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八年级英语教学 >六步教学法在《化学品分析和检验》课程中应用*设计

六步教学法在《化学品分析和检验》课程中应用*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2-12 点赞:6046 浏览:1567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针对目前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以《化学品分析与检验》课程为例,将六步教学法融入项目化教学中,提出了一种具有本课程特色的教学法,即引入情境→查找方法→尝试实验→分析方案→检测指标→出具报告。六步教学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掌握技能和理论的提升。
关键词:六步教学法;化学品分析与检验;项目化教学
1672-5727(2012)10-0091-02
项目化教学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作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融“教学做”于一体,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但是在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学项目的选取仍有明显的学科体系的痕迹,没有与实际工作任务紧密结合,只是简单地将传统学科体系中经典的验证性实验作为项目;教师对项目化教学的精髓理解不透彻,导致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还没有找到较好的适用于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方法等。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笔者以《化学品分析与检验》课程为例,将六步教学法融入项目化教学中,提出了一种具有本课程特色的六步教学法。
六步教学法的内涵
六步教学法是学习领域课程创设学习情境的常用方法。六个步骤是按照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整过程进行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价。资讯是在接受任务之后尽可能多地搜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料,包括弄清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理清完成任务的步骤,以及所要用的工具、设备、材料等。资讯是计划的基础。计划是综合利用资讯所得的信息,结合现有条件,做出一个初步的计划。决策是作出的初步计划要以某种方式确定下来,如领导审批或集体讨论。实施就是按照前面制定好的计划完成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可能穿插着为完成工作任务所进行的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检查与评价是在完成工作任务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的点评与考核。
六部教学法与课程相结合
《化学品分析与检验》是一门专业技术课程,集理论实践于一体。在项目化教学改革中,该课程的内容设置打破了原来的学科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教学载体,在培养操作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掌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
课程的项目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取的10个来自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摒弃了原学科体系的验证性实验套路,全部采用企业的评价标准组织教学,即进行以国标为依据的分析检验,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面对真实的样品,根据国标来分析检验。这一点已与企业的实际做法一致。
为了更好地体现本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特点,笔者将实际工作过程与六步教学法相结合,提出了适用于本课程的六步教学法。实际工作岗位的分析检验过程基本包括四个环节,即采集样品→查找方法→检测指标→出具报告。而六步教学法的步骤是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笔者将两者结合,进行了教学化的演变,即引入情境→查找方法→尝试实验→分析方案→检测指标→出具报告。
六步教学法是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产物,除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外,还需兼顾“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渗透,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完成技能和理论的提升。现详细阐述《化学品分析与检验》课程六步教学法的具体内涵。(1)引入情境:教师针对具体的项目设置相应的工作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中引入项目,并布置任务,让学生尝试自行完成。(2)查找方法:学生通过查找网络资源和书刊等文献获得可能的实验方法。(3)尝试实验:学生根据查找到的实验方法,到实验室开展尝试性实验。由于受各种因素限制,学生在尝试实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而使实验无法顺利进行或得不到实验结果。(4)分析方案:教师针对尝试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用启发式教学法分析整个项目,按照“了解测定的指标→确定可行的方法→分析具体的方案→强调关键的操作”的步骤进行。这一步是理论渗透的核心,须将完成本项目“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穿插渗透其中。在上一步学生遇到困难而无法完成实验的情况下开展理论知识教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检测指标:学生在理清实验思路和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实验,教师予以现场指导,指出其不规范操作的现象。(6)出具报告: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出具本项目的检测报告。
六步教学法与以往项

源于:www.udooo.com

目化课程教学方法相比有两大不同。(1)设置了“尝试实验”这一环节。以往的项目化课程教学也要求学生在接受任务后首先查找实验方法,然后进行汇报,教师对各小组的方案点评后,学生再开始实验。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查找实验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很少思考方法的可行性,只是简单地查找,然后等待教师点评修改,再进行实验。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教师讲授、学生操作的被动模式,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六步教学法中增设了“尝试实验”这一环节,学生要对自己查找到的实验方法进行初步验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实验无法进行,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得学生逐步建立分析化学中“量”的概念,掌握不同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同时,这种方式有利于各学生小组之间形成竞争,促进“查找方法”质量的提高,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分析方案”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加大了实践操作的比例,这更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发展,但是并不表示理论的重要性低于实践。如何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完成理论的学习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六步教学法中“分析方案”主要就是完成理论的渗透。它安排在尝试实验之后,学生带着尝试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入“分析方案”这一环节,教师采用问题启发的方式,层层剖析,针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运用本项目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解释,实现理论的穿插和渗透。有了尝试实验作为铺垫,理论渗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六步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实施
以《化学品分析与检验》课程的项目四“饮用水总硬度测定”为例,采用六步教学法的教学具体实施如下。
引入情境项目四“饮用矿泉水总硬度测定”的工作情境是:××班是××理化测试中心的一个项目团队,教师是项目负责人,各小组组长为是项目小组长,其他学生为检验员。最近,×××品牌的饮用矿泉水进入××市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需对其进行质量检测,由于时间紧,检测指标多,故委托××理化测试中心承担总硬度指标的测定任务。于是,项目负责人召开项目组长会议,布置任务,各小组着手开展工作。
查找方法各项目小组长接受任务后,召开小组会议。按照工作流程,要完成这项任务首先要了解检测矿泉水总硬度的方法,要求各组成员通过网络检索专业数据库、查找纸质文献等方式获得可能的实验方法,进行组内汇总。
尝试实验各小组根据查找到的实验方法到测试中心进行尝试性实验。在尝试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测试中心不具备某仪器设备,检验员还未达到进行某种分析检验的水平,实验过程中出现检验员难以解决的问题等。
分析方案项目负责人召开全体大会。各项目小组汇报任务进展情况。负责人针对各小组出现的问题,采用讨论方式,层层深入,分析该项

源于:毕业总结范文www.udooo.com

目。本项目讨论的问题(其中隐含着学生须掌握的理论知识)是:(1)什么是水质的总硬度?我国对于饮用矿泉水总硬度的要求是什么?(2)水质总硬度测定方法有哪些?各自有哪些优缺点?(3)本项目需要用的标准滴定溶液是什么?标准滴定溶液能否直接配制得到?如果不能,应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标定?(4)终点如何判断?以什么作为指示剂?终点颜色如何变化?(5)在实验过程中,NH3-NH4Cl缓冲溶液(pH=10)的作用是什么?如果不加该试剂实验结果会有变化吗?(6)实验过程中盐酸羟胺硫化钠溶液有何作用?如果不加会出现什么现象?在各组检验员讨论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将配位滴定的原理、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金属指示剂的原理、配位滴定条件、去除干扰离子等理论知识点进行穿插讲解。通过这一环节检验员明确了实验方法,理清了实验思路,掌握了实验原理。
检测指标各小组按照最佳实验方法进行实验,项目负责人予以现场指导,协助检验员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出具报告检验员完成实验操作后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并完成项目检测报告,提交给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对各小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本课程的六步教学法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完成任务,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增加实验操作的比例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理论知识与项目紧密结合,以项目带动理论学习的方式使得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时有了很好的载体;学习内容与岗位紧密结合,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当然,六步教学法也有自身不足之处,还要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洪霄,付彬,李涤非.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6):92-93.
朱桂华.项目化教学中课程综合化[J].中国西部科技,2009,8(34):76,83.
[3]丛文龙.应用“六步教学法”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0,8(12):25-26.
[4]刘宏科.职业教育的“六步教学法”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4).
作者简介:
汤俊梅(1983—),女,江苏南通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现代分析和高职教育教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