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词汇学 >学语言以范畴解读文学语言形象性特点

学语言以范畴解读文学语言形象性特点

收藏本文 2024-02-29 点赞:8900 浏览:3351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用其范畴化理论对文学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其下义层次范畴词在文学作品语言中的运用,以发现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性、准确性、表意性、美感性等特征,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和作者。
关键词:范畴理论文学语言形象性美感
:A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因而也就具有语言符号这一基本特征。符号是词汇指称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从日常的会话到会话的记录,再到最后文学作品的形成,都是由一个个孤立的词联结而成,再由因习惯而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将其所涵盖的意义表达出来,形成由符号(客观世界)→意义(主观世界)的表达式,我们都知道符号是一种象征,因此词汇不仅能够传情达意,还具有显像功能,将我们在世界所看到的、脑海中所想象的事物一一呈现出来。虽然作者提供给我们的只是语言,但经过复杂的信息转换,形象就会在想象中再现或幻化出来。文学的语言不像绘画艺术的色彩和线条,直接诉诸人的感觉器官,语言以更为直接的方式唤起人类的想象力,以表象的方式作用于欣赏者的再创造。
二范畴理论与文学语言
1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亦称类典型理论,以下简称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提出的重要观点,其哲学根源于Wittgenstein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研究。在此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Rosch提出了“类典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Rosch对不同文化的范畴形成进行比较,发现许多范畴都是围绕一个类典型(prototype)而构成的,判断某物体是否归入某范畴,不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而是看它与其类典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
典型理论指的是在同一范畴中,各范畴成员所具有的特征不尽相同,有的特征多,有的特征少,呈现出隶属度的变化。基本层次范畴理论指的是,人们对外部杂乱无章的世界进行了范畴化的划分,那些具有显著特征的基本物体构成了基本层次范畴。这些基本层次范畴能让我们付出最小的认知努力而收获最大量的信息。在基本层次之上,还有一层更抽象、更具概括性的上义层次范畴(superordinate categories),如植物,其概念模糊,涵盖面广,人们无法对其形成概念,只能通过具体的植物种类将其具体化,从英语语言学的角度看,在这一部分多为集合性名词;而在基本层次之下,则有较具体、较少概括性的下义层次范畴(subordinate categories)如杨树,树木的一种,由此可以看出这一层次的词汇较为具体,并且可以区别于其他事物。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范畴可分为三个层次:上义层次范畴、基本层次范畴和下义层次范畴,即植物→树→杨树。这三个层次结构之间呈现出一种上下级关系,即上一层次总是包含下一层次,也称为内属原则(the principle of class inclusion),它们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
而在这三个层次中,基本层次范畴最为重要,它和上义层次范畴相比更为具体,但又不如下义层次范畴具体,该层次范畴词汇带有普遍性和具体性的特征,一般说来,基本层次范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经验感觉上的完整性;(2)心理认识上的易辩性;(3)地位等级上的优先性;(4)行为反应上的一致性;(5)语言交际上的常用性;(6)相关线索的有效性;(7)知识和思维的组织性。而这七个特点在上、下义层次范畴,则并不能完全体现。下义层次范畴是寄生于基本层次范畴的,具有寄生性,它比基本层次范畴更加具体和特殊,它们与认知背景、文化特征密切有关。一般说来,处于这个层次上的观念往往具有更多的社会文化特征,在跨语言对比时可发现更多的差异。
2文学语言
谈到文学语言的特征,大致有形象性、含蓄性、多样性、音乐性、准确性、情意性、暗示性、口语性、独创性、模糊性、美感性、变异性等。在这里只探讨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美感性、准确性。文学语言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要与文学的特点、作家创作的特点、读者的审美需求等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语言的特点密切相关,文学语言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是作家根据创作需要挖掘语言“能量”的结果。只有形象化的语言才能把文学作品所反映和表现的对象,惟妙惟肖地描写出来,给读者如临其境的美感,以唤起他们的情感和想象力。作家能否充分巧妙地显示文学语言的形象性,是创作文学作品成败的关键之一。
其次,从文艺心理和接受美学来讲,文学语言的形象性也非常重要。由于生动、鲜明的形象,容易增强读者的内心感受,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在欣赏形象化的文学语言时,往往有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呈现在眼前,从而在美妙的画卷中受到感染,引发遐想。
最后,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语言本身具有的指物性。语言具有指物性这并不是大家的共识。黑格尔曾经指出:“诗人所给的不是事物本身而只是名词,只是字,在字里个别的东西就变成了一种有普遍性的东西,因为字是从概念产生的,所以字就已带有普遍性。”因此他认为,“我们要把我们所意谓的一个感性存在用语言说出来是完全不可能的”。
3范畴理论在文学语言中的运用
文学作品中优美语言大都具有生动、鲜明形象性。在文学语言的形象描绘中,文学语言形象地传递出思想感情的鲜明性。文学语言的生动性能使呆板的变为活跃的,无声的变为有声的,枯燥的变为有趣的。实践证明,生动的语言,一定是具有形象性的额;而形象的语言又都具有一定的生动性。而这些具有形象性的语言大都属于下义层次范畴。例如,澳大利亚女性作家凯瑟琳·普理查德在其小说《库娜图》一书的第一章中,有一段对周围环境描写的语句:
Trunks of gum trees were chalk white all along the dry bed of the creek,and beyond the creek,bare and red,soared the ridge of dog—toothe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www.udooo.com

