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八年级语文教学 >英语(医学方向)复合型人才培养困境和出路学报

英语(医学方向)复合型人才培养困境和出路学报

收藏本文 2024-02-25 点赞:4977 浏览:1135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国英语(医学方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在短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普遍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为摆脱困境,英语专业(医学方向)人才培养应坚定“英语”为专业根本,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保持并不断丰富医学特色的内涵,走内涵发展道路。
关键词:英语(医学方向)专业;复合型人才;困境;对策
1674-9324(

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udooo.com

2012)08-0060-03

一、我国英语(医学方向)专业现状

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促动下,为了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国家教育部根据英语专业教学应当怎么写作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了2000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该大纲明确提出将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英语专业课程除了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以外,还包含复合专业知识课程。英语(医学方向)专业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医药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难以满足医药企事业单位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为了满足新形势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医科院校开始创办英语(医学方向)专业,如:北京大学医学部(2002年)、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南方医科大学(2005年)、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等。
医学方向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我国在近十年发展历程中,难免遇到诸多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很多都是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如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如何系统、科学地处理英语、语言知识和相关知识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确定它们之间合适的相对比例等。本文将探讨目前医学方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与挑战以及解决的对策与出路。

二、英语(医学方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普遍困境

1.专业定位不明确,方向缺失。

第一,英语专业长期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的问题。正如秦秀白指出,“在办学理念上,人们只看到英语的‘工具性’,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科性、专业性和它自身所具有的人文性。”如果单纯把“英语”作为一门技能,就不能称其为通常意义上的专业,从而导致专业方向的迷失。
第二,英语(医学方向)很多人认为所谓英语(医学方向)复合型人才就是学一点医学,学一点英语的专业。一方面,由于医学学科特点,课程种类多,课时繁重,这就会造成医学专业课程与英语专业课程之间相互倾轧的矛盾。课程设置应当偏向英语还是偏向医学?一旦重心过度偏向医学,势必会带来英语专业的异化,导致专业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下降,人文修养下降。一旦医学知识过于浅薄,也会导致相关专业知识欠缺,也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由此导致学生既不精通英语又没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学生缺乏专业认同感,对就业的前景没有信心。
正如何兆熊指出的:“英语学习+英语知识+相关知识,这一配置的关键在于这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是否能正确处理,它们的相对比例是否合适。不合适的比例有可能导致英语专业发生质的变化。”[3]英语专业(医学方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保持英语学科为基本的前提下,应处理好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和比例。
2.相关专业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课程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部分,是构建学生复合型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基础。如何构建复合型医学英语人才知识结构,如何系统、有效地设置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是摆在各所学校面前的最大的难题。
第一,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相关知识课程”应是“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的一种科学有机的优化组合”。[4]很多学校在专业建立之初为突出专业特色,均设置了大量的医学方向课程,致使学生课业任务非常繁重,同时也侵占了英语技能课程和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时。后来学校普遍调整了课程设置,逐渐降低了医学方向课程的比重。这也反映了各所学校课程设置不断趋向成熟、专业定位更趋明朗的发展趋势。然而,系统、有效的医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仍旧是一个医学方向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第二,医学与英语相互孤立。“复合是学科间的复合、交融和渗透。”[5]。有关复合型人才培养,戴炜栋指出:“所谓‘复合型专业’,并非两个专业的简单相加,要以应用能力为抓手,突出实用与即时性。保持应用能力课程,适当削弱专业理论课和史论课,特别是适当加强应用性专业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课程,来增强学生适应市场即时需求的能力。”[6]复合型人才培养中英语和医学学科不能完全孤立,应有机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医学专业人员和英语人员的通力合作,协力构建适合于英语专业的医学知识体系,对医学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翻译等进行深入研究。
3.医学英语相关研究有待深入,话语权有待提高。南佐民指出: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外语教育提出了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学科研究上,相关专业研究很容易被排斥到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研究之外;而在组织管理方面,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使其感到学科和专业界定不明,难以认定英语专业人员在跨学科教学和研究方面的成就。这些问题使得英语专业复合型教学缺乏相应的人才支撑、学术支撑和制度支撑。英语专业现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包括ESP)主要来自于社会需求和市场的拉动,而缺乏学科发展的促动力。[7]
英语(医学方向)专业目前就处于这样的尴尬境地:在医学院校,作为语言类专业她容易被排斥到学校主要研究领域之外,不受学校重视;而在英语语言文学学科领域,也往往被排斥在学科主流研究之外。由此导致英语(医学方向)专业在校内和校外都处于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境地。此外,医学英语跨学科领域的研究需要既有英语语言研究能力,又懂医学的跨专业人才,而目前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急缺此类人才。自身条件不足,再加上备受边缘化的外在环境,导致医学英语跨学科研究在国内英语语言研究领域的困难处境,话语权亟待提高。

