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词汇学 >宁海宁海地名语言文化特点

宁海宁海地名语言文化特点

收藏本文 2024-03-12 点赞:5696 浏览:2060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地名是人们赋予各个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专有名称”表达了地名的语言学特征,“人们赋予”显示了地名的社会性。地名是一种重要的象征性符号,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自然和文化内涵,可以反映某一民族、某一地区以及某一历史阶段的地理特征、物产经济、历史事实(事件或人物)、历史变迁以及宗教信仰等。宁海地名反映了自古以来宁海所处浙东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描绘着宁海的地域特色、经济类型,记录着宁海悠久的历史史实和民间传说以及当地民众的善良美好的心理愿望和道德情操,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浙东宁海特有的语言文化内涵。
关键词:宁海 地名 文化
一、引言
宁海,宁波市属县,位于浙东沿海,属长三角南翼。西境为道源佛宗的天台山,是面海迎气的半座碧玉;东依三门湾、象山港两颗宁静清澈的明珠,地理环境优越,文化积淀深厚。南宋时,宁海县尹吴子良曾记题宁海民风:“宁海之民力耕钓,安赋输,见谓勤朴,于今尚尔。”前人确立地名,昭示了集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境域文化,是地名文化的宝贵遗产。本文将以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将浙东宁海独特的地名文化风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二、宁海地名所蕴含的自然与文化特色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08年)平吴,王睿以兵狥地,请析临海之北二百户,鄞地八百户置宁海县,治白峤,属临海郡,隶属于扬州。”(崇祯、康熙年间《宁海县志》)这是关于宁海建县现存最早的记载。
宁海县处于宁波与台州的交界地,因地理位置及过去行政建置的变更,受这两地文化影响较大。宁海方言属吴语,是吴语明州片跟台州片之间的过渡性方言。语言的影响也体现在宁海的地名用字之中。宁海的地名用字可以简分为三类:一是音识字义的转换;二是使用宁海方言,如“太阳”称“日头”;三是罕见字,如“洋、头、坑、寮(意为草屋,今改作‘辽’)、广(音同‘演’,就涯筑屋之义而非‘廣’之简化)、烂(意为潮湿之地,今见之于地名如‘烂湾’等)、搭、跳、孔”等。
地名不论是语音、构词还是语义、修辞都与地域历史、社会生活和民族心理有着密切

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udooo.com

联系。综合分析地名命名规律和宁海地名特殊性,我们发现宁海地名的形式首先以其自然地形地貌或自然与社会结合影响为主,次之为历史故事以及神话传说的遗留,最后为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三、地名中的地形地貌

宁海县依山濒海,既有山区,又有平洋(意为平坦有水的地形,也指小块平原之地)和海滨,地形复杂多样。因而在封建社会时期经济发展落后。
古时曾任宁海县令的楼府感叹道:“见其市井萧条,人物稀鲜,官舍卑陋,山岭崎岖,无一事可人意。誓断不复过此”(光绪年间《宁海县志·艺文外编》)。楼府于宋政和六年、宣和二年上任宁海,此文为其前两次过宁海的印象。如今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已经变小,但对地名的影响依旧深刻。古时曾有一将军途经三门湾,观海面宁静,已无先前的惊涛怒浪,故名“宁海”。在山区,群山连绵、岗岭起伏、溪水汇流、坑岙错落,因而其附近的村名多见“山、峰、岭、岗、峧、溪、潭、岩”诸字。如“古鹫岭、相见岭、海游岭、丹邱、浮门”等;在平洋,田地成片、阡陌纵横,其村名多见“洋、畈、田、地、坛、坦”等字,如“黄坛”;在海滨,塘田相毗海港内伸、水网交错、渡闸分布,其村名多见“塘、屿、搀(非今读音)、浦、涂、渡、港”诸字,此类村名占全县多数,也是地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纯粹以自然事物命名的地名

紫溪乡的“璜溪口”、双湖乡的“桶坑”“雪潭”、茶院乡的“岚峰”等都因村落处于特殊的地形地貌之间而得名,其中“五枫树”“榧坑”等皆以植物命名,如“五松坑”之名源于五棵松树。
旧时,村道旁有五棵古松,犹如“五大夫”,故以五松为村名。现在古松不存,然而古松旁的一棵巨大的红豆杉至今依旧傲然耸立。村民说红豆杉和五大夫松都是老祖宗600余年前种下的,见证了村中的沧桑变迁,而进出村内外的村民看到古树,就会产生对祖宗的崇仰之情。
全县还存两例因村旁存在特殊声音而得名的村子,其一为胡陈乡响岩村,以村后有巨岩,风起时岩下空气回荡作闷雷声,响岩还不时出现透出青烟、射出金光的现象,遂以“响岩”名村。曾有地质测绘者观后说:风袭金字山,金山回旋风,金撞此岩必响也。其二乃位于梅林镇仕西村后的山岭,也因发出响声的岩石而命名为“响岩岭”。此类命名不仅反映了奇特的自然环境,更体现了当地人民奇妙的生活智慧。