d hills,their lower slopes tawny with spinifex.这是作者在介绍主人公库娜图当时所生活的外部环境进行的临摹。作为小说的开篇,作者必然要对人物当时所生活的地理环境进行介绍,以映衬人物的特征以及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在本段的第一句话中,作者使用了多个下义层次范畴的词汇chalk white,dry bed,bare and red,soared,dog—toothed hills,tawny,spinifex,即“灰白色的橡树,干涸的河床,红色而又突兀、高耸的山峰,狗牙状的山脊,黄褐色的三齿稃草”,这些词汇的使用使得场景形象化、具体化,让读者能够根据作者叙述的语言描绘出大致的一个场景,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读者本人融入到故事之中,成为故事的第三人,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和作者所要讲述的事情,以贴近作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下义层次范畴词汇给人以具体化、形象化的感觉,而这种感觉的产生是由语言的美感所产生出来的。在英语中,表示这个层次的词语常由“修饰语+基本层次范畴词”构成的复合词。如本句话中出现的“灰白色的橡树,干涸的河床,狗牙状的山脊等”。而这三个词在基本层次范畴词中所对应的则分别是“橡树,河床,山脊”,若将其替换掉原文中的下义层次范畴词,则本句话的意思就成为:“小溪旁矗立着两排橡树,在小溪的远处,则是山脊,在它的缓坡处则布满了草。”这与原句:“干涸的小溪旁矗立着两排树干都已变灰白的橡树,在小溪的远处,则是狗牙般的红色山峰,突兀而又高耸,在山峰的缓坡处则布满了黄褐色的三齿稃草。”相比,明显失色很多,当我们使用(1)时,其词汇为基本层次范畴词,给人以平淡无味的感觉,很难引发读者去展开想象的空间,构成一幅画面;而(2)则不同,它使用了下义层次范畴词,通过语言自身的美感特征,形象生动地将一幅校园场景的画面勾勒在读者的脑海中。若以“三齿稃草”为例,将三个层次范畴表示出来,则如下所示:
上义层次范畴:植物;
基本层次范畴:树、草、花;
下义层次范畴:三齿稃草、天堂草、结缕草、三叶草、含羞草。
由此我们可以看,下一级层次范畴比上一级层次范畴要更加具体,语言表现力更强,更具张力,更能体现语言的美感特征,从而使读者能够将意象与实物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画面,这样把文章中的每一个画面连接起来就编织成一幅幅场景,每一个场景又讲述了一个故事。再如,普理查德《库娜图》一书中的另外一个句子:
A crested pigeon,on the bough of a dead tree beside the garden,seemed to be watching the plains too.
(一只冠鸠,站在一棵枯树枝上,似乎也望着眼前这片平原。)
在上句中,作者使用了crested pigeon一词,其含义为“冠鸠”,是一种在澳洲大陆出现的鸟。这种鸟多以草地、灌木丛为聚居地,但在河边、园林、农场也随处可见。由于这种鸟以草籽为食,喜欢生活在农作物附近。这说明作者在创作取材时,选取的就是普普通通的当地情景,真实反映并刻画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印证了作者在创作该作品时,是深入到当地居民生活,切身体验了牧民日常活动的事实,同时也与作者擅长写景、渲染气氛的创作艺术技巧相吻合。
若在此处只使用一个基本层次范畴词或是更为抽象的上义层次范畴词,则该句的语义效果就无法显现。如改为:“一只鸟,站在一棵枯树枝上,似乎也望着眼前这片平原。”读者就不会对pigeon一词产生更多的想象,因为各地都有这种鸟,毫无特点,而加上crested一词则不同,它不仅立即体现出该作品反映的是澳大利亚的生活,而且引发读者去想象这种鸟的外貌特征。因而,若全书都使用上义层次范畴词,那么读者肯定没翻几页书,就无法再读下去了。因此,语言的美感特征主要通过语言词汇的下义层次范畴或基本层次范畴来体现,否则就无法达到作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udooo.com

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让读者不知作者所云。
通过上述两个例句的分析,不难看出,要想使文学作品生动、形象、有趣,吸引更多的读者,就需要尽可能多地使用低层次范畴词,以使语言通过其自身的美感特征让读者在其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幅动态的场景,从而让读者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心灵,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此外,低层次的范畴词汇的运用,也能透露出作者的身份,或是故事的发生场所。例如,本文所讨论的crested pigeon,gum tree,spinifex等词汇的运用,都具有明显的澳大利亚特色,通过对这些词汇的学习与掌握,读者也能更深刻地体会作品的内涵,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及场所。
三结语
本文通过运用Rosch提出的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对普理查德的文学作品《库娜图》中的文学语言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中,大量的下义层次范畴词被使用,使语言体现出自身的形象性、准确性及美感性等特征。这样我们可以在今后的阅读或学习中,不断加强对那些下义层次范畴词的认识和运用,使我们人类的语言尽可能地展现出其所固有的特征,也使我们的日常交流及生活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绚烂多姿。同时,通过对特征词汇所传递出来的信息,读者更能走进作者勾勒出的世界。
注:本文系2011年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澳大利亚小说《库娜图》的文学语言形象性特征研究”(课题编号:ZY20110220)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苏珊·朗格:《情感的象征符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美学译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 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作者简介:
冯雷,男,1979—,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体学、澳大利亚文学,工作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郭婧,女,1985—,山东宁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系学、形态学,工作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赵子维,男,1978—,吉林市人,在职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工作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