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以表象为视角,透析基层中小学校长成长轨迹学术

以表象为视角,透析基层中小学校长成长轨迹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2-11 点赞:15130 浏览:6161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校长的成长,一般是逐渐发展,不断提高、趋于成熟、走向成功的。优秀校长的每一步大的跨越,都需要一个比较孕育积累的阶段,若违背规律"强行"超越,就可能给校长后来的发展带来"先天不足"的后遗症。实践证明,校长践行教育思想需要长效的教育行为。本文以"种种现实表象"为视角,对校长从"出道"到"成名"进行理性透析,进一步揭示了中小学校长的成长规律,同时,也提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见解。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 成长;规律透析全国十佳明星校长----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卓立校长用48年的教师生涯和20多年的校长经历,专注于"和谐教育"的探究,他将一所胡同小学打造成国内外知名学校,66岁时政府批准他光荣退休,他成为终身名誉校长,他的追随者继续践行者他的教育理念。卓立校长的成功轨迹折射出一种教育规律----校长践行教育思想是长效的教育行为。然而,在广大教育滞后地区,短效的教育行为比比皆是,人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违反教育规律的事。许多校长历经苦旅之后,收获的不是思想的积淀和风格的形成,而是身心的疲惫和职业的倦怠。
1在现行基础教育体制下阻碍中小学校长成长的几种表象
1.1校长"匆匆过客",难成"大器"。 当前,影响和阻碍名校长形成教育思想的因素比较多,但"任期体制"似乎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实性瓶颈。在中小学推行校长、副校长竞争上岗制后,中小学校长队伍一直处于变化中。部分校长只是做做"维持会长",但求不出事,但求考试成绩出彩。一些有魄力的校长因为任职时间短,刚有起色就要走马他任,只有"栽桃树",摘不了"桃子"。而继任者未必肯继续"栽桃树",说不定"砍桃种稻"。有的新校长到任,人地生疏,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心中无底,会追求短期效益。民间流传着一条校长任职规则,校长不会抓考试就撤,学校成绩不好就换。调研表明,校长的黄金期应该是39-55岁,但由于频繁更替,许多基础教育学校校长在45岁之后便进入衰弱期,这样,校长很难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更不用说去践行了。
1.2学校的实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在教育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几乎每一所名校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这跟学校办学的自主性和办学者理念的延续性有很大的关系。反观滞后地区,基础教育学校的单位实体没有得到体现,办学的自由发展空间小,创新的自主权受限制。此外,各种教育教学流程、评估体系过于统一,各校没有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学校犹如一个驱动器,一切工作都是从上复制,向下粘贴,然后保存,造成千校一面。
1.3校长自身存在的思想障碍。很多校长奋斗了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思想一片空白。调研表明,西部地区一些校长形成办学思想存在两种思想障碍:一是感叹自己奋斗和成长的环境,认为自己"水土不服",很难成长为名校长。二是认为自己办学自主空间小,有思想也难有用武之地,久而久之就放弃了思考,久而久之,学校领导在工作过程中就形成了应付了事状态,思想上处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平稳心态,不会思考的校长是不会有自己的办学思想的,学校也就很难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2校长从"出道"到"成名"的理性透析
校长的教育思想离不开独特的个人成长历程,个人的性格、文化背景都对校长的教育思想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一般来讲,成熟的校长都应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是由校长的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人生经历的累积等而逐渐形成的,名校长的教育思想具有普遍性、系统性、指导性。