(二)因含水而得的地名

“浦”,古代“浦”与“步”“埠”相通,意为河流注入江海和码头,渡口。有唐柳宗元《永州铁炉步志》为证:“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宁海境内水网密集,较大的有大溪、白溪、杨溪等纵横交汇,四达通海,故在地名中以“浦”字殿后的依然还存在,著名的如“回浦”“龙浦”。“涂”意为河流或海流夹杂的泥沙在地势较平的河流入海处或海岸附近沉积而成的浅海滩,如“毛屿涂、铁狮涂、双盘涂和蛇蟠涂”等等。毛屿,原为悬水岛,出入须摆渡。古诗云:“西浦游人归,扁舟已东渡。岸畔大声呼,呼到碧山暮。”可见当时交通十分不便。起初,“箬屿、毛屿”两地均未正式命名。现在的毛屿,地形好似俯卧的鳎箬鱼,而箬屿像蹲着的馋猫。按民间风俗所言,两地风水有相克之意,因为猫总爱偷腥。经过大家的公议,将形如鳎箬的岛屿叫猫屿,形似猫的岛屿称箬屿。这样一来,化凶为吉,相生相克,有利于大家共同发展。沧海桑田,海涂淤积,岛与陆地连成一片,为书写方便,“猫屿”逐渐被写成“茅屿”“毛屿”,但民间仍有人称“猫屿”。
“水”不仅体现在通名中,专名中带有“水”含义的地名也有很多,如“隔水洋、淡水港、两水孔、淡水路”等。力洋位于苍山之南,沥水穿村而归大海,故有“苍山之水,沥水之阳”之美名。苍山,茶山别名,南宋丞相叶梦鼎有“苍山十绝”律诗流传于世。沥水发源于茶山之巅的桃花坑水,沥水水路向南,古人以南为阳,取其谐音,故称“沥洋”。1962年,改称“力洋”,“力”是“沥”的简化字。“力洋”还有另一名叫“里洋”。据说现在的“力洋”在古时候除蛇头、东山头外,全是海洋,俗称“里洋”,古渡一带称“外洋”。沧海变桑田,至今,当地百姓仍把“力洋”作官名称谓,平时称“里洋”者居多。还有靖海路以东的南北向道路,被分别命名为“平海路、东海路、望海路、云海路……”形成了一个系列,这些无不体现着宁海“东门漓卤滴浆”的水乡特色。

(三)因水而起的桥名

体现水乡特色的地名文化中含“桥”的地名较多,其历史也相对较久远,如桃源桥,位于县城内桃源河(即同城北颜公河相连之河,今已填改为桃源南路)上,是连接东大街与中大街的古桥。传说古时桃源河北通黄墩港,南连南门大溪,南来北往的商人集聚于此,桥头岸边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当时有民谣:“正月锣鼓闹元宵,力洋古渡产苔条,菜头萝卜水车出,大小航船桃源桥。”近千年过去,桃源桥早已不存,但繁华依旧。桃源桥地段,从古至今一直是宁海县城内的闹市区,得名源于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刘晨、阮肇误入天台的神话。《幽明录》中略云:“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取谷皮(采药),迷不得返。经十三日,采山上桃食之。下山以杯取水,见芜青叶流下甚鲜,复有胡麻饭一杯流下,二人相谓曰:‘去人不远矣。’乃渡水,又过一山,见二女,容颜妙绝,呼晨、肇姓名,问郎来何晚也。因相款待,行酒作乐,被留半年。求归,至家,子孙已七世矣。”故事载于史册,举国皆知,简名“误入桃源”

