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材料工程 >凝聚薄荷酰胺微纳米胶囊调制约备与性能

凝聚薄荷酰胺微纳米胶囊调制约备与性能

收藏本文 2024-03-18 点赞:4286 浏览:1020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薄荷酰胺是一种酰胺类化合物,一般可用于日用产品、可食用性产品、药品以及烟草制品中。薄荷酰胺还具有优异的驱虫效果。将薄荷酰胺微胶囊化是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对薄荷酰胺进行包覆,由于壁材的包覆,减少了环境因素对农药造成分解或者流失。提升了薄荷酰胺的利用率,延长了它的有效时间,以而减少施药的数量和频率,改善其对环境的压力,并且可以降低薄荷酰胺的毒性。本课题主要采取单凝聚法和复凝聚法制备薄荷酰胺缓释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及响应面浅析法得到微胶囊的制备配方和理想工艺条件。单凝聚法较优工艺条件:芯壁比为1:2,壁材浓度2%,温度为45℃,搅拌速度600r/min。对复凝聚薄荷酰胺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探讨,明胶与阿拉伯胶配比为1:1,反应时pH值为4.00~4.20。采取响应面浅析策略优化,以微胶囊的包覆率(Y)为技术指标,壁材溶液浓度(X_1)、芯壁比(X_2)以及搅拌速度(X_3)为独立变量进行实验。得到多项式回归模型为:Y=29.39875+13.9725X_1+7.95375X_2+0.3219X_30.4875X_1X_2+0.375×10~(-5)X_1X_3-3.7×10_(-3)X_2X_3-2.808X_1~2-1.015X_2~2-2.591X_3~2,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芯壁比为1:2.26,壁材溶液浓度为2.13%,反应搅拌速度为605r/min。浅析比较单凝聚法与复凝聚法制得的薄荷酰胺微胶囊。采取了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制备所得微胶囊的性能进行了探讨。单凝聚法与复凝聚法制备所得的薄荷酰胺微胶囊呈球形,外观完整致密,流动性较好,无粘连。单凝聚法微胶囊的包覆率82.92%低于复凝聚微胶囊的包覆率92.06%,而单凝聚微胶囊的载药率28.15%高于复凝聚微胶囊18.7%。以平均粒径来看,单凝聚法制得的薄荷酰胺微胶囊粒径较小,平均粒径为15μm,部分微胶囊达到纳米级。复凝聚法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46.3μm。可以根据微胶囊的利用环境与要求,利用不同制备策略及不同的工艺条件来制备薄荷酰胺微胶囊。对制备所得的微胶囊进行缓释实验,考察了不同的制备策略、芯壁比、释放温度以及释放介质的pH值等因素对微胶囊累积释放率的影响,同时证明所得薄荷酰胺微胶囊具有显著的缓释作用。对薄荷酰胺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进行了探讨,通过零级动力学、一级动力学以及Higuchi动力学方程对薄荷酰胺微胶囊的释放曲线进行拟合,通过比较相联系数R,浅析表明薄荷酰胺微胶囊的释放规律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探讨了同类化合物辣椒碱,按同样策略微胶囊化,并对其进行缓释,结果表明辣椒碱微胶囊的释放规律也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根据Fick扩散定律建立了薄荷酰胺微胶囊传质模型。关键词:微胶囊论文薄荷酰胺论文单凝聚法论文复凝聚法论文释放动力学论文响应面浅析论文

