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生物教学 >班级管理中集体意识养成

班级管理中集体意识养成

收藏本文 2024-03-20 点赞:30675 浏览:14392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集体意识的构建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集体是对小学生进行集体意识培养的重要载体之一。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正确引导学生的理性和感性思维,权利意识的建构,促进学生价值观趋同等四种途径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生;集体意识;教育
1671-0568(2012)25-0068-02
在学校教育中,班集体作为较小单位的社会群体构成形式,是小学生社会成长环境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群体环境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和成员构成的固定性,学生在这样的集体环境中要完成长达六年的自我成长和发展。作为学生管理和指导者的班主任应抓住班级管理的契机,积极对学生进行集体意识的养成教育,这不仅有利于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的创建,而且对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影响深远。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实施集体意识养成教育可以通过加强共同价值认同、责任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感性与理性思维的平衡以及群体权利意识培养等途径来实现。

一、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共同价值认同教育是实现小学生集体意识养成的基础

实施小学生集体意识的养成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共同价值认同教育。共同价值认同是区分社会群体的核心标志之一,对社会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起到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班级是学校群体的分支机构,是学生群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构建积极和谐的班级必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同时,社会成员个体成长与群体背景息息相关,基于社会成员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能及时适应群体环境,为自身发展创造优质客观条件这一诉求,也要求社会个体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小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首要的着眼点就是班级成员达到对共同价值的认同。
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小学生共同价值认同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行。第一,通过班级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渗透来完成。小学生行为规范具有一致性的特点,要求每个班级成员通过遵守共同行为来达到令行禁止的目的。共同行为规范的遵守可以使学生产生“我们是一样的”的这一群体意识,增加小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对共同价值的认同感,从而激发班级成员的集体意识。班级日常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应当具有持久性和严谨性等特点,要与学校的相关规定相一致,同时兼顾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二,通过班级群体活动来进行培养。班级群体活动是增强成员间彼此了解和加强协作

摘自:毕业论文下载www.udooo.com

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对学生各方面知识技能的提高也大有裨益。在群体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被激发,成员之间的协作也使学生产生了团体意识和依赖心理,从而有利于形成共同价值观。第三,通过共同课程的学习来完成。相同的成长经历、知识体系和价值观的接受意味着共同价值认同的实现,这是最直接和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共同价值认同实现途径。在班级成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引导功能。

二、责任感培养是实施小学生集体意识养成教育的有力支撑

责任感的持有是社会成员对自身所承担义务认可和执行的有力保障,是实施集体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前提。责任感在社会个体社会化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小学生的责任感体现在对家庭、社会和自身的责任意识中,体现了学生在社会中的自我定位和人际认可。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与集体意识的形成相辅相成,责任感需要社会个体具有一定的社会承担能力,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合作,互谅互让,互有进退,这些个人品质和行为是集体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实施小学生集体意识养成教育的有力支撑。
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通常可以通过以下二种途径来实施。首先,通过学校德育教育相关内容的讲授和指导实践来进行,尤其是思品课程的教学来完成。班主任作为小学班级管理的引导者和监督者班级德育教育中关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等内容与责任感的培养息息相关。班主任可以以主题班会或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等开放式教育活动来加强学生自身责任感和群体责任感的培养。其次,在班级学生个体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的相互沟通和协作,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来实现学生个体家庭责任性和社会良心的培养。通过动员学生的人际力量来完成责任感培养的监督,形成完善的责任感培养体系。第三,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以群体竞赛的方式或学校团体项目的参与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意识,从而在加强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强化学生集体责任感的养成教育。

三、引导感性和理性思维的发展是实施小学生集体意识养成教育的重要保障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等特点,他们的行为控制能力尚有一定的欠缺。实施小学生集体意识养成教育需要引导他们的思维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相互协调发展。先哲们大多把人的行为受控来源分为理性和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固然在人的社会活动中占据了大部分的席位, 但情感意识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中, 理性思维往往是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引入,实现对事物的判断;情感价值取向通常通过非理性的个人好恶决定个体对他人或群体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 如何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是体现班级管理透明度和宽松度的基准之

