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探究教学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反思小结

探究教学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反思小结

收藏本文 2024-03-20 点赞:29409 浏览:13328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对初中化学的入门教学应该如何去处理,也就是对基础化学知识的合理解释和适度拓展问题怎么去把握。进而能够为我们初中教师更好地做好化学教学提供一个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教学;化学反应
现在的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中,已全面触及到了中学阶段所学化学的概念、原理,但有些只是皮毛,更可以说是模棱两可。对这些内容我们在教学中应讲求深浅适宜、难易适中,即应讲究“适可止”。具体的内容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化学》九年级上册(后续中均用“上册”表示)第35页中叙述: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这是一个氧化反应,氧气在这个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在这一概念中,它只说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所举的例子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虽然这种举例说法与概念并不矛盾,但恰恰使学生感到只有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任何反应是氧化反应,这无形中我们进入了一个严重的误区。所以,在讲解中,应特别强调氧指氧化剂,常见的物质在氧气中发生的燃烧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到此必须停止进一步深入讲解,以免为以后的学习造成思维上的混乱。
上册第82页中叙述:
“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这一概念对正负化合价多少的确定,化合价之和等于零,单质的化合价等于零的解释恰恰又起到了一个误导。如,一个CO2分子中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相互化合,而碳显+4价,氧显-2价。在这儿,原子数目与化合价之间毫无数字间的联系。所以,我们不妨说化合价决定了化合物各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或许更恰当、更准确一些,这也为后面有关化合价知识的解释变得更加顺理成章了。
上册第39页中叙述: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可用文字表示为:
在这儿前面叙述的是木炭,后面文字表达式中又写的是碳,而“碳”只能表示碳元素或碳原子,可我们定义的化学反应是“某物质和某物质反应生成某物质。”那这儿的叙述是不是有不合理之处呢?
我认为应该这样用文字表达:
上册第108页中叙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化学》九年级下册(后续中均用“下册”表示)第36和38页中叙述:
“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是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由于固体、气体溶质在液体溶剂中溶解有一定的限度,而液—液互溶是无限度的。而且,对溶剂是不唯一的。所以,溶解度对固、气体溶质才有意义,从广泛意义上应该将课本中的两个概念对比定义如下:
下册第49页中叙述:
“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

源于:论文如何写www.udooo.com

蓝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虽然在这儿是以酸、碱为例引入石蕊、酚酞酸碱指示剂的,但其原理是与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相互结合而发生变色的。所以,只要是具有比较强的酸、碱性,溶液都能使石蕊、酚酞变色。那么,我们应强调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总之,初中化学内容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完美之处,从概念描述到举例讲解都有些笼统和不全面。那么,我们有必要去讲清楚、讲明白,哪怕是学生一时难以理解,但不至于在以后的高中学习中自相矛盾、相互误导。所以,我坚持认为要讲应讲清楚、讲明白、讲到位、讲全面。
(作者单位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