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以人为本网络环境下构建“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网络环境下构建“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

收藏本文 2024-03-14 点赞:32646 浏览:14712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社会行为等各方面都在发生显著的变化,网络的普及和其应用的深入也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依然是“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辅导员和学生共同构建的互动体系,统一的科学价值观是实现这一体系有效运作的前提。在这个由辅导员和学生共同构建的互动体系中,“以人为本”是核心、怎么写作是基础、创新是必然要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内在推动力。
网络环境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校园作为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丰富资源和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变革和影响。我们如何才能让网络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变革和影响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学校和辅导员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确立“以生为本”的怎么写作目标。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既反映了当今时怎么发表展的客观要求,又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涵,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也是高校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其核心理念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管理学生为怎么写作学生,信任关心学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条件,大力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源于:www.udooo.com

,实现学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标。

一、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网络的及时性、综合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形成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和利用率,减少了获取信息资源的成本,激发了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调动了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主性与参与性。其次,网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新的方法。网络视频等技术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更加形象和生动有趣,拓宽了辅导员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第三,网络环境给大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条件。网络创造的“虚拟现实”环境,为大学生正确理解社会角色冲突提供了反复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胜任多种社会角色的能力,也为大学生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结交朋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第四,网络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网络的隐匿性有助于保护学生,交流形式的多样化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动性,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深层次把握教育对象的精神理念和思想动态,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遭遇的挑战

网络丰富的信息缺乏控制和过滤,各种合法信息、非法信息、有益信息、无益信息、真实信息、虚检测信息等混杂在一起,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尚未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来说,不可避免地带来冲击,甚至误导,从而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倾斜和道德判断力的削弱,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首先,网络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复杂的信息环境之中。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及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的种种问题,使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迷惘和困惑,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产生价值观的倾斜,民族认同感弱化、主流价值观发生偏移、传统文化流失、低俗文化泛滥、暴力和迷信,等等。其次,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世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体制和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受到挑战、工作针对性难度加大、舆论监管和导向困难等等。第三,网络使大学生个体行为发生新变化。沉迷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使大学生道德意识淡化,大学生网络犯罪和针对大学生的网络犯罪也正日益突出。第四,网络给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挑战。网络在更深的层次上导致了大学生思维方式渐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大学生的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削弱,其虚拟性特征造成大学生非人性化倾向增强,无法面对真实社会。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关系的新特点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政治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要组成成员,地位更加明确,自上世纪50年代政治辅导员制度设立以来,辅导员都处于高校建设的核心地位,充满职业自豪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后,社会多元利益扰动对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构成了冲击,辅导员的身份变得尴尬,既非教师,又非行政干部,经常被比喻为“保姆”和“救火队员”,事务性工作过多,考核与评价体制不够合理,无论上班下班,只要学生有事的时间,就是辅导员办公的时间,从调节学生寝室矛盾,到进行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凡是和学生有关的事,都属于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没有时间进行理论学习,甚至成了消化冗员的平台。2006年9月,教育部开始实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正在成为一项可以终生从事的光荣事业。新环境的压力下,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不懂得信息网络技术,不深入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就无法有效地进行信息管理和行为指导。由于网络平台,辅导员甚至专业教师工作也由讲解者、传递者,变成学生成长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
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对象主体性更加突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性明显。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充分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使得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去选择所学习的内容,以充实自己,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在网络环境里多种文化交流加快,多种思潮相互交错,形成各种民族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的矛盾冲突相互渗透,其表现形式,既有正确的、先进的、新生的、开拓的、进取的等各种进步向上的思想观念,又有错误的、守旧的、僵化的、拜金的、享乐的、自私的等种种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形成与经济阶层多样化相适应的多元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教育真正面对的是学生个体,学生个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个性化的凸显,网络为大学生追求个性化搭建了平台。

源于:高中英语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