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化学教学 >“+实体”培养模式下高职机电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站

“+实体”培养模式下高职机电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站

收藏本文 2024-01-24 点赞:15438 浏览:6200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以机电类专业为例,通过对高职院校基于“专业+实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行研究,提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设想和具体实施步骤。
关键词:专业+实体; 高职;机电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建设模式
1672-5727(2012)10-0042-02
机电类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的主要特征
创新高职实习实训教学模式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基础建设的重点。高职机电类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的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征,各专业内容本身就体现了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培养学生应立足满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对能力的要求。二是专业实践性强,教学内容具有本身独特的专业内容。机电类专业培养的是将工程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的人才,即技术应用型人才,各专业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专业技术随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三是内容广泛,专业内容涉及材料、刀具、计算机设计、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技能等诸多方面,内容上具有广泛性特点。四是持续贯穿与阶段深化,机电类任何一个专业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目标,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技能培养,需要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训练,有其阶段性和层次性的特点。基于机电类各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的特征,向学生传授机电专业基本操作技能、技巧是实习实训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机电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机电类专业学生操作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学生在机电专业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校内实训实体,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指导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通过直接参加实习实训中心的生产活动形成较为娴熟动手能力的过程。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的开展为改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突出办学特色、培养企业紧缺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它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但总体看来,高职院校机电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缺乏一个系统的建设运行管理体系,实训体系的建设推动课程体系的建设机制尚未完善。(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单一。目前,各高职院校大多数机电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都是采用院校为主的基地建设模式,利用政府的专项资金和学院的自筹资金进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由于资金的限制和缺少自主研发的产品,建设规模一般不大,且设施和设备的复杂程度和精度等级不是很高,仅以满足学生基本技能实训为主。(3)实训师资力量不足。现有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长期脱离生产一线,缺乏实践经验,难以适应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改革。(4)实习实训的技能测评指标体系尚不完善,考核评价标准尚未设置,教考分离制度和各专业技能题库尚未建立。(5)企业文化教育欠缺。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使校企“零距离”对接难以实现。
另外,如何实现机电类专业校内实训实体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如何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校内实训实体培养技能人才的有效合作等方面都需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基于“专业+实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设想
“专业+实体”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工学结合式情景教育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企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校与企业有效协作,及时、快速培养满足怎么写作区域经济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我院机械工程系依靠机电工厂实体,采用“一系两制”的管理办法,对教师采取双重身份管理,教师在机电工厂做到有职、有位、有权,按员工统一管理;实习的学生按企业员工进行管理,使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氛围,优秀毕业生将留用为机电工厂职员。工厂采用独立法人、独立核算的管理机制,定位为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技术研发等五大功能的实体,实现职业训练真实化、指导人员职业化、设备生产化、教学管理企业化,真正做到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强化机电工厂产学研一体化。同时,也体现了机械加工实训基地在建设和营运过程中的公共性、公益性和先进性。
基于“专业+实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实施
起步阶段以满足学院的专业实践教学为前提,承接订单,以简单产品生产作为学生考核的形式,最终以承接的订单生产产品作为学生考核的载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把课程、教师、管理等搬进企业现场,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来落实“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通过生产过程构建真实工作环境,提供学生专门的岗位和真实任务让学生轮流顶岗实习,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发展阶段准确把握高职学院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面向,依靠机电工厂的企业化运作,把全面履行怎么写作经济社会的职责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特色。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专业实际、地方轨道

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udooo.com

交通企业行业特点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地从学生专业学习、专业技能训练和技能水平提升的角度来安排实训内容,把轨道交通行业中的新发展、新动态、新问题带入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过程,是学生向职业人转化的过程,不能将校内实训与生产劳动简单地等同起来。
提高阶段在实训基地建设初期,应使实训基地具备模块式企业环境,能对外承接订单生产任务。在承接订单的基础上,依靠机电工厂技术力量积极开展应用技术开发怎么写作,走自己开发产品的发展道路。逐步盘活现有资产,确保实训设备保值增值,最终利用产品开发和产品生产的利润更新实训设备,使校内实训基地能走上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极大提升学院为企业科技怎么写作的水平。同时,实训基地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鉴定等怎么写作,在怎么写作中求贡献,在贡献中求发展,提高学院人才培养及怎么写作社会的能力。
我院以机电类专业为依托,对高职机电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了创新研究与实践。强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企业的融合,引入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生产化、市场化建设。通过规范“专业+实体”人才培养实训基地运行流程,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人才培养进行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建立校内实训实体,学生进入校内实训实体,进行项目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训,锻炼实践技能。通过对校内实训实体的运行管理,通过以真实产品的生产来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来保障实训效果。最后,学生进入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通过整个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成为高技能性人才,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教师也通过常训、轮训,促进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
朱利军,屈有安.国外典型高职教育模式的比较与剖析[J].职教论坛,2005,12(6):63-64.
[3]孙连杰.高职院校“四化一体”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29):67-69.
[4]柏育红.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双师建设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08(4):57-61.
[5]王凤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本建设的任务[J].职业技术教育,2008(2):58-59.
作者简介:
方忠民(1968—),男,湖南湘潭人,东南大学2008级博士研究生,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机械工程系主任,研究方向为职教管理。
李敏(1983—),男,安徽庐江人,湖南大学201博士研究生,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机械制造与工业设计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与结构设计。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