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初中德育 >古诗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

古诗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

收藏本文 2024-03-06 点赞:5429 浏览:1713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古诗词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习古诗词,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可使之深切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主要阐述了当前形势下,提高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应该着重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关键词:语文;古诗词;方法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长期积淀的体现,其中蕴含了大量精华和智慧,如何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古诗词所传达出的意境,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成效,成为摆在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一、加强对古诗词的朗读训练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所发挥的力量和作用,这一点在古诗词学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的朗读训练和指导,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真正投入其中,并融入个人情感,读出诗词的韵律和意境,比如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这首诗通过奔放大气的语言、大胆丰富的想象、雄健伟岸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画
面,传达出了一种空寂苍凉的情感和意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要对同学们进行必要的语言分析和启发,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朗读训练,学生只有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才能切身体会和感受到其中的韵味和诗人所传达的情感,才能从更深层面上去把握和理解这首诗,又或者在学习宋代伟大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词首先描绘了春夜里的一场细雨对庭院景观造成的变化,绿叶愈加繁茂,花却开始凋零,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出“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对白蕴含了女人特有的细腻情感,写出了伤春的闺中人的复杂情思,其传神程度令人拍案叫绝!这种意境单靠老师的讲解是完全无法传达出的,学生只有在反复朗读,反复咀嚼的过程中才能切实感受到女词人所表达的无限热爱、哀婉等复杂情感。

二、通过诗人生平背景,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众所周知,诗人诗词中所传达的情感定和其生平及经历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深入了解诗人背景不失为理解和把握其诗词的有效举措之一,所谓“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即是这个道理,比如在赏析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时,很多同学往往存在理解上的误区,认为词中所言之“愁”带着女人特有的狭隘和小情怀,仅是一个闺中独处之闲愁,却匮乏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思索和担忧,这是很明显的理解偏差,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不了解李清照人生际遇及情感变化。李清照,1084年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年轻时与青年才俊赵明诚结为伉俪,夫妻志趣相

摘自:毕业论文 格式www.udooo.com

投,感情甚好,这是李清照一生较为快乐的一段时期,但这一切都因国家的灭亡而被迫中断,词人与赵明诚避乱于江南,不久祸从天降,丈夫赵明诚因病故去,独留词人一人在世,此后为了生活,词人又与一个男人结婚,只可惜此次遇人不淑,与赵明诚的金石书画也散失殆尽,可谓愁肠百结,晚景亦十分凄凉,被迫辗转于杭州、金华一带。而《声声慢》这首词正是作于这一时期,其中蕴含了词人无限国仇家恨的情感,相信学生在了解这些之后,就绝不会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而是会以一种更为广阔的视角来把握和体会,正如最后一句词所言,“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通过比较异同的方法,加深学生理解

许多古诗词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紧紧抓住古诗词的这一特点,深入挖掘其中的异同,并据此开展教学,帮助同学实现知识的迁移,开拓其视野和理解,比如在学习的词《沁园春·雪》时,教师可引导同学们阅读一下《沁园春·长沙》,并要求他们寻找出两首词的内在共同点,学生在经过热烈讨论和仔细分析之后,总结出二者之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点,一是两首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比较接近,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的豪迈情怀、伟大抱负及宽广胸怀;二是在风格比较相近,都隶属于豪放派;三是写作手法上存在相似之处,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在对景物进行描写时,都有一个关键字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是“望”字,一个是“看”字。通过这样深入的比较,有助于学生从更深层次和角度去认识和把握词的情感和意境。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要提高中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和努力,尤其是教师,在加强对实践总结的同时,还要注意借鉴前人好的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生对诗词的赏析能力。
参考文献:
张亚明.主观体验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中学语文,2011(12).
田艳敏.合理运用电教媒体手段优化古诗词课堂教学[J]. 学周刊,2011(11).
[3]姚锦鸿.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微[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9).
(作者单位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辛庄营乡学区大马庄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