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八年级物理教学 >污名农村留守儿童污名化理由

污名农村留守儿童污名化理由

收藏本文 2023-12-30 点赞:25987 浏览:11990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一定偏见和刻板印象,留守儿童污名化现象已处于启动状态。污名化对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导致教师丧失教育信心;导致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等群体之间出现心理鸿沟;导致留守儿童陷入“孤岛效应”的发展困境中。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社会各界应杜绝留守儿童的污名化:传媒要注意对留守儿童报道的角度;学术研究揭示留守儿童问题要客观全面;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留守儿童要加强自我教育;采用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关键词】留守儿童;刻板印象;污名化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的父母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对什么是“留守儿童”,学界存在一些分歧。本文的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不满18岁的农村儿童。这些留守儿童要么仅由在家的单亲(一般为母亲)看护,或者被留给了祖父母、兄弟姐妹、亲戚、邻居等父母之外的其他人代为照料的青少年。他们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怀,因此,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通过经验或大众传媒,人们接受了留守儿童即“问题儿童”这样一个“刻板印象”。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少“污名化”的现象,留守儿童就是一个易被实施污名的对象。

一、污名与污名化的涵义

“污名”(stigma)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最

一般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初是作为奴隶的一种标志,后来演化成为一种有污点人的身体标记;在中世纪,污名又加上了宗教色彩,被用来指异教徒和肮脏身体的标记。这种标记是刻在或烙在某些人的身上,表示带有这种标记的人是不受欢迎的,需要回避和远离。1963年Goffman将污名引入到心理学的研究领域,Goffman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受损的身份”(spoiled identity)的核心概念,用于描述遭受污名化体验的人们,被社会他人贬低的社会地位。在Goffman之后,又出现了很多相似的定义,都认为污名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不受欢迎的特征,它与特殊外表、行为或者群体身份相联系,并存在于特定的场合或情况中。我国学者俞国良认为污名是一种消极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s),对被污名者有着深刻的影响,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
污名概念包含污名化(stigma atization)、被污名者(stigma atizedperson)和实施污名者(stigma atizer)三个要素,而污名化被视为一种动态的群体过程,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处于强势的实施污名者通过贴标签(labelling)将被污名者的某些负面特征加以扩大,直至形成固定的刻板印象。污名化的实质是促使一种排斥性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
就目前情况来看,全社会对留守儿童各种问题的广泛关注,即使有过头的地方,但也都是出于对他们的高度关怀,基本上不存在将留守儿童污名化的主观故意。然而,过犹不及,如果一味盯着留守儿童的问题,就会对他们的成长优势和教育资源视而不见。久而久之,一些人甚至可能把自身利益与留守儿童的问题联系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将留守儿童污名化。

二、农村留守儿童污名化现状

罗静等系统地总结了以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发现已有研究几乎都将留守儿童定位为问题儿童,常带“有色眼镜”去研究和分析问题;任运昌教授在历时4年,深入西部10省的500余次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受访者基本上把留守儿童当成问题儿童看待,常说他们厌学违规、素质低下、不守法纪、犯罪倾向大等。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素质评价普遍偏低,约1/4的相关学术论文(近400篇)对留守儿童的负面特征有夸大倾向。谷子菊研究发现,“留守儿童”这个标签被贴在父母外出工作而自己留在原籍的学生身上,他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等都被冠以“留守儿童”特有的“标准”——成绩差、攻击行为、性格缺陷、内向、自卑等,按照这种“标准”,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与留守儿童保持距离,减少交往,甚至产生排斥和偏见。以上种种研究表明,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存在一定偏见和刻板印象,留守儿童污名化现象已处于启动状态。
甘满堂和赵越利用“利克特量表”研究发现,公办学校中老师认为留守儿童学习积极性较弱,其次是作业完成情况差,再次是遵守课堂纪律也较弱。在老师印象中,最顽皮、最不守纪律、最不爱学习的都是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是否影响教学质量,所有的教师都认为有影响,并普遍反映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难管理。难于管理主要集中在课程作业上,其次是课堂纪律。老师普遍反映留守儿童,特别是男生,都比较顽皮、好动,不守纪律,管教困难,课程作业大多不能按时按质完成。据某校校长反映,大多数留守儿童无法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甚至根本不做家庭作业,这主要与家庭环境差相关。留守儿童的家长整天忙于挣钱,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在某些留守儿童的家长看来,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帮助他们照看孩子,对于是否受到较好的教育,并不在意。

