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叙事冲突和重构:德育灌输和平凡叙事有机融合

叙事冲突和重构:德育灌输和平凡叙事有机融合

收藏本文 2024-02-29 点赞:14763 浏览:6029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 当前学校德育的灌输原则面临发展的困境

长期以来,灌输原则在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灌输原则既符合现代教育规律,也符合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既是实现学校德育价值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校德育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
当前学校德育在内容上存在泛政治化、非理性化等不足之处。在方法论上,对灌输原则的过分依赖导致了学校德育缺乏实效,灌输原则面临发展的困境。

1.灌输原则面临着教条化的发展困境

灌输从本质上讲是从外部输入某种思想,把一系列的道德准则强加于受教育者。就教育目的而言,灌输使教育者的目的、意图通过说服、规劝、奖惩等方式为学生接受;就教育内容而言,灌输使教育者将具体的信念、价值观当成“真理”来传授而忽视其他价值观的存在;就教育方法而言,灌输原则较少考虑受教育者是否愿意或是否有能力接受,而采用强制的手段和措施,因此陷入教条化的困境。

2.灌输原则不利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

根据内外因关系原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道德的主体性在人的道德发展和完善中起决定作用。而灌输原则往往忽视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以道德灌输作为促进受教育者发展的根本动因,由此导致了科学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
3.灌输原则面临“无灌输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字体www.udooo.com

道德教育”理论的冲击
无灌输道德教育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其认为灌输的强制性和单向性将会不断消解学生的主体性,甚至消解学生的道德判断及选择能力,因此强调尊重学生的道德判断,主张让受教育者在教育教学及社会实践中选择并坚持实践自己信奉的道德准则,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而且无灌输道德教育注重克服灌输原则的强制性,而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努力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判断力,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

二、 道德叙事是当代学校德育范式的新转向

道德叙事是中外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其往往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故事背后承载的丰富的社会价值决定了道德叙事过程具有道德教育的作用。
道德叙事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价值,有利于学校道德知识教育向道德体验的转化,使学生形成牢固的道德观。

1.道德叙事有助于开发道德体验的价值

德育内容不同于“可编码化”的科学知识,是需要个体亲身体验和感悟的知识。德育内容也不像有些自然科学那样可以通过推理获得,它必须靠受教育者的道德生活体验来接受、内化和实现外化。德育知识能否转换为个体的道德行为,关键是情感体验在其中起怎样的作用。师生之间共同参与和双向交流的学校德育工作融合了信息传递和情感沟通互动,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学校德育工作中政治思想、社会道德等的传播能结合学生愉悦的心情、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而进行,那将会大大提高其教育质量和效果。因此,德育过程应该更加注重教育内容的形象化、感悟性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更加注重情感的交流、沟通,切忌“目中无人”。而具体的、特殊的、具有生活化的道德叙事正符合了这种教育要求。由于叙事过程的开放性和故事本身的多解性,道德叙事本身就体现为展现生命体验的过程。道德叙事的过程是梳理自己的理解、体验和价值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不但可以吸收故事本身的价值与意蕴,还可以体会教师的情感、价值和体验。

2.道德叙事有助于克服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脱节

传统道德教育中,教育者运用各种教育形式强制性地向受教育者灌输各种抽象的远离生活的道德理念,导致道德教育远离了学生的现实道德生活。就学校德育内容而言,德育的本质是促进青少年知、情、意、行四个要素形成和转化的过程。如果人为地将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割裂开来,仅仅把道德作为纯知识性、观念性的东西,就会导致德育停留在政策或原则层面,缺乏可操作性。由此德育也成了针对具体内容而进行的教学,青少年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接受德育知识,死记硬背一些道德规范或条文。长此以往,当他们步入社会时,将很难出现教育者预期的道德行为。而道德叙事在德育内容的选取上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感受和体验,通过生活化的叙事内容,以现实为维度,不断满足学生生活实际和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受到德育工作者的青睐。

3.道德叙事有助于提升德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众所周知,学校德育具有灌输国家意识形态的功能。除此之外,其还具有个体发展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等。如果仅仅关注德育的政治功能,就会忽视德育本身的价值和目标,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便会使德育流于空洞说教,由此导致德育“目中无人”。这样的德育自然无法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德育的文化功能也不容忽视。德育的实质是关心人、发展人的,如果只注重德育的社会教化功能,而无视其文化功能,则直接影响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脱离了文化传承的德育,将会失去根基、难以真正立足于教育“首位”。而道德叙事往往通过多种形式给受教育者叙述生活故事,使生活故事成为非常重要的德育资源。通过道德叙事不仅能充分发掘内隐于这些美德故事之中的德育价值,同时还能发挥德育的文化传承功能,使学生获得一种文化熏陶。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价值观教育,而任何价值观的形成都与文化、传统紧密联系。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克服市场经济及现代化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如道德失范、信仰缺失、功利主义等。

三、 学校德育中理论灌输与平凡叙事的有机融合

1.道德叙事和灌输原则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由于我国当前学校德育普遍存在着重知识灌输,轻德育实践的弊端。虽然我们不能否认灌输原则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不能否认通过理论灌输所获得的道德知识对于受教育者掌握道德行为准则,判断、辨别自己和别人的道德行为具有的重要作用,但是学校德育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一些道德理论和原则,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一旦脱离了道德实践,道德知识终将成为空洞说教,将使受教育者更加厌恶理论灌输。如何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指导受教育者的道德实践,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随着生活化德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和得到普遍推崇,道德叙事渐渐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乐于接受的德育方式。由于道德叙事隐含着生活化、可感性的道德教育内容,因此将其引入生活德育课程,不仅有利于弥补灌输原则的不足之处,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
此外,引入道德叙事并不意味着要使灌输原则淡出德育视野,在灌输的环境以及其主客体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德育工作者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灌输教育的新特点和规律,创新灌输教育方法,切实提高灌输教育的针对性。要逐渐扬弃强制灌输和单向灌输,借鉴道德叙事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优点,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双向互动式的灌输模式。要将灌输原则与无道德灌输教育有机结合,要把学生看作具有积极自我意识的道德主体,通过道德叙事等形式积极创设道德分析和道德判断的情境,积极培养其主体性道德人格。

2.道德叙事应坚持“以人为本”,从宏大叙事转向平凡叙事

在学校德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因为学校德育工作是陶冶心灵、塑造人格、涵养品德的工作,所以首先必须承认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通过道德叙事可以使学校德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抽象的普遍走向鲜活的个别,由教师的训导、灌输走向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从而使德育走进生活世界,让学生真正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但是,当前我国学校的德育叙事存在着宏大叙事的倾向。所谓宏大叙事,就是指一种无需论证且不可怀疑的基础性、本质性、确定性的叙事,它强调一元和权威主义的逻辑,并对偶然、异质、多元差异加以边缘化。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促使宏大叙事向平凡叙事转化。平凡叙事更接近学生的生活世界,更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精神困惑,其教导学生如何在当前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因此也更有助于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
参考文献
喻学林.学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性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俞静峰.道德叙事:当代学校德育的一种走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1).
[3] 刘惠.走出困境:“无灌输道德教育”及其现实意义.教育探索,2005(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