    摘要6-8

    ABSTRACT8-14

    第一章 绪论14-27

    1.1 微胶囊技术14-15

    1.1.1 微胶囊的基本概念14-15

    1.1.2 微胶囊化的目的和作用15

    1.2 微纳米胶囊的制备策略15-19

    1.2.1 原位聚合法16

    1.2.2 单凝聚法16-17

    1.2.3 复凝聚法17-19

    1.3 微胶囊技术运用与进展走势19-21

    1.4 酰胺类化合物21-23

    1.4.1 薄荷酰胺21-22

    1.4.2 辣椒碱22-23

    1.5 微胶囊释放动力学23-25

    1.5.1 释放动力学23-24

    1.5.2 影响芯材释放速度的主要因素24-25

    1.6 选题的来源、背景和作用25-27

    第二章 单凝聚法制备薄荷酰胺微胶囊27-44

    2.1 引言27

    2.2 药品与仪器27-28

    2.2.1 实验药品27

    2.2.2 实验仪器27-28

    2.3 实验原理28

    2.4 工艺流程及实验策略设计28-30

    2.4.1 工艺流程及具体步骤28-29

    2.4.2 试验策略设计29

    2.4.3 单因素实验设计29-30

    2.4.4 正交实验设计30

    2.5 实验策略30-33

    2.5.1 薄荷酰胺标准曲线的绘制30-31

    2.5.2 微胶囊中薄荷酰胺的包覆率31-32

    2.5.3 薄荷酰胺微胶囊的载药率32

    2.5.4 红外光谱测定32

    2.5.5 单凝聚微胶囊形态的观察32

    2.5.6 单凝聚微胶囊的粒径分布测定32-33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33-42

    2.6.1 芯壁比对单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33

    2.6.2 壁材浓度对单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33-34

    2.6.3 搅拌速度对单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34-35

    2.6.4 冷凝时间对单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35-36

    2.6.5 不同种类的固化剂对微胶囊的影响36-37

    2.6.6 正交实验设计37-39

    2.6.7 红外光谱测试结果浅析39-40

    2.6.8 形貌结果浅析40-42

    2.6.9 粒径结果浅析42

    2.7 本章小结42-44

    第三章 复凝聚法制备薄荷酰胺微胶囊44-58

    3.1 引言44

    3.2 药品与仪器44-45

    3.2.1 实验药品44

    3.2.2 实验仪器44-45

    3.3 工艺流程及实验策略设计45-46

    3.3.1 工艺流程及具体步骤45-46

    3.3.2 试验策略设计46

    3.4 实验原理46-47

    3.5 薄荷酰胺微胶囊的制备47-48

    3.5.1 最佳 pH 值47

    3.5.2 响应面浅析47

    3.5.3 微胶囊的包覆率与载药率的测定47

    3.5.4 红外光谱测定47

    3.5.5 单凝聚微胶囊形态的观察47

    3.5.6 单凝聚微胶囊的粒径分布测定47-48

    3.6 实验结果与讨论48-56

    3.6.1 pH 值对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48

    3.6.2 响应面浅析法48-53

    3.6.3 红外光谱测试53-54

    3.6.4 微胶囊的形貌浅析54-56

    3.6.5 粒径浅析56

    3.7 单凝聚法与复凝聚法微胶囊比较56

    3.8 本章小结56-58

    第四章 薄荷酰胺微胶囊的释放性能探讨58-64

    4.1 前言58

    4.2 薄荷酰胺微胶囊释放率的测定58

    4.3 不同制备策略对微胶囊释放性能的影响58-59

    4.4 芯壁比对微胶囊释放性能的影响59-61

    4.5 pH 值对微胶囊释放性能的影响61-62

    4.6 不同温度对微胶囊释放性能的影响62-63

    4.7 本章小结63-64

    第五章 薄荷酰胺微胶囊释放动力学模型的建立64-74

    5.1 前言64

    5.2 微胶囊囊心释放动力学方程64-66

    5.2.1 微胶囊囊心理想释放模型64-65

    5.2.2 零级释放动力学方程式65

    5.2.3 一级动力学方程65-66

    5.2.4 希古契(Higuchi)方程( t 模型)66

    5.3 薄荷酰胺微胶囊释放性能的模型拟合66-71

    5.3.1 单凝聚法制备薄荷酰胺微胶囊的释放曲线拟合66-68

    5.3.2 复凝聚法制备薄荷酰胺微胶囊的释放曲线拟合68-69

    5.3.3 辣椒碱微胶囊的释放曲线拟合69-71

    5.4 薄荷酰胺微胶囊释放模型的建立71-73

    5.4.1 传质模型71-72

    5.4.2 模型的建立72-73

    5.5 本章小结73-74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4-76

    6.1 探讨总结74-75

    6.2 探讨展望75-7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