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初中德育 >阐述高校中国近代史教材革新不足

阐述高校中国近代史教材革新不足

收藏本文 2024-04-13 点赞:13784 浏览:5874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等院校中国近代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学用书。推进中国近代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打破现行传统教材单一的局面,编写与出版与教材相配套的系列用书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教材改革;系列用书;培养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并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历史专业的中国近代史教学(1840—1919年,即中国近代史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但我们在看到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它存在不足的另一面,即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所存在的实质性问题,长期以来,未能引起有关部门的真正注意,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中国近代史教材改革,未有实质性进展,许多新的学术方法和研究成果未能融入教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虽然出版了许多不同版本的中国近代史教材,这些教材虽然编著者不同,出版社不同,但这些教材的体例、内容、所引文献资料、所持学术观点等,基本皆为同一模式,均未能从传统史学观念的框框中超脱出来,真可谓众人一面。教学实践已经充分地告诉了人们,以传统史学观念为指导所编写的中国近代史教材,现在已经不能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形势需要。为了更好地贯彻与落实关于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战略目标,全面提高历史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对此,笔者认为,要提高我国高等院校中国近代史教学的质量,努力发挥中国近代史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的功能作用,必须对现行的中国近代史教材进行改革。否则,中国近代史的教学方法就不会有实质性的改进,教学质量也不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学生们的理论水平和创新思维也不可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教学的根本之所在。由于我国目前未对中国近代史教材进行实质性的改革,这是导致中国近代史教学方法陈旧的最根本原因。教学实践说明,中国近代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内容的创新,之所以举步维艰,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从中国近代史教材上去对其进行改革的结果。与高中的中国近代史教材相比,高等院校的中国近代史教材的老化程度极其明显。这正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曾经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大学和中学还存在许多几十年如一日的‘爷爷的教材’,这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也落后于国内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形势。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中国教育落后的最重要部分。”可见,要使中国近代史的教学适应于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对中国近代史教材体例、内容、所引资料、所持学术观点等方面的改革,已成为当前中国近代史教学创新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然而在距瞿振元先生提出教材落后的意见十余年后,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材改革却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由于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包括有关开设中国近代史课程的文科学生)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都已学过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并对其中的有些史实和内容背的“滚瓜烂熟”。又由于高校的中国近代史教材,其中相当部分的基本知识和观点等内容与高中阶段所学的一样,因此,大学生们对这种“炒冷饭”的现象也极不满意。高中阶段,学生们为了高考去被动地死记硬背中国近代史,大学阶段,学生们为了中国近代史课程的过关,仍然要死记有关的内容。这种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被动教学方法,至今也未得到根本的改变。但随着大学生们知识面的不断扩大和理论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迫切需要教师改变中国近代史教材中的陈旧内容,要求教师讲授新的史学观点、新的史料和介绍新的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方法等。因此,要满足学生们更新知识的正常要求,仅靠教师在课堂上所作的点滴介绍,是远远不够的。要适应学生们的强烈求知,我们必须改变目前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使用“单打一”教材的局面。即我国有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地去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编写和出版有创新内容的中国近代史教材外,还需要编写和出版与中国近代史教材相配套的系列用书。
笔者认为,系列用书应包括一份指导学生们学习中国近代史教材的大纲和编写教材的说明书,让学生们从中了解到,编写中国近代史教材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其中包括编者们筛选史料和观点的标准和原则,编者是如何处理编写中的重难点等,对这些内容的说明,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去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有关问题,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们明白编写中国近代史教材的一整套构思,及其编查重复率法,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学习到这些构思和方法,这对学生们智力的发展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还应编写一份供学生们阅读的参考书目,在这份参考书目中,必须注明书籍的作者、出版社地点及名称、出版时间及著作的内容提要等。由于种种原因,因此,历史系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狭窄,史学信息不灵,在中国近代史领域里有哪些应该读的著名书籍,学生们则很少知道。这当然不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史学理论水平和拓展专业知识面。要改变这种局面,向学生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书目,就显得十分必要。譬如在参考书目中列出由苏双碧主编,山东齐鲁出版社1985年出版发行的《建国以来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讨论举要》一书,这样,学生们就能根据参考书目中提供的线索,去借阅该书。通过阅读,学生们就会从书中清楚地了解到建国后的30余年中,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者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战争”、“第二次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源于:标准论文www.udooo.com

”、“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统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情况,从而使学生们基本上可以了解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复杂本相。这无论是对学生们进一步深入地学习中国近代史,还是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等,都是大有益处的。有了中国近代史的参考书目,学生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有的放矢地查找自己所需的书籍,从而减少了学习中的盲目性,节省了有限的学习时间。 应编写一份介绍中国近代史研究动态和新研究成果的读本。当代的大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他们思维敏捷,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强,富于开拓性精神。他们不满足于教材中对某一历史问题的单一评价,需要教师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为了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能力,更新学生们的历史知识,因此,组织编写和出版一份介绍中国近代史研究动态和新研究成果的读本,同样是十分必要的。当然,我们对于史学新观点也要精心筛选,对那些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偏离党的教育方针的观点,应坚决抵制。在介绍新观点的同时,还需说明新观点的出处。有了这样一本介绍中国近代史研究动态和新观点的读本,学生们便能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这一读本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新的内容。
笔者认为,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使用与教材相配套的系列用书,它的好处至少有五点:

摘自:毕业论文标准格式www.udooo.com

一是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们的理论水平:二是可以使学生们在阅读系列用书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其智力得到发展;三是能使教师和学生们在紧张的课堂上解脱出来,有了时间就某些问题开展课堂讨论,这对于打破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四是向学生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文献资料,为他们今后搞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去讲解重难点,由原来传授现成的历史结论,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
总之,在高等院校的中国近代史教学中,除对现有的教材应积极地进行改革外,还应组织有关专家去编写和出版与教材相配套的系列用书。这样,全面提高历史专业学生的素质,进一步深化中国近代史教学改革,才能落在实处。
在此,笔者还需指出的是,编写和出版与教材相配套的几本系列用书,学生们由一本教材,变成为相关的几本书,份量大为增加,那么,这样做的结果会不会加重学生们的负担?对此,笔者的回答是不会的。道理很简单,因其它相关的几本书,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中国近代史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即系列用书是中国近代史教材的辅助参考书,也就是说,中国近代史教材与系列用书是“本”与“末”的关系。鉴于学校图书馆与系资料室的藏书有一定的限制,不可能人手一册,更何况学生们年复一年,因此,要使学生们都能掌握系列书中的内容,非得人手一册不可。否则,学生们掌握有关知识和用书之间的矛盾,就得不到解决。“我们所要编写和出版的中国近代史,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有关史实,使后人对历史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了解;二要在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相似度检测绍出史学界对其代表性的不同评价,以利于扩大青年学生们的知识面,发展其智力,培养独创的精神;三要分析和总结出中国近代史上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以便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四要突出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内容,以更好地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作用。”(P54)
据上之所述,笔者的结论是:中国近代史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旧的教学方式必须打破,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其前题和基础则是中国近代史教学用书的改革与创新。我国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转变观念,面对新的形势,要站在改革的潮头,急广大的师生之所急,积极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去论证、编写出高质量的中国近代史教材及其与之相配套的系列用书,使我国的中国近代史教学质量,能够得到迅速的提高。
参考文献:
徐修宜著:近代中国史新探.1840至1949年[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5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