2.1关于文化背景对校长的个性和风格的熏陶

2.1.1土壤:童年经历。古训有"三岁见大 七岁见老",校长的个性或多或少会有童年的影子。我虽然在农村接受小学教育,但我的家族也算"书香门第",祖父跟父亲都特喜欢写对联和吟诵国学,我自小深受中国传统的感恩文化的影响,所以,崇尚博爱的思想,认为爱孩子则是人类的天性,爱学生是做校长的基本职业品质。
2.1.2基石:乡土气息。2010年,电视纪实系列片《走南闯北天等人》热播,我万分激动,因为在我的体内流淌着天等人的热血。据不完全统计,天等县长期分布在外的人员达到12万人左右,天等人在上海、北京开的饮食店达500多家,在深圳、东莞的小厂达400多家,在南宁开的大小宾馆也有400多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人自强不息和勇于创业的的性格特征也影响着我,在办学实践中,我拥有"农民的身手"和"改革家的头脑",这是做校长的职业精神。
2.1.3养分:教育背景。教育背景决定校长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影响职业情怀。我15岁时到南宁修完师

源于:论文资料网www.udooo.com

范学业,毕业后,分别到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大、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师大、华南师大接受培训或进修,感受不同学校的教育氛围,养成我包容、谦和、多元的气质,这是做校长的职业情怀。

2.2关于工作履历对校长的厚度和视野的影响

我1989年参加工作,1997岁起担任校长,工作头10年走了三个学校,零敲碎打,教路坎坷;后10年相对稳定,才有了自己相对完整的思考,对此,我的感触是:校长岗位相对稳定方有利于教育思想的践行。
2.2.1积淀:教学实践。优秀的校长首先是一名优秀的老师,教学实践是校长成长的必经之路。我先后任教过小学三年级到初三年级的所有年段的语文课,平时笔耕不辍,业余也从事文学创作,发表过一些诗歌。虽然付出多,建树少,但是通过多元化追求,把自己发展为"万金油式"的教师。在23年的教书生涯中,形成了 "朴实、扎实、真实"的教育风格,积淀了"追求幸福的教育 享受教育的幸福"的生活价值观。
2.2.2量变:反复研修。校长领导力从哪里来?从研修中来,从思辩中来,从实践中来。担任校长后我多次参加各种研修班,其中3次到北京,5次到广西师大,变化最大的不是书架上多了一本本写满字的笔记,而是因为思想经过了一次次洗礼,许多思索的问题获得了顿悟,也产生了许多更深的思考。实践证明,反复研修对校长把握时代的脉搏和主旋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3质变:阅读内化。校长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价值要求,若不能转化完整的体系,那么,这种教育思想是虚设的,虚设的教育思想是无法稳固的,因为他没有生命力。 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要多读书,多学习,高瞻远瞩,外出学习新经验,向优秀校长取经,和教师做朋友,做一个追求学术,坚持学术魅力的高素质的校长,用自己的教育思想,引领特色的办学风格。"以文化引领人 关注教育生命"是我探索教育管理15年后积淀的管理理念。
2.2.4蜕变:洗尽铅华。校长要科学合理地表述自己的办学思想,校长的思想形成并不难,但通过文本精华来呈现有个性的思想不容易,鲜明的个性可以表现出校长独到的办学见地。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出教师的人格魅力;广西师大的"尊师重道 敬业乐群";北京史家胡同小学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未来"和山东李希贵局长提出的 "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办学思路。综合这些名校校训和办学思路,无不体现出"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校长要培养自己的语言驾驭能力,学习古人精心"推敲"精神,力求"语不惊人誓不休"。校长要锻炼自己的行文能力,以妙语经纶来提炼自己的办学思想、来展示自己的办学思想。
校长践行教育思想是长效的教育行为,滞后地区的校长难于成为名校长,既有地域上的原因,更有教育"短效"的约束,种种教育表象似乎说明了一个道理:培养校长必须遵循校长的成长规律。对于刚出道的的校长,主管部门应该给予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不可急于求成;而对于已有所建树的"名校长",在任期问题上可以视情况采取灵活的政策,不必拘于一格。如何遵循教育规律,让年轻校长尽快成长,让"名"校长克服职业倦怠,扬起二次创业曲线,延长教育生命,这是各级政府在推进校长任期体制改革时需慎重思考的事情。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