源于:如何写论文www.udooo.com

。传至宋代,储国秀自称桃源主人并著有《宁海县赋》。现宁海新城中心区已命名为桃源街道,同人间仙境之宁海大环境相得益彰。
又如摘星桥。在县城以南8公里,去一市方向,有一条古道叫摘星岭(又称新岭)。经过摘星岭可登宁海南部最高峰状元峰。在状元峰的东北部,有一条自西向东流入宁海白溪和大溪的交汇处的溪坑,名叫结绳坑。横跨结绳坑有一座通向一市镇的石拱桥,名叫“摘星桥”,是宁海现存建造最早的一座桥梁。根据《赤城志》记载,宁海古时名桥有县桥、桃源桥、广度桥、三界桥、道士桥、十二保桥、摘星桥、白峤桥、泗洲桥等17座。其中海游桥、通德桥、横塘桥、新市桥等4座那时已废。县桥、桃源桥、通远桥、桐山西桥、石广溪桥、黄勘桥、泗洲桥等10座,今已不存在。“白峤桥,在县东五里”,今也不存在。
其实桥所沟通的不仅仅是地理,还有历史;桥所承载的不单单是时间,还有沧桑。诗人艾青曾写过一首题为《桥》的诗: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时候/当道路与道路被水截断了的时候/智慧的人类伫立在水边/于是产生了桥……
无论是含水还是含桥的地域名称都反映出宁海的水文环境,也显示出地名反映地理分布、地形特征的功用。

四、地名反映历史事实和民间传说

地名一经形成并被认可后,便很少变更。因此,诸多历史事实得以借着地名,突破时间限制,为现代人所认识。留存至今的地名,大多为社会历史的活化石,宁海建县于西晋太康年间,年代悠久,不少的地名恰到好处地反映了那一段段逝去的历史,并让人们铭记于心。

(一)地名溯源

宁海曾古称回浦水,古代《宁海县歌》中有“一带文明回浦水,千秋灵气出名儒”句。回浦水得名于好似弓背、北向回流水之溪貌,即发源于第一尖(海拔945米,汉代镇亭在此),流经龙宫大溪、西溪,出黄坛,到城区跃龙大桥处回转向北,沿今颜公河至黄墩出象山港之水。百姓居于回浦水两岸,秦置鄞县回浦乡,西汉置会稽郡东部都尉和回浦县于此,回浦水之西(今火车站南)有都总庙,为会稽郡东部都纪念地。《汉书》中载有镇亭、鲒埼亭、天门水、越天门山四大回浦古迹,这就是回浦水的文明史。西汉武帝元鼎五年,在鄞县南部的回浦乡设东部都尉并设回浦县于此。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都尉和回浦县治均迁至今椒江北岸之章安,仍称回浦。至东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更名章安,至此历时199年的回浦县成为历史。
怡惠路是县城中的繁华路段之一,其来历须追溯至五代十国吴越国时(907年~931年)。当时宁海县令陈长官因上书极谏减税,吴越王钱将陈长官逮捕下狱,陈长官仍慷慨陈词,“要使茧丝殚地力,愿将骨肉伴枷头”,“可使一身被杀戮,毋令百姓万世苦”。陈长官惨遭杀身之祸,而宁海税赋终未增加。因此,他受到历代宁海百姓的尊敬。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县令毛驭在县内妙相寺右侧废址上另建祠宇(现址为卫生局),又名“遗惠祠”,意为陈长官牺牲自己,把实惠遗留给百姓。久而久之,附近的百姓便将祠庙附近由天寿路往北,经正学路的这一路段称为遗惠路,后雅化为怡惠路,沿用至今。

(二)历史古迹中的地名

1.历史古迹中的山川名

梁皇山,古称“桐柏山”,位于宁海县前童镇境内,海拔768.2米,其山险峰奇、涧幽瀑泻,绿影旖旎,美不胜收。这里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地,是江南佛教和道教文化的发祥地,蕴含着璀璨的历史文化。究其来源,传说南北朝梁武帝(463年~549年)一心向佛,因长子昭明的第三个儿子萧察,通文才,精佛法,深得武帝钟爱,封为岳阳王,任东扬州刺史、会稽郡太守。梁太清末,侯景作乱,陈霸先起兵,朝廷倾轧杀戮,岳阳王携王妃、太尉、将军多人,到桐柏山避难隐居,在稍场佛寺随同和尚念经拜佛、习文练武。叛兵赶到,将军战死,太尉被捕遇害,王妃遁入深山尼庵带发修行,岳阳王在和尚护送下躲进双大门的岩洞中脱险,回到京城,做了梁宣帝。此后,稍场佛寺遂名梁皇寺,驿站改名梁皇街,桐柏山更名为梁皇山。

