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材料工程 >简论变色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制备与其微胶囊化

简论变色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制备与其微胶囊化

收藏本文 2024-03-26 点赞:32658 浏览:14753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是一类具有颜色记忆功能并可反复利用的智能型材料。当前对在低温条件下利用的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探讨正成为热点,但此类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酸碱性较差。采取微胶囊化技术包裹变色材料可以解决这些不足,同时可以使变色材料在高温时的液相转变为更便于利用的固相,大大拓展了此类材料的运用领域。本论文通过对变色温度、变色时间、复色时间、变色效果及变色可逆性等综合变色性能指标的考察,筛选出了制备结晶紫内酯系统复配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0min;在草酸、丙二酸、柠檬酸、硼酸和硬脂酸五种显色剂中,硼酸是所需要的最佳显色剂;结晶紫内酯/硼酸/十六醇系统变色复配物和结晶紫内酯/硼酸/十四醇系统变色复配物的最佳配方分别为1:25:55和1:20:50,变色温度分别为43.1℃~47.8℃和31.2℃~35.2℃,变色时间为39s和31s,复色时间27s和26s,颜色都可以反复在蓝色与无色之间变换;以二元混醇作为溶剂利用可以制备出变色温度介于两种单元醇溶剂复配物变色温度之间的可逆热致变色材料;通过对最佳配方下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红外光谱浅析和DSC浅析,判断变色机理为分子间的电子得失机理。采取原位聚合法,以实验自制的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变色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后的预聚体制备工艺条件为:尿素与甲醛摩尔比1:1.5,预聚pH值为8.5,预聚反应时间1h,预聚温度75℃。确定出芯材微胶囊化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的制备条件为:芯材与壁材的最佳质量比为1:7;芯材与阿拉伯树胶粉合适的质量比为1:4;固化剂氯化钠用量为壁材质量的8%;加入二氧化硅的量为壁材质量的8%。分别通过SEM浅析、TG浅析、激光粒度浅析仪浅析、耐溶剂和酸碱性浅析,以及变色性能浅析,证明变色微胶囊的粒径比较小(D_(50)=3.367μm),粒径分布窄(1~10μm),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关键词: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论文变色复配物论文微胶囊论文原位聚合法论文

    摘要6-7

    Abstract7-9

    目录9-12

    第1章 绪论12-23

    1.1 探讨背景12-13

    1.2 热致变色材料概述13-19

    1.2.1 热致变色材料的分类及运用13-16

    1.2.2 热致变色材料的变色机理16-18

    1.2.3 三组分系统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18-19

    1.3 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微胶囊化19-21

    1.3.1 微胶囊的性质及功能20

    1.3.2 变色复配物微胶囊的制备策略20-21

    1.4 本论文的探讨内容及革新点21-23

    1.4.1 探讨内容21-22

    1.4.2 本论文的革新点22-23

    第2章 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探讨23-52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23-24

    2.1.1 实验药品23-24

    2.1.2 实验仪器24

    2.2 变色复配物的制备工艺和实验流程24-26

    2.2.1 变色复配物变色性能评价指标的测试策略24-25

    2.2.2 变色复配物的制备策略25

    2.2.3 制备工艺的探讨策略25

    2.2.4 显色剂的筛选策略25-26

    2.3 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探讨26

    2.3.1 十六醇为溶剂变色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探讨26

    2.3.2 十四醇为溶剂变色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探讨26

    2.3.3 混醇溶剂系统变色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探讨26

    2.4 变色材料的表征策略26-27

    2.4.1 变色材料的颜色变化比较26

    2.4.2 变色材料的红外光谱浅析测试26-27

    2.4.3 变色材料的差示扫描量热测定27

    2.5 结果与讨论27-50

    2.5.1 变色材料制备工艺条件的选择27-29

    2.5.2 最佳显色剂的确定29-34

    2.5.3 十六醇为溶剂变色材料的最佳配方选择及其性能表征34-42

    2.5.4 十四醇为溶剂变色材料的最佳配方选择及其性能表征42-49

    2.5.5 混醇系统变色材料的制备探讨49-50

    2.6 本章小结50-52

    第3章 脲醛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探讨52-65

    3.1 实验药品、仪器及实验流程52-54

    3.1.1 实验药品52-53

    3.1.2 实验仪器53

    3.1.3 微胶囊的合成步骤53-54

    3.1.4 微胶囊包裹率测试54

    3.1.5 微胶囊粒径大小及分布测试54

    3.2 变色微胶囊的性能测试策略及表征策略54-56

    3.3 结果与讨论56-64

    3.3.1 微胶囊预聚体制备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56-59

    3.3.2 芯材与壁材质量比对微胶囊的影响59-60

    3.3.3 阿拉伯树胶粉浓度对微胶囊的影响60-61

    3.3.4 固化剂氯化钠用量的浅析61-62

    3.3.5 助剂二氧化硅用量的浅析62

    3.3.6 调酸物质的选择62-64

    3.4 本章小结64-65

    第4章 变色材料微胶囊的性能探讨及表征65-71

    4.1 微观形貌浅析65-66

    4.2 微胶囊粒径浅析66

    4.3 热重浅析66-67

    4.4 微胶囊密封性测试67

    4.5 耐溶剂、耐酸碱性浅析67-69

    4.6 变色微胶囊颜色变化比较69

    4.7 变色微胶囊的变色循环性浅析69-70

    4.8 本章小结70-71

    结论71-7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