三、留守儿童污名化的危害

对留守儿童的污名化现象,不但容易形成学术界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片面理解和刻板化印象,忽视健康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和事实,甚至在社会环境、大众心理上也容易形成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的错误观念。污名化现象会不同程度地阻碍着农村留守儿童向上的社会流动,使之长期处于弱势状态,甚至令他们蒙受强烈的羞耻感和罪责感,损害其身心健康。同时留守儿童也会由此产生对社会的隔离感、敌意和不信任态度,甚至出现反社会行为。首先,将导致教师、留守儿童家长、写作技巧监护人丧失教育信心,给广大留守儿童的自尊、自信带来毁灭性打击。污名是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有机结合的整体,公众污名是泛化的社会群体对“受污者”的不良刻板印象,而自我污名是伴随公众污名出现的自我低评价和自我低效能。与所有人一样,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动力源于自我尊严的展示和生命价值的追求,污名化将使他们的自我教育和主动发展遭遇巨大障碍。其次,留守儿童污名化必然导致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教师、家长等群体之间出现巨大的心理鸿沟,他们与同伴的互助成长、与家长的亲情交流、与老师的心灵沟通将出现不必要的障碍,其生存发展所需的各种重要资源也将更加难以获取,最终导致留守儿童形成一个封闭、孤立的群体,进而陷入“孤岛效应”一样严重的发展困境之中。再次,污名化还将导致留守儿童之间的关系发生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改变。一种可能是,留守儿童之间易于失去那些本能或传统的互信、互助、互惠关系,个体之间的排斥与防范增加,彼此都陷入社会认同感、归属感模糊的发展困境。另一种可能是,留守儿童非正常小团体越来越多,团体内部不健康思想逐渐滋生,彼此所谓“臭味相投”的越轨行为难以避免。更为严重的是,社会的污名化将转化成留守儿童对父母亲人、老师同学,甚至对整个社会的不满、不认同甚至怨恨报复。试想,若我国5800万留守儿童被普遍污名化,将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怎样的灾难性后果。

四、农村留守儿童去污名化的建议

污名化对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为防患于未然,社会各界必须高度警惕并杜绝留守儿童的污名化。
首先,传媒要注意对留守儿童报道的角度。各种媒体尤其是影响面广或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媒体,要注意留守儿童现象报道的角度,在报道有关留守儿童的个案时,一定要客观全面,而不是以偏概全。大众传媒要引导社会成员去除对留守儿童的偏见,每一个社会成员对留守儿童都不应持有异样的眼光,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应尽量为留守儿童做实事,而不是一味地发现他们身上的缺点并且夸大化。
其次,学术研究揭示留守儿童问题要客观全面。各类学术研究更应该本着严谨的态度,并

摘自:毕业论文范文格式www.udooo.com

得出科学结论,而不是随意夸大。不可否认,留守经历会对留守儿童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留守经历并不必然会导致心理问题。诚然,留守儿童因父母离开面临的诸多问题客观存在,对其身心发展、人格形成一定程度上存在消极性风险,但顺利并成功应对的可能性也同时存在。事实上,现实生活的确存在不少适应良好的儿童,其成长过程并未因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受到消极影响,各方面发展均健康良好。魏军锋、郑洪冰(2007,中国心理卫生杂志)通过SCL-90的测查认为,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初中生人际关系敏感且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单亲外出和父母在家的学生。但与全国中学生SCL-90常模比较发现,即便是得分最高的留守中学生在9个因子上的成绩也均显著低于国内中学生常模。很多留守儿童虽远离父母却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对生活积极乐观。
再次,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农村中小学教师要从“非问题儿童”的角度看待留守儿童。要增强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确立科学的学生观,正确对待留守儿童的缺点错误,坚持正面激励与引导。同时,主动优化自我专业发展状态,增强教育创新意识和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使命感,避免对工作问题进行消极归因,杜绝怨天尤人的心态。
第四,留守儿童要加强自我教育。良好的心态是极为重要的,自信坚强、独立进取是留守儿童所应该具有的素质。留守儿童自身应该自尊、自信、自强,要认识到留守不是无法改变的境遇,只要自身努力,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提高自信心和意志水平,避免出现自我贬损和自我污名的情况。
第五,采用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的李翔和安招认为,弱化和消除留守儿童污名化实际上是一种角色转变的过程。引入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可以培养留守儿童新的社会角色。他们采用了以下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局外参与者介入模式,开展个案工作,对留守儿童进行面对面的怎么写作,建立留守儿童的自我发展衔接机制。二是角色引导者介入模式,开展小组工作,建立留守儿童的角色演化机制。三是关系协调者介入模式,开展社区工作。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加强留守儿童与社区居民的交流;发展或培育非政府、非赢利组织。
参考文献:
李翔,安招.进城农民工子女污名化问题的社工介入[J].社会工作,2011(8).
李建新,丁立军.“污名化”的流动人口问题社会科学[J].2009(9).
[3]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5).
[4]任运昌.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
[5]谷子菊.为“留守儿童”去污名化——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3).
[6]甘满堂,赵越.“差生”:外来工子弟正在被“污名化”[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5).
[7]李旭.从“非问题儿童”的角度看待留守儿童[J].农村经济,2011(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农村留守儿童污名化现状与对策研究》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B83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