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茶文化 >英语翻译教学和中国文化导入

英语翻译教学和中国文化导入

收藏本文 2023-12-31 点赞:5423 浏览:1876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文化与翻译历来是相辅相成的,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加入中国文化的导入对于学生进行翻译实践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在本论文中,笔者通过多年的翻译教学实践,对翻译教学过程中中国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和操作性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三类典型的文化误译现象加以佐证,提出在翻译教学中应当并且必须引导学生重视中国文化的理解和传递。
关键词:翻译;中国文化;导入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仅传授和训练学生英汉互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等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两种语言背后所代表的两种文化的理解和运用。国际译界有一个“潜规则”,即主张将外语译成母语(translating into one’s mother tongue),这一理念直到最近几年仍不见动摇。笔者认为,特别是在翻译教学中,在学生已经具备基本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更多地投入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和传播等知识是非常必要和有用的。

一、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目前状况

中文之重,已不待言。但是遗憾的是,如今大学生在中文乃至中国文化方面的水平却让人不敢恭维。举一个2005年上海发生的事件就可见一斑。当年举行过一次中、高级口译资格考试,结果却让人哭笑不得。据相关报道,该考试中有将“富贵不能淫”和“人之初,性本善”等句子译成英文:Be rich, but not sexy. Since the beginning of human beings, sex is always good. 虽然这仅是个别例子,不能以偏代全,但中国大学生的中文水平确实让人遗憾。笔者在多年的翻译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翻译教材和练习资料多是介绍西方世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这对学生掌握英语语言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但其中少有涉及到中国社会文化的英语材料,再加上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特别是流行文化的追逐,所以导致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导入严重不足。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导入,在英汉翻译中,学生使用起自己的母语来生涩别扭,英式腔调严重;而汉英翻译中,学生更是不知道如何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文化,尤其是表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时,更是力不从心。下文笔者将简单列举三类最典型的文化误译现象来加以分析。

二、 几种典型文化误译现象例析

1、 饮食名称翻译

饮食文化可算是一国语言文化下十分重要又相当具有特色的部分,而饮食名称的翻译也一直是英汉互译,尤其是汉英翻译中时常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中国文化导入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闹笑话的部分。例如,“童子鸡(chicken without sextual life)”、“干炒牛河(fuck to fry cow river)”简直是无中生有,贻笑大方,更令看到这样菜名的目的语读者难以下咽。
要想正确并优美地传递饮食名称至目的语,简单从字面寻找对应表达显然是不科学和不合理的,在翻译过程中加入中国文化的导入,明显可以减少甚至杜绝上述的错误翻译。我们回过头来再拿上述的一例来证明。“干炒牛河”这道菜是放了嫩牛肉片炒制的河粉,而“河粉”对于英语读者而言,是其语言文化下没有的一种食物或者食物做法,译者只有放置于中国饮食文化背景之下先做准确理解,“河粉”原来是指以大米磨成稀浆蒸制而成的薄米粉条。所以“牛河”二字其实是指两种原料,即牛肉和粉条。另外,“干炒”二字是中式料理中的一种烹饪策略,原译粗俗而且也相当错误。正确的处理策略就是,翻译这道菜名时把烹饪策略翻译出来,然后再加上原料,清楚地告诉目的语读者菜名的所指和含义,正确翻译就应该是“Fried rice-noodle with beef”,食客或目的语读者一目了然,当即就明白这道菜的奥妙了。

2、 公示语翻译

海外旅游者长期以来将公示语视为“生命线”(Doung Lansky, 2005),他们在旅游目的地的食、宿、住、行、游、购的质量,甚至生命安全在很大程度上都维系于公示语的质量和数量。中外公示语在使用方面的最大差异就是对公示语翻译的语言在精准性和法律的规范性认识方面有所不同。2005年,为了创造更加国际化的人文语言环境,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北京市和上海市先后成立了公共场所标识英译专家委员会,到2007年,《北京市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译地方标准颁布实施,2009年上海市暨长三角两省一市《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也正式颁布实施。虽然我国译界对于公示语翻译越来越重视,但平时生活中各种错译误译仍然很多,甚至有些会让人瞠目结舌。例如,北京国际机场的紧急出口上标有“平时禁止入内”,相对照的英文却是“No entry on peace time”(和平时期禁止入内)。北京的“中华民族园”本是介绍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公园,牌子上的英文却是“Racist Park”(者公园)。笔者认为,造成这样的劣译或者错译的理由在于,要嘛是过于直译,只关注文字表面的意思;要嘛是没有留意到一词多义,而选择到了其中错误的一个意思;还有就是选词不当的理由,用到一些不文雅甚至粗俗的语言。
那么怎么解决公示语翻译过程出现的上述理由呢?笔者在翻译教学过程中,仍然认为,加入中国文化的导入可以一定程度减少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各种理由。例如,在汉语公共标牌中,直接明晰地禁止某种做法的表达使用较广,而在英语语境中,带有强加口吻的禁止用语只在有限场合使用,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习惯于接受间接、含蓄的表达。举例如下:国内常见有“不得乱扔烟蒂,护林放火人人有责”的标牌,英美人会用“If You Must Smoke ---Dispose of Cigarette Butts Carefully”来委婉表达。再如,在我国的公共汽车上,常常可以看到“老、弱、病、残、孕专座”的字样,那么如何译作英语的公示语呢?在北美,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公共汽车上也有类似的座位,上面写着“Courtesy Seats”。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由此可见,仅从这一角度去对比英汉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尤其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加入中国文化的理解,就可以帮助翻译者轻松解决部分公示语的翻译操作理由。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中国文化导入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