学是现代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生成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生成性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的、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作为新的教学方法,它的优点是使课堂教学具有动态的生命力。生成性课堂教学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具有极好的实效性。通过生成性教学,教师可以构建出生动、丰富的课堂,可以与学生互动沟通,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的容量。

一、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内涵

生成性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的信息和情况,教师不能恪守教学计划,一成不变地执行教学计划,而应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把教学现场中的意料之外的信息和情况结合教材、计划,有机地融合,形成新的教学方案,引导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引导学生通过课堂的发散学到更多的知识。有专家将生成性教学定义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诚的态度和为学生发展怎么写作的心理与学生就相关课题进行平等对话,并根据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与感受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思路做出机智性调整,以使教学对话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的教学过程”。虽然目前没有权威部门对生成性教学作出具体定义,但针对生成性教学的研究成果,普遍的观念认为:它是教师通过围绕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材动态地结合课堂实际变化,结合教师的创造能力,构建学生、老师互动化、动态化的教学对话,通过动态化的课堂教学的实施,实现教学目标,增加学生知识面,增强个性化教学目标,最终达到多元化教学成果的目标。

二、初中信息技术实施生成性教学的原则

信息技术同传统的语数外课程相比有较明显的差异,信息技术课程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而当前初中信息技术的教育模式还比较传统,沿用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课程更多地强调思维方法、计算方法和读写能力的提高,在动手能力方面要求很少。因此,信息技术是亟需改革、亟需创新的教学方法。

1.开放性原则

生成性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弹性教学,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上,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案,不应墨守成规,而应当积极灵活地应对不可预料的实际情况,体现教师处理意外情况的教学智慧。教师用生成性教学方法教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时,也不应拘泥于课本教材和教学预案,而应当发散思维,把讲课内容拓宽到其他领域,通过课堂宽度的延伸,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视野。同时也应当通过引导的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用开放性的思维获取更广泛的知识,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2.有效性原则

 

摘自:学术论文格式www.udooo.com

 生成性教学方式应当遵守有效性原则,即课堂虽然崇尚开发和自由的思维和讨论,但也不能无限制地偏离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而应围绕教材和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扩充和丰富,但不能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去研究无效的知识。比如,当教师在课堂上根据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提问或回答,有的学生的提问偏离教学主题思想太远,而且与课堂毫无关联或是异想天开,不合实际,观点荒谬。针对这样的突发情况,教师应当及时纠正课堂的走向,通过教学智慧,将讨论或问答回归到对学习信息技术的有效途径上来,以此实现教学目标。

3.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原则

传统的课堂通常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授,学生听。教师机械地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不仅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知识吸收,也不利于教师通过课堂反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效率。生成性教学倡导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原则。教师授课时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发展,在有效的互动中,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主导课堂的能力,教师在互动中也通过学生,对自身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反馈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通过课堂分组教学,各组之间相互合作和竞争,分组讨论使学生参与课堂的效率提高,也提高了学生课堂讨论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通过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提高了学生的积极向上和求知的。

三、初中信息技术生成性教学的实施路径

生成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拘泥于教案、教材的教学方式,而把课堂当成动态的信息交换场所,教师以教材及教学计划为中心,把教学中的多种其他因素结合起来,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创造更多的课堂教学附加值。并改变了传统课堂的“说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沟通交流,师生通过相互信息的沟通互动,课堂注意力更加集中,获得的知识面也更深、更广,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初中信息技术实施生成性教学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为学生弹性预设教学情境

通过弹性预设教学情境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环境,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氛围,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构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关键。教师在讲授川教版《用计算机写作》一课时,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写字板是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的简单文字处理工具,并掌握用写字板输入、设置文字的格式,学会保存文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如果采用生成性教学方法,教师在介绍完写字板的基本功能后,让学生分组模拟作文竞赛的教学情境,3至4个学生一组,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体创作作文,让每组学生进行查资料、文字编排整合,最后形成文章,交给由学生挑选出来的评审小组评定。通过预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并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团队合作及精神交流的情感目标。

2.充分利用课堂偶发性教学事件

利用课堂中出现的预料之外的事件,教师通过因势利导、借题发挥来发挥它的教学价值,扩充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在教师讲授《个性化的桌面设置》一文时,突然有学生在玩手机,老师不是简单粗暴地没收学生的手机,而是让学生用手机照一张照片,然后让学生把照片上传到计算机中,并把刚才的照片设置成电脑桌面。教师通过因势利导,既实现了教学目标,扩充了教学内容,又善意提醒了学生,达到了利用偶发性教学事件教学的目的。

3.灵活设计教学流程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操性强,由于区别于传统的读、写、算,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储备,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加以教师的辅导,从而掌握课堂知识,同时关注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围绕信息教学结合学生兴趣加强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在生成性教学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教师应当在每节课堂上给学生预留一定的自由时间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或举一反三地探讨,通过自由时间的动手操作和尝试,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更能将课堂知识发散和加深学习深度。
⒋提高课堂兴趣性
兴趣是激发热爱学习情感的催化剂,也是学习的基础。生成性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如有的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在讲授幻灯片制作的课程时,教师就应该以动画为切入点,通过幻灯片中的动画性给学生教授动画片形成的原理和幻灯片动画效果的制作过程,使学生不仅学习到了幻灯片制作的课堂知识,又了解了动画片的原理,更加深了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兴趣。
上述内容是我对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教学的一些认识,希望能为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6(8).
[2]李祎,涂荣豹.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J].教育研究,2007(1).
[3]胡国华.生成性教学,彰显信息技术课堂生命力[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5).
(作者单位 四川省成都市棕北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