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结论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2-12 点赞:6440 浏览:1981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源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udooo.com

2095-3089(2012)12-0292-02
高中历史新课改在 “教学目标”中指出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替代了过去教学大纲中“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传统的思想教育,更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涵再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所谓情感,就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与内心体验,当客观事物以一定方式影响人的时候,人就会进行认识并产生相应的态度和体验,表现出明显的赞同或反对、愉悦与愤怒、乐观与悲观等两极性特征,其过程就是通过内心体验来反映客体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所谓态度就是一种相对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的情感倾向,它是个体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外化出的对生活中的不同事物和问题的认识,并可用语言表现出来的观点,因此态度的成分将明显包含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信念。所谓价值观就是在情感信念和情感态度基础上形成的高级性社会情感,是对客观事物认识和评价的最高层次,是系统化、理论化、观念化的情感体系,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
《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历史教育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应是“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历史教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真正价值在于树立信仰,塑造精神,完善品格,可见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工作,成为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中的深层次内核关键环节。
2历史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路径,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从课前准备到课堂引导、再课后拓展,要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首先,发挥教师的特长,打动学生。还有很多老师的语言有着独特的魅力,富有情感,很能感染学生。记得,育才中学的刘元强老师在讲《洋务运动》一课的时候,扎实的文学功底配合富有磁性的男中音,诗一般的语言让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音色的清晰,语调的抑扬顿挫,学生随着教师语态变化或欢快,或悲壮,或高亢,或低沉,陶醉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到教师的语言美,使师生间产生共鸣,在愉悦中接受知识。大家被李鸿章的卖国求荣恨的咬牙切齿,又为邓世昌的爱国情怀激动的热血沸腾。当时课堂上静静的,当老师上完新课之后,立刻爆发出一阵阵掌声,显然学生是深受感动了,同时也升华了这一节课。其次,选取能够让学生动情并为主题怎么写作的感性材料。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教材中的历史知识也显得纷繁芜杂,大至古今中外国家兴衰、小至个人成败的经验教训,蕴涵着许多可挖掘的元素。如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之情;岳飞精忠报国的壮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为推翻封建专制、反抗外来侵略、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品格;华盛顿“提剑三尺,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 天下为公的表率作用;居里夫妇废寝忘食、潜心钻研的治学精神;爱迪生、牛顿贵为天才却低调谦虚的为人态度等等,均可让学生感知怎样的人格才是健全、高尚的人格,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主导与主体要相结合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师生之间应该用平等的“人”的眼光相互看待,相互尊重。这就要求历史教学必须摆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指导、引领和帮助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学情,制定教学设计,刺激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实践和体验中实现自我的价值观教育。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大到整体的教学思路,小到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必须以学情为依据。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论是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还是现场辩论、调查访问,只有符合学生实际,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获取情感体验。
(2)善于抓住来自课堂中不同的声音,在辩论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适时地加以升华。有一次,在给学生看到一段关于美国对日本投下两颗视频的时候,课堂上立刻响起一片掌声,有人还甚至高声喊“活该”!只有前排一位同学皱着眉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什么呀,那可是一些和平的居民!太残忍了。”我注意到了这一点,看完视频后,我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随后,补充了几段材料:广岛、长崎被轰炸后的图片,两城市的人口伤亡、房屋毁坏的相关数据,两城市的人民在战后面临着许多遗留问题,这些问题给他们造成的伤害,美国执行此命令的飞行员的忏悔。通过这些历史材料的展示,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战争给交战双方的人民都造成了伤害,从而激起他们对战争的痛恨,树立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综上所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情感教育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其关系是递进式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情感教育的完整过程。而教育过程又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双方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构建价值观的教育全过程。所以,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的形式推行情感教育,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性格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