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德育 >> 初中班主任德育 >分析教学方法革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培养学生革新精神

分析教学方法革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培养学生革新精神

收藏本文 2024-02-27 点赞:26171 浏览:11286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学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摆在突出地位,这便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提出的挑战。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创新
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开拓的精神,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充分发展的一代新人,关键取决于学校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摆在突出地位,这便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提出的挑战。
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本人认为关键能否做到以下四个转变。
1 从强调教师权威到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转变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师权威的隐性影响,学生倾向于揣摩教师的心思,回答问题总是小心翼翼,希望得出老师期待的答案。在这中教师权威导致学生“人”主体的精神压抑状态下,是不可能有什么创新意识的。
陶行知认为:“创造力能发挥的条件是……只有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所以,教学中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是形成创造力的阳光、雨露和土壤。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被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得到了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的机会,无拘无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不怕出错和失败。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能积极探求,积极思考,产生探求创新的强烈的心理愿望,逐步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获取知识的性格特征。
2 从带着问题读课文到从课文中读出问题转变
传统的语文课中往往都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带着问题读,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问题调动了,思维被启发了,但是,事实上却影响了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语文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教材,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阅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发现问题和读出问题是前提,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由带着问题读课文向读出问题转变。
如何培养学生读出问题呢?开始时,可以由“多问”向“少问”过渡,由“具体问”向“抽象问”过渡,由“问答”向“点拨”过渡。本人在实践中做了这样的尝试:学生打开课文,让他们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怎么学”等抽象问题,按照“整体感知,读通课文——部分识别,读懂课文——整体回顾,赏读课文”的思路进行阅读。首先,学生在“整体感知,读通课文”时,最初形成的是“认知问题”——对教材内容与结构的整体性认识。学生的认识因人而异,它不等于教材的内容与结构,但是它将作为“后续学习的生长点”。在“学什么”、“怎么学”的激活下,形成了“目标问题”——学习任务。“学什么”主要建立学习内容目标,“怎么学”主要建立学习过程目标,这将作为“后续学习的动力点”。其次,学生在“部分识别,读出问题”时,就会带着形成的“认知问题”、“目标问题”进行品读,在品读中解决问题,验证认知。同时,又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怎么写”进一步探究,形成新的问题。这样反复不断地在读中“形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问题……”,直到读懂课文。最后,学生在“整体回顾

源于:论文模板www.udooo.com

,赏读课文”时,还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怎么学”进行探究:学这篇课文还有没有“问题”,能不能学“类似课文”,会不会解决“类似问题”。
3 从教师讲解到学生自我感悟转变
目前的语文教学大部分从“满堂灌”走向“问答式”,包括所谓的“启发式”教学,有的实际走进了“问答式”的“胡同”,只是略变了一点花样:由教师讲变成了学生讲。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自读、自悟,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领会、发展作者的“意识”不断否定“旧我”,形成“新我”。因此,教学方法应由“教师讲解”向“自我感悟”转变.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感悟”呢?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形成了“读出问题”的环节后,迫切需要自我尝试。因此,教师只要创设让学生自我探究的时空,他们就会带着自己的“问题”去“部分识别,读懂课文”。一般来说,引导学生“感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朗读领悟——深究感悟——讨论省悟”。“朗读领悟”——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通过自我琢磨,自我体会,形成比较明晰的认识。“深究领悟”——学生在读中对问题形成的认识质量如何,进一步领会、反省、验证,在联系中澄清对问题的认识。“讨论省悟”——学生尝试认识后,教师要组织他们进行讨论,明确自我感悟是否正确,同时,通过回顾感悟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的教学,就是不断的唤醒、激励学生去“自悟”,让学生在“悟”中提高自己,认识自己,形成自己。
4 从只注重课堂向立足课堂,放眼课外,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转变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通常是仅仅围绕教材进行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师主要是靠一本书、一支笔,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方式直接导致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缩小了学生的语文视野。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现在每天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只读那么一本书,最后,不是让他们“坐井观天”吗?
所以,我们要尽量利用各种机会,尽可能地开发课程资源,想尽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从而使学生增强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近一年来,本人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书刊、电影、电视、网络、布告栏、广告牌等收集资料。开展过以下活动:口语交际(“向你推荐我”、“成长的烦恼”)、演讲会(每日一讲,课前3分钟)、辩论会(不定期)、故事会(“约会名人”)、读书会、诗歌朗诵会、小报比赛(“黄河颂”)、竞猜(“戏曲大舞台”)、调查报告(街头错字)。 以上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活学活用语文,明白生活处处有语文。
教学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有意识地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进行落实,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一代创新人才。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