2.历史古迹中的路巷名

柔石路,位于西大街原正学祠之前(南),故旧称方祠前,因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的故居在该路,1978年更今名。
将军路及将军湖,因其旁有南朝梁殿前将军田什的墓址而得名,于1986年更今名。田什将军,是城关的开拓者。早在梁时,为反候景之乱,驻兵宁海,守卫在现城关一带,“保境安民”,至今留下许多胜迹,为后人所怀念。这条路上还有将军墓、花楼殿等名胜。
避司弄,古时行人逢有司官员出入县衙,即回避入此弄,故名。
来虎岩,相传该村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16年),彼时常有虎伤人,且村旁有一似虎形的岩石,曾遭雷击,传为雷公镇虎,故称雷虎岩,受方言影响,后讹化为来虎岩。靖海门,宁海地处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沿海多受倭寇侵扰,到明代嘉靖年间倭害更重,百姓苦不堪言。嘉靖年间知县林大梁体恤民情,决定修筑城池以自卫,城墙共有六门,东门名靖海门。在东门城楼接近竣工时,倭寇突然侵扰县城,宁海军民登楼据守,击退倭寇,民赖以安,靖海门名副其实。

(三)神话传说中的地名

石龙窦,在县西北的龙公岙。窦在石壁下方,世传有龙出入于此,其灵迹十分明显,石壁上还留有痕迹,石壁下是一水湫,周围百姓不知水源从何而来,只看到窦水泻下,喷激如飞练,崖壁上有“石龙窦”三字。
湫水潭,又称“玉溪”,位于县东南一百里处。传说古代一吴姓尚书屈晃生子坦,坦偕母隐居在这里,寻化为龙,他母亲死后安葬在这座山上,世人称此山为龙母山。隋开皇九年,有一僧人从建业到这里,傍晚看到一座高大楼宇,不知到了哪里,前去敲门,有一个老妪出门相迎。僧人已经领悟到老妪为龙所化,于是在此投宿,妪云:“师远来,何以幸教。”于是一一告知,并且告诫说:“旱宜施雨。”妪受命惟谨。翌日,僧人离去,回视其处,已成为水湫了。按《州城隍庙记》既指屈坦,今又以坦为湫水龙,则是一人而主二祠,岂神之变化固无方耶?
还有雷婆头峰、三军庄、钱家墙弄等地名均源于历史或传说,在百姓口中世代相传,历久弥新。

五、地名反映传统宗族观念和美好愿望

在地名中大量存在着“人名转喻地名”的形式,即姓氏地名。在宁海除个别建于解放后的外,有村名由来可考的均形成于封建社会,而封建社会人们聚族而居,重视姓氏,且甚为便捷,其中又可分为多类:

(一)单纯以姓氏命名

此类多跟随“家”“庄”“村”等字,如“蒋家庄、金家、赵家、王庄”等。此外还有直接将姓氏结合的,如“周戴、胡陈”等。此类地名不多作赘述。

(二)姓氏结合方位词

此类地名是根据村庄所处的自然方位而得名的,在宁海地名中算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形式了,如“上尤、下金、外王、东周、前童”等。
如前童古镇,古镇建于南宋末年,官居迪功郎的始迁祖童潢,在一次游历中偶然发现这块“山环水绕、围而不塞、藏风得水”的“风水宝地”,于是举家从台州的黄岩迁徙到此,因居住在慧明寺前而名为“寺前童”,后人为图方便,省掉“寺”,始称“前童”。明代大儒方孝孺曾两度在此教书育人、著书立说,近代此地又成为革命和抗日战争的基地。近年来,前童以其历史古迹丰富、民居布局奇特、明清古建筑保存完整而蜚声遐迩,素有“浙东丽江”的美誉。

(三)姓氏结合自然地理实体命名

此类地名皆受特殊的自然生活环境所影响,如溪头陈是因村庄位于溪水上游,而且村中以陈姓为大姓,因此得名。“溪旁徐、大桥李、山头程、应家山、朱家坑、朱家塘”皆是如此。

(四)村落名中的崇祖敬宗

此类地名宗族观念更是浓厚。宗族,“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汇聚之道,故谓之族”。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往往聚居在一起,共同从事生产,协作劳动,抵抗天灾人祸。特别是对于那些移居的人们,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缺乏根系的环境中,自然会加强宗族观念,聚族而居。
有以区域内自然地形命名的,如“黄坛、柳村”;有以祖先初迁祈卜之物命村名的,如“夏樟、樟树”;也有直接以祖先名号命村名的,如“李和洋”(古名:李侯阳),《竹坡李氏宗谱》有记载:李真,号侯阳,居竹坡之原,人称侯阳李氏,得名李侯阳,后谐音作今名。
此类地名直接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宗族祖先的崇拜和敬仰之情,体现了中国古代强大的家庭宗族关系。
中华民族自古就以姓氏作为纽带,显示血缘宗亲关系,以此壮大族系,增强凝聚力。因此,宗族的居住地也自然而然以姓氏作为地名来体现这种维系。