三、英语(医学方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发展与出路

1.坚定“英语”为专业的根本。黄源深认为,“外语”是外语专业学生的优势,失去这个优势“专业”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我们应当始终把“外语”放在主导地位,不遗余力地打好扎实的外语基本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外语人才的“看家本领”,体现了外语人才突出的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也就失去了社会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加强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要始终分清主次,辩证地处理,这样才能做到两全其美;反之,则必然“两败俱伤”。[8]英语(医学方向)人才的培养首先应回归英语专业的内涵,强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医学英语复合型人才从根本上是英语人才。张冲对英语专业的定位作了如下表述:英语专业是人文学科专业之一,其内容是英语语言技能的专业训练和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专门研究。英语专业的特征是:技能加专业、复合而开放;其培养目标为:纯熟的语言能力、自如的语文转换、深度的专题研究;其专业研究范围如:英语语言研究、英语文学研究、英语文化研究、跨文化交流研究。[9]这样的定位,体现了专业与非专业的一个根本区别。英语(医学方向)专业首先要保证英语为根本,保持专业性和人文性。

2.保持医学特色,丰富医学特色内涵,走内涵发展道路。

第一,医学院校的英语专业应保持医学这一特色。医学院校设立的英语专业往往历史不长,规模不大,在办学资源、师资条件、科研条件等方面与老牌的综合性大学或专门外语类大学相比,很难有优势。然而,医学院校如果充分利用学科的交叉和学校的有利资源,将非常有利于医学方向英语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的形成。如果医学院校的英语专业盲目模仿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建设的模式,不体现自身的特色,那就是以自己的劣势与他人的优势相比,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第二,医学院校的英语专业在保持医学特色的基础上,应搞好专业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充分了解和把握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拓宽发展的领域,充分挖掘和丰富医学特色的内涵,走内涵发展道路。
第三,医学特色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翻译、编辑和教学领域,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在健康传媒、医药营销、医疗企业或医院管理等领域也有很大的需求。因此,学校应更加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探索健康传媒等方向人才的培养模式。
第四,内涵发展呼唤更加专业的师资队伍以及在医学与英语交叉领域更加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而有效地促进医学与英语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医学英语相关实践能力的提高。健康传媒的研究、医学英语语料库研究,医学英语语用研究、文体研究及翻译研究、中医英语翻译研究、医学对外宣传翻译研究等领域还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入。此外,目前,医学英语课程体系、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医学英语评估体系也处于起步阶段,亟待深入研究。英语(医学方向)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外语界在这一交叉领域研究的纵深发展,弥补综合性院校在这一专门用途英语领域研究的不足,同时指引复合型医学方向英语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内涵发展是解决目前困境的唯一出路。
四、结语
在我国,英语(医学方向)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开设之初就同时面临着多重的内外压力:内在的问题如学科定位的迷失、课程体系仍需完善、专业教材建设亟待提高、师资队伍匮乏等;外在的压力一方面来自于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普遍提高,给英语(医学方向)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医药卫生行业对于英语人才也提出了更专业的要求。内外的压力给英语(医学方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然而,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英语(医学方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顺应我国英语专业发展的方向,符合时怎么发表展对医药领域英语人才的需求。面对目前的困境,英语(医学方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首先应坚定以“英语”为专业的定位和根本,回归英语专业本质,保持专业性、学科性和人文性。其次,医学院校的英语专业应保持自身的医学方向的特色,并丰富特色内涵,走内涵发展道路,唯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现有难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2.
曾知.固本强基:高校英语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记华南理工大学语言研究所秦秀白所长的学术讲座[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8,(12):90,91.
[3]何兆熊.对英语专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几点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4,(6):3.
[4]王金洛.关于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的思考[J].外语界,2005,(5):39

源于:论文格式范文网www.udooo.com


[5]何其莘,等.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6.
[6]戴炜栋.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69.
[7]南佐民.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与对策——从专门用途英语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谈起[J].外语界,2005,(5):44.
[8]黄源深.21世纪的复合型英语人才[J].外语界,2001,(1):10.
[9]张冲.关于英语专业定位的思考[J].外语界,2003,(4):11.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天津医科大学教改项目“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复合型英语(医学方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宏艳(1977-),女,硕士,讲师,天津医科大学医学英语与健康传媒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