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计算机语言教学和实践

计算机语言教学和实践

收藏本文 2024-04-12 点赞:4450 浏览:1554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计算机语言的复杂性和抽象性致使老师难教、学生难学,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特点和认识规律,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用通俗易懂地语言教好这门课程,已成为任课教师教学教改的首要任务,本文旨在对计算机语言课程的教法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语言;教学模式;任务驱动
在高职高专院校绝大多数学生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特别感兴趣,比如PHOTOSHOP、CAD、FLASH、网页制作等,对语言、理论类课程特别反感,本文结合作者历年的教学体会, 针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畏难心理, 提出了任课教师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改进教学模式、转变师生角色,对激化学生学

源于:论文格式范文网www.udooo.com

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优化教学模式,激化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模式作为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我们不能轻率地摒弃教学模式,但也不能刻板僵化地完全遵循。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某一种教学模式运用于所有课堂之中,而应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挖掘并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的运用都有一定的条件,对应着特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学情境。对原有教学模式的超越必须是符合教育规律、能够真正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绝不能为了超越而超越。当教师能够结合具体教学情境,不断地调整固有教学模式时,每一堂课都可能会在特定教学理念指导下形成特定的教学模式。
在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对课堂结构设计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最大的特点是职业性和技术性,是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所以,在学习一定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语言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符合探究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明显的提高,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以任务的方式提出,贴近生活,通过任务的结果去追索相关理论知识,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要求教师恰当的、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内容,教师通常采用多媒体或者实验室现场讲解和演示的教学方法,抓住实现任务的关键点,弱化适用性不强的内容,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任务的趣味性和适用性、内容的简单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逐步形成“照搬—深化---开拓---创新”的良性循环。

二、变换师生角色,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西塞罗说过:“教师以权威的面目出现,对于想学习的学生来说,常常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障碍,因为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运用自己判断能力,而总是依靠教师的意见解决问题。”。任课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合理规划任务小组,一个小组相当于一个的产品研发团队,包括软件的设计、编码、测试等,引导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尊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温情和友爱,同时充满互助和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和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内,每个人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的忠实评价,改进自己的不足。教师要积极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成果,正确对待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的错误,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情感因素就能得到充分的释放,个性得到张扬,学习才能成为愉快的过程,身心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按照由简到繁的原则,由教师提出任务要求,将每3个学生分成一组,程序设计、程序编码和程序调试各一名,教师通过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分别指出各自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案,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再做相应的改进和优化。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才会转变为能力,才能真正让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这样教师也由单纯的教授者变为实训操作的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此时的教师应该耐心的辅导每一个学生,详细的回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充分理解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错误,没有过激的言辞,鼓励学生在任何困难情况下,都要按照老师布置的练习任务,编写出相应的程序并调试好程序。最后,教师要对各小组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得分,这个得分作为这门课程的平时成绩,这样学生就既有紧迫感,又有成就感。
学生和教师的角色改变,就是教与学相互渗透的结果。在现代教学理念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学方法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知道学些什么,另一方面应该明白怎么学习,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自主的获得知识,使学生能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完成程序设计的同时,也就掌握了学习的目标。

三、计算机语言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借鉴一些算法好的示例程序。以C语言为例,用同一台计算机,同一个开发环境,实现同一个目标,分别用不同的算法实现,执行的时间长短和占用的内存大小各不相同。由此可见,程序设计包含很多技巧,甚至还需要了解计算机硬件和程序编译系统相关知识。要设计编制一个高效率的程序,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阅读一些好的示例程序,从中领会到精髓所在。
熟悉开发环境,加强调试能力训练。程序设计和编制完成后,程序必需经过严格的调试,从而发现程序设计和编码过程中的缺陷。调试能力是编程的一项基本功,在软件项目开发周期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对于开发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没有经过严格而周密测试的程序,在用户使用过程,可能会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程序调试,不仅可以检查程序代码的书写错误和逻辑错误,从而排除错误,而且可以让我们更深入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观察变量值的变化规律,验证程序是否按预定的设计思路来运行,最终达到任务目标。
参考文献:
关忠仁.C 语言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计算机教育, 2007 年第6 期.
吕晓华, 司海峰, 张燕, 沈娴.初探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7 年第11 期.
[3]李炜年.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甘肃科技纵横, 2007 年第6 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