一、也是实施对小学生集体意识养成教育的重要保障。

在小学生集体意识养成教育中,理性思维的构建处于明显的主流地位,理性思维发挥着集体教育的重要功能。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可以采用混搭模式,即以我国传统的儒道为核心,再注入西方自然法基础上的道德理念模式,这是较为和谐,也是比较适应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模式。在班级管理中进行这种混搭式教育, 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要贯彻“和而不同”的理念。进行混搭式德育教育的基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集体意识培养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和谐观,班集体形成学生个性充分发展与集体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围。其次,对于外来价值观的渗透,要有实践意义,要经得起推敲。学生需要培养正确的外来文化接收观,学会简单甄别外来文化的吸收标准。教师对外来价值观需要有明确的认定和正确的筛选,不仅要传授外来文化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看待外来文化的价值观。这种教育要与班级管理的模式密切相关,在应用时具有可操作性。情感价值取向的构建体现在学生情商的提升中。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提升的引导者更多的体现在班级个体之间、班级直接掌控者和管理者中。学生之间的各种交流会形成一定的模仿链接,极易引发个体之间的蝴蝶效应。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当通过“放手”和“牵手”这两种途径来达到学生情商提升的目的。“放手”在学生个体之间的情感互动中,教师可采用短暂性“放手”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彼此相互交流、平等对话,教师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正确地情感引导,以此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学生与班级管理者之间的情感价值确立上,教师更多地使用“牵手”的方式,通过人格魅力和教育教学技巧等手段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和投入,这种投入不仅可以密切师生关系,促进生生和师生集体意识的加强,而且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确立和完善更具有长远意义。

四、权利意识培养是实施小学生集体意识养成教育的推动力量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个人主体意识在不断明晰,个人权利的积极实现也成为一个国家政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小学的个

摘自:硕士论文格式www.udooo.com

体社会化是处于简单吸收和模仿阶段向自我意识逐步觉醒阶段发展的时期。把握小学生的权利意识变化的脉搏,成功地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实现个体权利和集体意识的良好互动,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班级行为个体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且也需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潜在积极性。而通过权利合理意识的培养是达到这一目的的良好途径之一。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 作为两大显学的儒学和墨学都提倡个人的仁爱顺从意识,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家的“尚同”和“兼爱”无不在国人的日常社会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无疑, 这对于小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和行动的高度统一性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 但同时这种主要强调责任感的文化体系,也会造成学生权利意识的缺失。从人的本性来看,每个个体都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因此,对于渴望自由的学生个体来说,现实生活中所体现的责任感就如同法国著名启蒙运动学者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到的“枷锁”。因此,这种责任感认知取向会带来学生对所受到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倦怠性。不利于学校和基层单位管理的顺利开展。
强调责任感中的权利意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因为权利的持有是群体认同的重要标志之一。首先,要让作为班级主体的学生明确其在这一群体中的不可或缺性,这种特性恰恰是只有在这一群体中才能具有的特权。这样巧妙的将责任转化为权利,会让学生有较高的认同感和被认同感,从而激发其使用和维护该责任(权利)的积极性。其次,让学生意识到责任和权利的双向性,每一种责任的担负意味着同等的一种权利持有。在不断使用权利的同时, 责任也如影随形,实现一种权利,也同样完成了一份责任。第三,基于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借助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入世观点,强调每个学生在班级定位中的差异和参与班级管理权利的平等性,使学生能主动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维护, 达到整个班级管理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修订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李小卫.专业化视野中的创新型教师[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孙志敏.教师职业道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4]王培峰.教师请走进教育理论[J].中国教育报,2005,(2).
[5]秦永芳.现代德育课程资源开发论[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6]王殿卿.寻求中国德育之根[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7]贵阳市精神文明办,贵阳市教育局.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小学德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