(五)村落名中的美好愿望

薛岙乡有村原名为鸦鹊窠,欲子孙及第登科,加官晋爵,改作加爵科;又如长街镇的合利,因村民来自各个省、各个县,愿合住顺利,遂起此名。此类地名反映了百姓祈求吉祥或实现美好愿望的理想。

六、地名反映社会经济类型

宁海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虽然受地形影响,经济发展受限,但它的主要街区形成较早,而且各具特色。随着历史变迁,城市日新月异,街道特色已有了很大的改变,有一些古老的街区正在逐渐消失。在对宁海地名的考察中,我们仍可以看出当时的地域特产及工商业活动的盛况,如桶巷,因旧时集市写卖木器桶钵均集中于此而得名。因旧时宁海经济落后,所以此类地名多出自新时期。

(一)巧借附属建筑物类地名

解放后的地名命名大多取地域内较为显著的建筑物,此类地名谓之“借物”,如“气象南路、气象北路、红枫路”等。
早年是没有“气象路”这一地名的。它的得名,与宁海气象站有关。宁海气象站建于1955年,位于城区的跳头村南面。那时,那里还是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田野。上世纪80年代,县城北扩,气象台所处的位置成为车水马龙的热闹街市,只得依势北移。这条与桃源路平行的道路,也就成了“气象路”。此路不断延伸,就有了气象南路、气象北路。而今这些街道汇集着中医院、农贸市场、县电信大楼、国税大楼以及多家旅馆商城等,是一条商贾云集、气象万千的路。想不到,“气象路”原是借气象台而命名的一条道路,却成了流金淌银的新路。这一类新地名,早年间还有原县人民医院后面的健康路、县灯光球场前面的体育路、县影都旁边的影院巷等。

(二)“怀贤慕古”类地名

以本土历史名人命名的道路、公园,如“天寿路、正学路、学勉路、柔石公园、徐霞客大道”等等。
天寿路,东起桃源中路,西止兴宁中路,是为纪念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潘天寿先生而命名的道路。潘天寿先生是宁海冠庄人,号雷婆头峰寿者,为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全力,奋斗一生,并且形成了一整套中国画教学体系,影响全国。柔石公园建于2002年,为纪念左联革命烈士柔石诞生一百周年,由县政府主导新建的面积250亩的主题公园。引用烈士柔石名号的还有位于其故居附近的柔石中学。

(三)花木类地名

上世纪90年代,县城西门崛起了一片新住宅区,大多以花木命名,如“丁香巷、银菊路、金桂路”等。如今该区域已建成当地最大的建材市场——红枫市场。这一类地名,既体现时代气息、文化品位、地方特色,又尊重历史、尊重民意。从几年的实践看,西门这一片花木地名,既体现出了宁海生态型花园城市的特色,又系列成片、好记好找,因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七、结语
宁海地名蕴含了丰富的浙东地域文化,反映了宁海独特的地形地貌,描述了宁海丰富的地域特色、社会发展历程,记录了宁海1700年来的悠久历史、民间传说以及民众善良美好的心理愿望和道德情操。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宁海地名命名的语言文化渊源,并且也能领略到独具特色的文化韵味。在时怎么发表展中,我们应保护好地名这一重要的精神财富,留住文化和情感的根基,更好地实现崭新的时代精神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粹的完美融合,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王苹,于红艳.宁波地名的文化意义阐释[J].宁波大学学报(人
文科学版),2009,(5).
李子主编.宁海地名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3][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4]宁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宁海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
社,1993.
[5]浙江省民政厅.浙江区划地名溯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6][宋]李昉,徐铉,宋白,苏易简等.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
局,1966.
[7]陈桥驿.浙江古今地名词典[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8]浙江省地名委员会.浙江省乡镇村名手册[Z].杭州:浙江科学技
术出版社,1985.
[9]刘美娟.转喻在地名命名中的认知语用理据[J].丽水学院学报,
2008,(6).
[10]孙冬虎.地名史源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11]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12]黄浓珍.与您说一说:宁海新地名的事[Z].宁海新闻网,
2006-11-21.
(金武斌 浙江杭州 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 310018)

源于:查抄袭率毕业论文www.udooo.com

[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