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产业经济 >谈反击战打响民营企业“反击战”学年

谈反击战打响民营企业“反击战”学年

收藏本文 2024-02-08 点赞:33911 浏览:15653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但据资料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为什么企业发展壮大后会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在民营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生力军的同时,该如何保持民营企业的战斗力,使其逐步发展壮大?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特点、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内部、外部阻碍等问题的分析,就如何走出困境,实现自主转型,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以确保民营企业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转型;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缓解了社会就业的压力。到2006年,民营经济税收就占全国比重的58%。2011年11个月全国民营企业出口总额超过570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民营经济成为未来我国优化产业结构、保障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阻碍

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还不少。资料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因此,客观分析面临的外部、内部阻碍,找准关键,对症下药,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一)外部阻碍

1.宏观经济环境欠佳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2010年的欧债危机,这些都不同程度上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影响,也直接影响了众多民营企业的正常运转,尤其是一些把出口作为主营方式的企业。当前,不断攀升的人民币汇率,在不断挤压着出口产品微薄的利润;国家紧缩银根的战略,使私营企业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越来越困难;工业原料的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增长。这些从宏观上制约着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政策待遇滞后

党的“十五大”已把非公有制经济定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也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先后出台了“非公36条”等相关政策。但就目前现状而言,还存在着政策制度不完善,政府组织不落实等情况,特别是在财税、融资等方面,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相比,还不能一视同仁,投资待遇和投资机会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3.融资渠道狭窄

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无论在观念上、体制上还是技术上对民营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不如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从客观上看,民营企业数量多、行业分布广、经营情况复杂、企业文化差异大,最关键的是企业的信誉度难以衡量,这自然很难给银行一个考量考评的准则,导致融资困难。频繁发生的民营企业欺诈性民间借贷,也正是因为资金断链所引发的。

(二)内部障碍

1.企业家素质不高

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空间大,国家政策不完善,一些民营企业抓住市场和政策的空子,发展、壮大了企业。但是宏观的机遇背景并没有把企业家的素质带动起来,因为经营理念、文化素质等限制,不能够以更科学的方法加以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早期民营企业家的成功大多数带有投机的色彩。只有对社会负有责任感,企业才会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稳步发展。

2.家族式管理缺陷多

民营企业在建立之初,结构简单灵活、战略决策迅速等优势使其发展迅速,家族管理者尽心尽职为自己打工。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家企不分,产权不清,缺乏来自内外监控、反馈、制约,易导致决策失误。而家族企业的接班人往往自身不具备管理企业的才能,被迫接管家族企业后,常常因为管理不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的倒闭。

3.企业文化落后

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设备,技术,资金等“硬因素”之间的竞争,逐步转变成为以企业文化为主的“软因素”的竞争。而我国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尤其是家族式企业,常常忽视企业文化的长远利益,不顾及企业文化的长远发展。或者认为之前建立起来的企业文化将始终适用于企业今后的发展,没有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家政策的变革而不断发展。或者不考虑企业实际情况,“总结归纳”了一些所谓的“企业精神”,成为一种摆设。

二、中国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1.资源整合

随着企业聚集规模的扩大,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以及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最终会形成同一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资源整合,这就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和流离在外、单打独斗的企业相比较,更具有产业优势。
(1)更充足的人力资源
产业集群的知名度、高效益会吸引更多国内外专业人才,可以更容易地招聘到所需人才。人才的集中,为专业培训、行业协作等提供了方便。人才的集中也引入了良性的人才竞争机制,进一步促进了人才质量的提高,整体上提高了集群企业的专业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2)更快捷的市场信息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自然会成为该行业相关市场信息的集中地,包括了产品的供求信息,生产经营经验,行业的发展动态等等。这些快捷的信息,实实在在的降低了企业因为信息的闭锁而产生的决策失误率,减少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更稳固的一体化发展
集群产业的稳步发展,不仅吸引了更多有识之士,同样吸引了众多相关企业的投资者,他们共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样完整的“一条龙”式怎么写作,大大降低了因为采购、运输等带来的成本,减少了商流断链等问题,增强了企业间的合作共赢,提高了共同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降低了企业的风险。

2.技术与品牌

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靠企业的规模,更要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它能够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
(1)企校挂钩
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可能与生俱来就是短板,缺少人才,缺少项目。但是很多高校则储备了相当多的未开发资源,只是缺少资金去落实与应用。因此,企业需要主动

摘自:学术论文格式模板www.udooo.com

和高校合作,这比企业自主研发成本低,降低少,周期短。这种互惠互利的途径是技术创新的首选。(2)二次创新
许多民营企业从国外进口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都不属于自己的专利产权,而且在若干年之后这些设备就不再先进了,于是就将它们闲置,造成了浪费。如果我们的企业能够在引进成品设备、成熟技术的同时,消化、吸收然后琢磨出属于自己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甚至可以从中形成自己的专利技术,逐步形成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形成二次创新,就将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
(3)自主品牌
我们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一定要塑造自主品牌。拥有品牌就拥有更大的附加值。21世纪初,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厂,但是随着劳动力水平的提高,劳动工资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代工厂开始从中国向劳动力更加廉价的东南亚国家转移,这对于以代工为主的OEM企业来说,他们少了品牌的代言人,少了广阔的销售渠道,少了持久的营业利润。这是挑战,但也是机遇,如果这些企业能够自主转型,而不是坐以待毙,则有更大的机会迎来企业的第二春。

3.“走出去”

民营企业起家时大多在周边地带,如果不“走出去”,开拓广阔的市场,就很难把握住市场的实际需求。因此,“走出去”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生存机遇。通过“走出去”的战略模式,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运营模式来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企业在走出去之前需要对企业自身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位。
(1)对准备“走出去”的企业来说: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能够走出一条既符合本企业特点,又符合投资对象国国情,能够因地制宜地走国际化发展道路。“走出去”国际化战略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途径,另一方面若是盲目地“走出去”,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2)对于经济实力和经验不足的民营企业:在自身未能独当一面来完成“走出去”的所有工作时,可以通过与大型跨国企业合作,进行部分“外包”业务,逐步实现“走出去”。而在选择投资对象国的时候,可以倾向于一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减少风险。
(3)对于已经“走出去”的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建设,可以向本土的优秀企业取经,做好本土化建设,提高综合实力,尤其是对企业员工待遇的改善,做到不同民族信仰、文化的互相接受和理解,达到企业的全面性全民性发展。
总之,民营企业需要主动“走出去”,打响“反击战”。要在坚持不断创新、加快自主品牌建设的同时,利用民营企业产权清晰、机制灵活、市场导向性强、配置合理等自身优势,成为我国现阶段汇集民间资本,促进国民就业,拉动国内经济的重要力量,促进未来30年中国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张军.中国企业的转型道路[M].格致出版社,2008.11.
周朝霞.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模式及对策研究——以温州为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9.
[3]杨云生.挑战管理危机:中小民营企业成败的思考[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1.
[4]程春平.当代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创新研究,2012(9).
[5]王争辉,王婧,陶金瑞.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9(3).
[6]张洁平,刘安炉.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8(8).
作者简介:戴俊杰,现就读于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